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金生
(遼寧省撫順市技師學院,遼寧 撫順 113123)
科技的發展,推動著企業生產中機電設備的運用達到了高集成、高密度的模式。為了充分的保障機電設備在生產運營中的正常平穩運行,對它們的安裝、調試、維修和護理就需要專門的人員來完成。維修電工這個職業,也在日漸普及和發展中,越來越技能化。目前,我國維修電工的人才,主要來源于中高級職業學校的培養和輸送。因此,在職業學校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更好的對維修電工進行實習指導,提升維修電工的實踐操作技能,便成為了從事職業教育和人才培養機構值得探究的問題。下面,我們就從幾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闡發觀點,以便探討和分享經驗。
作為現代化教育的執行者,尤其是職業教師、專業技能教師,他們肩負著將技能人才直接輸送到社會、引薦到企業的關鍵重任。因此,與時俱進,更新教育理念就顯得尤為重要。
職業教師和專業技能教師,既要在學習和研究的過程中注重對經驗的積累,又要不斷汲取先進的知識、嶄新的技能、優秀的工藝,和前沿的方法;要不斷地學習和借鑒不同學科或領域的成功教學方法,同時也要重視新型教育理論的學習研討,提升自身的執教和指導能力。
現代化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和創新,使得電工的職能分工更加細化、技術更新周期更短,這就促使了維修電工學科的職能和技能教師需要不斷的學習和掌握新的科學知識,不斷的吸收新鮮的養料、擴展新技能,多方面多角度的拓寬視野,讓學生們及時了解新鮮事物,幫助學生更好、更全面的去理解和認識實踐當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引導和啟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升他們在實踐中的能力。通過平時積極參加學術研討、觀摩示范課、聽取學生的反饋評教等方式,提高職教教師和技能教師的業務水平。
在實習指導的過程中,要充分的體現出學生的主導作用,突破傳統和常規學歷教育采用的填鴨式教育,采取能力本位教學的新型教育方式,在課堂上、特別是實習過程中,要以引導為主,分階段、分層次的進行講解和實操體驗,首先從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問題與環節入手,在此基礎之上不斷增加新的內容、逐步提升難度,使學生能夠樹立起自信心,有興趣有意愿去學和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改善實習效果,提升實習效率,另維修電工的實習環節,能夠有的放矢,更加充分的利用實習機會提升學生的操作技能。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中高職業技術院校都開始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一體化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將傳統的理論知識教學與現今的實習操作教學有機的融于一體,并且可以通過任務課題的布達,實現專業理論傳授和實習操作指導相統一。
這種全新的教育模式,把工藝技能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關聯融合,打破之前傳統教育模式下理論教育與實習指導分階段完成的做法,使理論和實習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得到統一。既減少了課程重復設置造成的人力和物力資源的開銷浪費,又避免了理論教學和實習教學分階段講授所造成的理論與實踐相脫節,所造成的教導困難和學生理解困擾。在一體式實習指導教學模式下,學生在接受理論知識的傳授同時,可以通過實習操作,更好的在實踐應用中去檢驗自己對理論知識的掌握。通過對技能教師的操作觀摩、學生自己的實習操作和技能培訓,教師和學生之間能夠有更多更深入的交流,有助于教師及時發現課程設置的中的問題,盡早改善和優化教學,并且便于學生在實踐中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化解他們對疑問的積壓。小組討論和分組訓練等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熟悉操作技能,也可以讓學生在實習的過程中養成創新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
同時,多媒體技術在一體式教學中的應用,也促進了一體式教學的優化改革。通過計算機程序的設置、軟件的應用,在一體式教學中運用文字、圖片、視頻表示和程序模擬操作等輔助教學的方法,將維修電工課程中抽象枯燥的理論和知識點形象化、生動化,便于學生全面立體的認識和掌握對機電系統。
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一體化教導模式,使學生在一個敞開式的環境下學習,為學生把理論轉化為實踐開辟了渠道,充分的發揮了學生在實踐中的想象空間,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在這個過程中,職教老師和技能老師對于學生遇到的問題所進行指導,也為學生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夠有更好的表現奠定了基礎。
由于維修電工,是一門具有較強理論性的專業,其專業內容略顯枯燥和繁瑣,而電路和元件等故障原因又常伴有諸多不確定因素。因此,在實習操作中,經常會出現以下一些狀況:學生因對理論理解不透徹,造成分析錯誤,導致操作失敗;學生對電路、線板或元件等檢驗維修失去耐心和興趣,因而在實習過程中顯得被動,一些操作上遇到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實習收不到預想的效果。
避免這些狀況的出現,最關鍵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學習和實踐興趣。運用多種學習法相結合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實習教學中的主導。在實習指導中,將理論知識,結合到實習技能中,提出切實的問題,交由學生解決。并且在講解中,例舉貼近生活的實例,將抽象、繁瑣的問題,轉化為具體、易操作的問題。采用化繁為簡,舉一反三的推進式引導,這樣,有助于樹立學生的信心,令他們在面對實際問題時,可以更沉著冷靜的去解決。
面對一些簡單重復性的實習訓練,個別學生也可能會出現厭煩心里,這時,我們不妨給他們設置一些要求,例如限定操作時間,指定實習環境,激發他們挑戰的信念,同時可以激勵他們,在有限的條件下,去發揮自己的能力,積極找尋思路,創新操作方法。促進在實習過程中技術能力的提高。
現階段,在我國大力發展生產力的推動下,各個企業對于機電設備的投入和使用也逐年增加,但是,維修電工這類職業技術型人才的緊缺,不僅限制了一些企業對于機電設備的使用,同時很多企業的機電設施由于淘汰更換頻繁,也給企業的經濟運行造成困擾。因此,培養優秀的、適應企業和科技發展的維修電工人才是當務之急。中高級職業學校和技能培訓單位對于學生的實習指導,不單單體現著職教能力和職教水平,更加可以引導和指正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不足,提高他們的技術能力,使得他們在最終走入社會,奉獻社會的時候,會有更好的發揮,進而推動社會的不斷發展。這也是對于維修電工實習指導的最根本的目的。
[1] 黃松.加強電工實習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淺談電工實習新方案的思路[J].成功(教育),201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