陳國偉
(深圳中咨路橋建設顧問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067)
近年來,我國的交通建筑事業迅猛發展,公路交通建設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時,隨之也發生很多公路工程建設質量問題,這些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公路路基與路面工程施工質量受很多因素影響,我們除了要有良好的施工組織方案,嚴密的施工設計,科學管理方法以及質量保證體系外,還必須增強公路工程的質量意識,促使我國道路建設水平越來越高。
在路基的施工過程中.路基的結構層的厚度問題是路基建設的關鍵。影響路基建設的重要系數之一就是土基的回彈模量,它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結構層的厚度,還受承載重量的重大影響,也與壓實度、土質等因素有關。所以,想要保證路基的質量,不僅僅要選擇土質好,抗壓力強的土當做路基壓實的材料,還要嚴格的控制路基的承載度。
目前我國道路路基施工中,通常所用到的都是經過分解的自然土。需要經過實驗來分析土的特性,從而確定其性質,才能在施工建設過程中知道如何科學的施工建設。對土經行數據分析可知,土層的回彈模量與土質顆粒大小的一定影響,如果顆粒越小,圖層的回彈模量就會越低。所以,一般采用砂性土建造路基可以保證路基一定的堅實度。有兩點值得我們注意,第一就是在工期較緊的情況下可以采用石灰來對土質進行改良;第二就是遇到施工路段很低(幾乎接近地下水的位置)的情況時,采用碎沙石以及顆粒相對較大的石頭能夠用來摻合在土質中。
路基幾乎承載著公路的全部重量,它是公路的基礎部分。所以,要想保證公路路基的質量,就必須保證公路路基的承載力強度。公路建設時,我們一方面要監督路基的含水量,必須保證路基的含水量適當,否則可能造成路基的承載強度降低。如果路基含水量偏小,就會導致路基過硬,造成雨水向路基下滲透,從而破壞了路基的結構;但是,含水量如果過大,又會造成路基的承載度下降。另一方面就是要控制好路基的碾壓,合理的選擇壓實機具;路基壓實時,還能夠把土層均勻的混合在一起進行壓實。當路基的材料選擇以及壓實情況都達到標準要求時,就能夠提高路基的整體強度,保證路基的穩定性,從而建設成高質量的公路。
在瀝青路面施工時,混合料偏細,雖然不會出現取不出芯樣的現象,但混合料中的骨料偏少,會出現路面軟化的現象,也就是說高溫穩定性差,同時在試驗結果中瀝青含量偏少,壓實度偏小,彎沉試驗結果也會偏大,如果是路面表層,也會導致路面構造深度偏小和摩擦系數偏小。但是如果混合料太粗,高溫穩定性問題不大了,但是又會出現路面的空隙偏大,路面的抗滲水能力減弱,路面極容易出現水損害,當然如果是在冬季也更容易出現凍融循環了,這對路面的損害并不比瀝青混合料偏細造成的損害小。我們只有在控制施工質量時要嚴格控制混合料的級配的條件下,才有可能把工程質量控制好。
公路建設中的重要方面是對路面裂縫的質量控制,因為路面對地基起到一種保護作用,路面一旦出現裂縫,雨水就會滲入到底基層,以致損害公路的結構,造成整個公路的破壞。路面出現裂縫主要與材料有關,瀝青對溫度的敏感性等都是造成瀝青路面裂縫的原因。所以在使用瀝青、水泥等材料鋪設路面時,要考慮到這些材料的特性,科學的將其與其它材料進行混合,盡量選擇收縮性較小的材料,防止路面受壓時發生大規模的變形。材料發生收縮主要是因為其塑性指標和含水量的關系,所以購買時要認真辨認材料的規格,符合規格后再購買,防凝減水劑的使用也必須按照規定劑量來使用。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一般認為在水泥穩定碎石施工七天后取出完整的芯樣,那么在施工時要盡量的控制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偏細。可真的去這樣做了以后,不僅檢測出的水泥劑量不夠,連混合料篩分、無側限抗壓強度、壓實度都不夠了,而且在七天后取芯時,芯樣還是取不上來。分析以后發現,混合料如果偏細,就會造成混合料的空隙偏大,也就會需要更多的水泥,同時也會造成混合料的含水量需要的更多,而實際上水泥與水都沒有變化,那么也就是混合料偏細后的水泥相對原來狀況下的混合料的水泥減少了,也就會造成半剛層的強度降低了,當然取出芯樣的難度比原來的難度更加大了,還有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的結果也會偏低;同時,混合料偏細,其中的空隙增加,也導致了半剛層的壓實度偏低;混合料原材料中細集料的含水量一般較多,既然混合料偏細,那混合料的含水量也會偏多,這也是導致壓實度偏低的另一個原因,而更重要的是含水量的偏多,會導致半剛層更加容易出現裂縫。所以,只有在保證混合料密實和路面不離析的條件下做到盡量的偏粗,半剛層反而容易取出芯樣,而且各項檢測結果也基本上符合要求。
路基路面施工是道路工程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質量影響著交通運輸的效率,因而,作為公路建筑人員要在保證公路質量的前提下,繼續試用研發新材料,不斷引進先進的公路建設技術,提高公路建設的技術水平,促進我國公路建設又好又快的發展。
[1]李峰.公路工程常見質量問題及預防[J].交通世界,2008(06):103-104.
[2]張忠偉.淺談公路工程質量問題及管理措施[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9.6.
[3]劉淑芳.路基面層施工的質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