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維
(河北宣化鋼鐵公司物流分公司,河北 張家口 075100)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鋼鐵工業也加快了發展步伐。鋼鐵企業對鋼鐵原料鐵礦石的需求巨大,導致鐵礦石價位依然維持高位運行,給企業帶來很大的競爭壓力,同時也造成鋼鐵行業步入微利經營的通道。我國鐵礦石資源雖然豐富,但是品位低且伴生礦產多,而且選礦困難。大部分鋼鐵企業每年都需要從國外進口大量鐵礦石以滿足國內鋼鐵工業的快速發展。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不僅要掌握更多的國外礦山資源的詳細信息,更要增強企業自身的實力,以期在國際鐵礦石談判會議中,取得鐵礦石定價的話語主導權。普通商品的物流費用是10%到32%,鋼鐵企業的物流費用高達50%左右,尤其是鋼鐵原料鐵礦石的物流費用占企業物流費用比重更高。所以,鋼鐵企業競爭中很特殊的一個方面就是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管理水平已經成為影響鋼鐵企業產品成本和市場競爭力的重要因素。鋼鐵企業應結合自身特點,從企業內部入手,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采用既節省、高效,又利于與外界相銜接的物流運作方式,對進口鐵礦石物流進行優化,降低鐵礦石的運輸成本,挖掘企業第三方利潤源泉,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下面將對鋼鐵企業原料供應物流優化的方法進行分析。
企業物流成本僅次于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節約物流成本是鋼鐵企業的重要任務。企業選擇最佳的運輸方式和運輸路線,減少運輸次數,縮短運輸距離和時間,對于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關鍵性的作用。由于我國進口鐵礦石的數量巨大,涉及海運、鐵路、公路、內河航運等多種運輸方式,因此對鐵礦石運輸方式和運輸路線的優化選擇尤其重要。單純的就運輸方式的經濟性而言,水運是鐵礦石原料最好的選擇。但我國很多鋼鐵企業水路交通條件有限,很難實現大批量貨物的水路運輸,相比較其他成本更高的運輸方式,多數鋼鐵企業選擇鐵路運輸。同時,企業在選擇鐵礦石運輸方式和運輸路線時,首先要考慮盡可能減少運輸周轉次數。因為鐵礦石的周轉次數直接與裝卸費、倉儲保管費、鐵礦石耗損費成正比。鋼鐵企業合理有效的調配資源,協調好大批原料進廠與企業內部運輸,充分利用水運、鐵路和公路運輸的優勢與劣勢互補,依據運輸距離的長短選擇火車或汽車等運輸工具,把握好運力和運量,避免出現壓港、壓倉的現象,實現物流系統暢通無阻,使企業經濟效益達到最大。
物流和信息流貫穿于企業經營生產活動的整個過程中,物流是基礎,在物流運動過程中產生信息流。通過對信息流的采集、分類、傳遞、匯總、識別、跟蹤、查詢等操作,調節物流的數量、方向和速度,按照既定的目的和規劃運動。企業信息化工程應充分考慮物流系統運動的特點,滿足物流系統的要求,為物流系統提供服務。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設是現代物流的需要,搭建物流信息化技術平臺有三方面的好處。首先,有利于政府對物流系統的整體調控和監管,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的運行機制。其次,有利于進行商務活動,實現資源共享。簡單說就是運輸公司可以選擇待運輸的物資,而物資公司也可以選擇使用什么樣的運輸工具。最后,有利于對運輸物資進行跟蹤監控,有問題能夠及時處理。互聯網的應用,使物流信息數字化、系統化,不僅使人力資本降到最低,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對鋼鐵企業原料鐵礦石采購來說,利用現代技術,企業通過對物流信息的加工、儲存、匯總、反饋,減少了不必要的物流環節,降低了物流成本,使鋼鐵企業經濟效益大為提高。
鋼鐵企業進口原料鐵礦石的采購和運輸需要耗費大量的企業成本。企業通過構建一體化的物流管理模式,組建專門的物流配送中心,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統,完成進口鐵礦石的集中配送,實現一體化的原料供應,最大程度的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物流配送中心集大批原料外部運輸組織,企業內部大宗貨物公路運輸組織,以及成品發運組織三大職能為一體,使得物流責任主體單一。物流配送中心以客戶為中心,對物流管理職能進行優化整合,通過信息系統與物流勞務的供方、需方保持聯系,以達到對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大型的鋼鐵企業需要的鐵礦石數量大,而且比較恒定,與物流公司簽訂長期的合同,有利于運輸價位的降低,也有利于鐵礦石上行,產品下行的運輸格局,避免了運輸市場的行情波動。一般情況鋼鐵企業都會一次性簽訂一年的采購合同,鐵礦石物流配送中心根據各個鋼鐵企業預期的礦石需求總量向相應的供應商分批發出送貨通知,同時根據鋼鐵企業的即時需求情況從礦石物流配送中心運輸礦石到鋼鐵廠供生產之需。這樣就可以在多家鋼鐵企業不同的原料需求量谷峰之間進行調節,不僅發揮了運輸上的規模效應,而且使庫存總量保持最低,這對于單個鋼鐵廠來說都是很難做到的。物流中心從企業整體的高度統籌,兼顧企業的生產需求、產品運輸需求、原料庫存及企業內部物流狀況,制訂原料進廠運輸方案,消除物料在各部門之間流動的障礙,縮短交貨周期,減少庫存量,使得企業的整體物流成本降到最低。
聯合采購是指具有同等需求的多個采購方,相互合作向供貨方統一訂貨,以求降低貨物價位和運輸成本。物流配送中心將不同企業分散的訂單集合起來,形成一個具有發言主動權的統一體,向外界采購產品。這種形式體現的是一種規模效應,一方面通過標準化降低產品品種,提高采購批量取得采購折扣;另一方面,通過采購小組,對供應商進行選擇和管理,從而分攤到每個買方的費用減少,相應降低了采購系統成本,每個購買商也得到了實惠。在海運市場上,多家大中型鋼鐵企業盡可能將進口鐵礦石集中起來,根據需要聯合租賃合適噸位的船只,實現整合運輸,整體上降低了海運成本。
總之,物流問題越來越受到國內外各大鋼鐵企業的重視,科學合理的物流系統和高水平的物流管理,已成為衡量企業科技進步、管理進步程度的重要標準。物流問題的研究的目的是以企業物流為著眼點,在宏觀市場環境下,通過優化企業的物流系統,使企業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當前,我國大型鋼鐵企業物流運作方式普遍比較落后,與迅速擴張的生產規模不相適應,需要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有進有退的指導方針對運輸資源進行系統優化和整合。鋼鐵企業只有與時俱進地改進物流運作方式,健全物流管理體制,才能高質量地保障和加快經濟發展速度,避免由于物流運作問題而使企業長遠利益受到嚴重影響。
[1] 王小玲.淺析鋼鐵企業物流流程優化問題[J].中國物流與采購網.
[2] 楊輝,張長森,曹楓,王建勇,陳根保.鋼鐵流企業生產物合理化研究[J].商業時代,2009.
[3] 蘇雄.企業物流總論新競爭力源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韓樂.鋼鐵企業發展第三方物流的思考[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