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鍵光
(中山市港口理工學校,廣東 中山 528447)
教研組是學校教師隊伍的最基層組織和團隊,是學校整體提高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關鍵。一個教研組的成長,可以帶動一批教師的成長,從而帶動全校教師的成長。教研組建設中很重要的一個載體是教研活動的組織,教研活動的有效性決定了教研組建設的成效。
要搞好教研組建設,團結是最重要的。要搞好組內的團結,我認為一是組長要以身作則,二是組員要相互關心。作為本學科的骨干教師和教研的帶頭人,對本組的凝聚力,活動的順利開展至關重要。教研組長要用“勇挑重擔、鉆研求進、熱心服務”的意識帶領本組。在平時工作時模范帶頭,顧全大局。不僅自身要有過硬的教學本領,在論文獲獎、課題研究等諸多方面積極參與,也要積極為本組成員創造條件,提供機遇,以便讓本組成員在事業上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組內教師家里有紅白喜事,其他老師都能夠前往祝賀、慰問;組內的教師生病住院,其他老師都能夠到醫院看望慰問;組內老師有事請假,其他老師總是積極主動為其代課;如有任務或者事情,組內教師總是群策群力、共同參與,充分發揮各自的才干,使任務或者事情得到圓滿的解決。
學校的校風、教學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研組的學術氛圍、教師的工作責任心、教師之間的相互合作和積極向上的整體風貌。一名優秀的教研組長,不僅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扎實的專業素質、精湛的教學技能、相關的文化素質,還應具有一定的藝術素養和科學的教學管理水平。教研組長培養的核心主要是自身專業的發展,專業學術威望的提高,待人處事的態度,善于合作的精神,尊重、欣賞別人的長處并容忍接納別人的缺點,誠意待人,虛以律己的專業風范和素養,真正關心本組教師的工作和生活情況,讓大家感受到集體的溫暖。積極探索教學規律,掌握教改信息,堅持不懈地抓好形成教學質量的五個教學環節,勤檢查,嚴督促,多鼓勵,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組織調研各年級的學科教學情況,對每位教師聽課,及時了解學生的反饋信息;組織教師學習考試和評價的有關理論,指導教師出好練習題、測驗題、考試題和競賽題,搞好考試的命題和閱卷工作,提高教師出題和評價的水平;經常組織教研組老師到兄弟學校調研聽課;學習別人的先進教學經驗和管理經驗,提高全體教師的業務水平。
學期開學后的一周內須結合學校本學期的工作思路和特點制定出詳細周密的工作計劃。正確地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根據不同年級的年齡特點及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程序,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寫出各單元中的每課教案。教案應突出教學的特點,即體現鮮明的實踐性。教案應有目的要求、重點難點、教學方法及教學步驟,同時還應考慮板書設計、課堂提問、課堂練習及作業布置等。根據教材、課型、以及自身的教學能力經驗等情況,寫出詳細的教案。發揮集體的力量,分析研究教材,解決難點,確定知識掌握和能力訓練的重點。進一步鞏固并推廣課堂教學改革成果,努力提高整體教學質量。加強備課活動的正常有序、規范高效,完善集體備課制度,充分發揮集體備課的優勢,通過傳、幫、帶來提高整體備課水平。同教材各平行班的教學進度、要求和練習等應基本統一。在教學中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從學生實際出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激發學習動力,改進學習方法。因材施教,面向全體學生,發揮不同學生的特長,耐心幫助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以保證課堂大容量、高密度、快節奏訓練的展開。
備課組是學校開展教學實踐和研討的最基層單位,是進行分工與協作的社群,是開展教學與研究的陣地,是引領學習與創新的園區,是提供交流與展示的平臺。集體備課有利于教師知識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教學經驗的積累,教學方法的改良,使個人鉆研和集體智慧得到充分的發揮。我們教研組每次集體備課都要求有中心發言人,中心發言中要對本周的教學內容進行全面剖析,諸如教學重點的把握,教學難點的確定及突破,教材中思想、方法因素的挖掘,教學手段的應用,教學目標的制定及學生學情的分析,教學后記的總結等。
倡導“自主、合作、探究、交流、互動”教學思想和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全面和諧的發展,教師間的教研交流研討,實現了優質資源共享、以研促教、共同發展目標。備課活動內容的充實,對老師們有很好的指導作用,能使老師們都感到很有收獲。例如《計算機組裝維護》任課教師提到上課時把同學們的興趣調動起來很重要,這樣同學們就會更認真聽課學習,課后認真完成作業,課堂中注意上課紀律及同學記錄筆記的情況,課后的布置作業,班主任協助任課教師監督同學們完成作業,課后做到老師在機房手把手式輔導學生,都有發表自己在上課的一些情況及發現的一些問題。
專業建設與發展如果離開了教師,那就相當于植物離開了它賴于生存的土壤,很快就會失去生命力。為此,學校一直非常重視師資隊伍的培養,根據計算機專業特點,學校在培養計算機專業教師上采取 “內培重實踐,外培重提升”的方式,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依托學校教務處組織,通過青年教師大比武、新舊結對子等活動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能力。以學校實訓基地、校園網建設與管理、學校現代信息管理軟件開發等為平臺,鼓勵計算機專業教師利用業余時間進行維護、管理與開發。我校計算機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以游戲游藝產業發展和勞動力市場對信息產業人才需求為基本依據,以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為宗旨,著眼于為學生建構良好的學習環境,開展多元專業文化建設,對學生進行創新與創業教育。
學校制定了比較科學合理的教師下企業鍛煉的計劃與制度,并與繼續教育掛鉤。每位專業教師到相應企業實習,都必須有自己的計劃與實習內容,并要求及時做好實習隨筆,回校進行交流研討,使得下企業鍛煉更有實效性。通過內培不斷提升教師教學能力與專業技術水平。
[1]呂靜.高職院校中Oracle數據庫管理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24).
[2]芮文艷.行動導向下的項目教學在《網頁設計》課程中的探索和實踐[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Z1).
[3]文益民,譚愛平.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教學內容項目化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0(03)
[4]辛志萍.在flash課上“大變活人”[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