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一
(大慶市薩爾圖區環境保護監測站,黑龍江 大慶 163311)
水污染是指排入水體的污染物超過水的自凈能力而使水質惡化的現象。特別嚴重的是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大多未經處理就排入水體,大氣和土壤污染物也有相當一部分轉入水體,大大超過水體自凈能力,水質普遍下降,城市水質更是惡化。我國的水體污染已比較普遍,所以,防治水污染,就成為保護水資源一個重大課題。水體污染影響工業生產、增大設備腐蝕、影響產品質量,甚至使生產不能進行下去。水的污染,又影響人民生活,破壞生態,直接危害人的健康,損害很大。
廢水從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據不同來源分為生活廢水和工業廢水兩大類;據污染物的化學類別又可分無機廢水與有機廢水;也有按工業部門或產生廢水的生產工藝分類的,如焦化廢水、冶金廢水、制藥廢水、食品廢水等污染物主要有:(1)未經處理而排放的工業廢水;(2)未經處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農藥、除草劑而造成的農田污水;(4)堆放在河邊的工業廢棄物和生活垃圾;(5)森林砍伐,水土流失;(6)因過度開采,產生礦山污水。
工業生產所排放的污水是水環境中污染物的主要來源之一,雖然其排放量要比生活污水少,但是其危害要比生活污水大得多,如果這些廢水不經處理直接排到自然水體中,將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工業水污染主要來自造紙業、冶金工業、化學工業以及采礦業等。而在一些城市和農村水域周圍的農產品加工和食品工業,如釀酒、制革、印染等行業,也往往是水體中化學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的主要來源。另外,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其他廢棄物進入水體也會造成大量的水污染,如大氣污染,最后可能以酸雨的形式污染水體。
生活污水是來自家庭、機關、商業和城市公用設施及城市徑流的污水。新鮮的城市污水漸漸陳腐和腐化使溶解氧含量下降,出現厭氧降解反應,產生硫化氫、硫醇、吲哚和糞臭素,使水具有惡臭。生活污水的成分99%為水,固體雜質不到1%,大多為無毒物質,其中無機鹽有氰化物、硫酸鹽、磷酸鹽、銨鹽、亞硝酸鹽、硝酸鹽和一些重碳酸墁等;有機物質有纖維素、淀粉、糖類、脂肪、蛋白質和尿素等,另外還有各種洗滌劑和微量金屬,后者如鋅、銅、鉻、錳、鎳和鉛等;生活污水中還含有大量的雜菌,主要為大腸菌群。另外生活污水中氮的磷的含量比較高,主要來源于商業污水、城市地面徑流和糞便、洗滌劑等。
一般綜合醫院、傳染病醫院、結核病院等排出的污水含有大量的病原體,如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結核桿菌、致病原蟲、腸道病毒、腺病毒、肝炎病毒、血吸蟲卵、鉤蟲、蛔蟲卵等。這些病原體在外環境中往往可生存較長時間。因此,醫院污水污染水或土壤后,能在較長時間內通過飲水或食物途徑傳播疾病。此外,水體中貝類具有濃縮病菌和病毒的能力,故水體污染后,生食水中貝類有很大的危險(如上海甲肝暴發流行)。
我國廣大農村,習慣使用未經處理的人畜糞便、尿液澆灌菜地和農田。近些年來,化肥、農藥的用量在迅速增加,土壤經施肥或使用農藥后,通過雨水或灌溉用水的沖刷及土壤的滲透作用,可使殘存的肥料及農藥通過農田的徑流,而進入地面水和地下水。農田徑流中含有大量有病原體、懸浮物、化肥、農藥及分解產物。農藥種類繁多,性質各異,故毒性大小也不相同,有的農藥無毒或基本無毒,有的可引起急慢性中毒,有的可能致癌、致突變和致畸,有的對生殖和免疫機能有不良影響。
水體中污染物濃度自然逐漸降低的現象稱為水體自凈。水體自凈機制有3種。一是物理凈化。物理凈化是由于水體的稀釋、混合、擴散、沉積、沖刷、再懸浮等作用而使污染物濃度降低的過程。二是化學凈化。化學凈化是由于化學吸附、化學沉淀、氧化還原、水解等過程而使污染物濃度降低。三是生物凈化。生物凈化是由于水生生物特別是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使污染物濃度降低。
水體自凈的3種機制往往是同時發生,并相互交織在一起,哪一方面起主導作用取決于污染物性質和水體的水文學和生物學特征。水體污染惡化過程和水體自凈過程是同時產生和存在的。但在某一水體的部分區域或一定的時間內,這2種過程總有一種過程是相對主要的過程。它決定著水體污染的總特征。因此,當污染物排入清潔水體之后,水體一般呈現出3個不同水質區,即水質惡化區、水質恢復區和水質清潔區。
為加強水資源保護,防止對水資源的破壞、浪費和嚴重污染,應加強水資源的保護工作,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全面保護水資源。一是完善法律法規,強化管理,嚴格執法。貫徹執行《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同時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建立健全的水環境保護法律體系。對污水的排污標準進行嚴格控制,尤其要加強對工業污水排放的監督和管理,對違法排放的工業企業要從重處罰。對集中排污口的各類污染源,加強跟蹤監測,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加強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質監測和水源的保護工作。以流域為單元,以河流為主線,以城鎮為節點,建立流域水資源保護監督管理體系,強化流域管理的監督職能和協調能力,加強各相關部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二是從源頭控制污染。擺脫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模式,從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來遏止污染的進一步擴大。對企業要采取有力措施,改善經營管理,積極引進先進的生產工藝,提高物料利用率,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通過修定產業政策,調整產業結構,用行政、經濟手段推行節約用水和清潔生產。三是大力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和重復利用率。我國水資源利用率不足50%,重復利用率為20%左右低效的水資源利用,加劇了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和嚴重浪費局面。只有施行較高的水資源價格、高額的水污染排污費,才能有效地促使企業采取措施,改直流冷卻為循環冷卻,改漫灌為噴灌或滴灌,采用先進的節水技術和生產工藝,研究污水的治理和重復利用,降低生產成本,進而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的環境效益的統一。四是提高水污染排污費的收繳額度,使排污費遠遠地高于水資源恢復治理的費用。當前,我國排污費定位太低,遠遠低于水資源補償費用,因此全面提高排污收費指標,向等量甚至高于水資源恢復治理費靠攏,采取“嚴進嚴出”的措施,也許對亂排現象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五是研究解決污水的資源化利用。污水資源化利用是解決用水緊張的一個有效途徑,并產生較高的經濟效益,實現較好的環境效益。如合理利用采煤過程中抽取的地下水,以全國煤炭產量12億t計算,大約抽排50億m3的受污染的礦井地下水,如若全部凈化成飲用水,能產生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另外,中水回用、工業冷卻用水的循環利用等都是充分合理地利用水資源的有效措施。六是加強宣傳,提高全民的環保意識。環保不僅與政府或相關部門有關,而且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因此要加強宣傳,提高全民的環保意識,讓每個人都為環境保護盡自己的一份力。
[1] 高延耀,陳洪斌,夏四清,等.我國水污染控制的思考[J].給水排水,2006,32(5):9-13.
[2] 肖勤.農村水環境污染現狀及其治理對策[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9,30(1):123-124.
[3] 陳宜菲.我國水環境污染現狀及其防治[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35):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