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霞
(連云港市新海實驗中學 蒼梧校區,江蘇 連云港 222000)
所謂漫畫,按照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199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對它的解釋是:“有較強的諷刺、歌頌、抒情、娛樂等方面的功能,并善于表達作者對世事人情的看法,尤以諷刺與幽默見長,以簡單而夸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圖畫。一般運用變形、比擬、象征的方法,構成幽默、詼諧的畫面,以取得諷刺或歌頌的效果?!甭嬍侨藗兿猜剺芬姷囊环N通俗的藝術形式,也是表達歷史信息的一種方式。
漫畫按用途可分為:諷刺漫畫、幽默漫畫、實用漫畫、實驗漫畫、教育漫畫、宣傳漫畫、治愈漫畫。
歷史漫畫是以幽默夸張的筆法描繪歷史現象或事件,并賦之以深刻的寓意,提示歷史現象或事件的本質特征。在歷史教學中適度引用,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提高教師的授課質量,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結合教學實踐談談漫畫在歷史教學所起的作用。
歷史漫畫以幽默夸張等手法再現歷史現象或事件,容易引起學生興趣和注意力,這樣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記憶能力。如在講述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形成時充分利用教材“盟國團結海報”并對海報進行解讀:圖上的文字為“團結,我們就能強大”、“團結,我們就能獲勝”,畫面上有密密層層的巨炮在向天空轟擊,驅散了天空濃重的陰霾,象征著盟國的團結具有巨大的力量。前排的每個炮筒上都有一面國旗,代表一個國家。從畫面可以明顯看出蘇、中、美、英四個國家的國旗。一方面讓學生聯想到1942年蘇中美英在華盛頓簽署的《聯合國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形成,另一方面看出四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聯想到他們在戰爭中合作的表現,這樣加深了學生對二戰一些史實的記憶。
講述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時,光告訴學生結果,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是難以理解的。于是我根據教參的一段話畫了一幅漫畫。畫中一棵大大的樹干,樹根即將枯死,沒有葉子。樹干上標出“封建專制制度”。洋務派在樹干的頂端嫁接了幾株枝繁葉茂的鮮樹枝,想讓這棵即將枯死的樹干重新枝繁葉茂。我給的問題是:這些嫁接在枯樹干上的樹枝能成活嗎?為什么?那些鮮樹枝代表的是什么?學生通過討論基本上得出一致的結論:不能,沒有觸動封建制度,鮮樹枝代表西方資本主義的技術。由此體會出洋務運動維護的是封建制度,這是它失敗的原因。
一名人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
教師在教學中創造漫畫情境,寓理于形,寓教于樂,能化枯燥為生動、化呆板為有趣,激活好奇的心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在輕松的氛圍下掌握所學知識。如在講20世紀30年代法西斯的對外擴張時使用兩幅漫畫。一是圖一(20世紀30年代中期的地圖,圖中白色的區域代表德國)顯示:凡爾賽條約允許德國保有的十萬軍隊被全副武裝的鄰國軍隊包圍。二是二戰時期英國的一幅漫畫《三頭怪獸》(圖二)。
圖一強烈地刺傷了的德國人的自尊心,刺激了德國國內的民族激進意識的膨脹,在廣大群眾中、尤其是軍人中激發起強烈的復仇心理和極端排外的民族主義思潮,為軍國主義的滋長埋下了種子,為希特勒的上臺鋪平了道路。
《三頭怪獸》是指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其中頭部是德國的元首希特勒,中間的是意大利的首相墨索里尼,尾巴是日本東條英機。通過學生觀察漫畫,結合教師的講解,不但讓學生重新回顧了法西斯同盟的形成過程,而且能理解這樣的一只“怪獸”,為了實現它侵略的野心,必然會肆意擴大侵略戰爭,二戰的爆發也就是自然的事情。

圖一

圖二
大躍進時期的宣傳畫比較多,在學習《艱難曲折的探索歷程》一課時可以提供一些既幽默又能說明問題的大躍進的宣傳圖片,讓學生有新鮮感,又很能說明問題。如“一個蘿卜千斤重,兩頭毛驢拉不動”和“肥豬賽大象”兩幅漫畫,并讓學生觀察思考問題。
1.兩幅漫畫反映了我國什么時期的歷史現象?這種現象造成了什么危害?
2.當時為什么會出現嚴重的失誤?
3.這些嚴重失誤表現怎樣?在漫畫的詩中有何體現?
形象生動的畫面無形中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答題興趣。為歷史教學開辟一條新途徑,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概括和間接的反映。歷史漫畫教學,能吸引學生在獲取歷史知識的基礎上提高歷史認識,從而發展歷史思維能力。教學中引導學生發掘歷史漫畫內涵,尋找歷史現象背后的原因,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又如在講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可以提供圖三納粹的宣傳海報,讓學生展開想象,揭露希特勒的罪行。漫畫中幕簾拉開,一張被刻意丑化的臉露了出來,這表示猶太人,伴隨著猶太人的則是戰火紛飛,臺下無數憤怒的拳頭抗議著。海報上寫著:“猶太人,戰爭的煽動者,戰爭的延長者!”納粹把一些罪名全部推到猶太人頭上。正是在這種極度的反猶情緒的驅使下,納粹德國在二戰期間犯下了滔天罪行,先是驅趕,后是屠殺,槍殺,送毒氣室,做醫學實驗,無所不用其極。被納粹殺害的歐洲猶太人達600萬之多。
如學習兩極格局形成美蘇爭霸時引出教材中蘇聯冷戰宣傳畫《華盛頓的“和平鴿”》和1962年的漫畫《赫魯曉夫與美國總統肯尼迪》(圖四),前一幅漫畫“和平鴿”極具諷刺意味,華盛頓正把一枚炸彈裝扮成一只和平鴿。漫畫實際上是講美國表面上談和平,卻在背后用核彈來威懾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通過對漫畫的觀察,讓學生根據學習內容加以印證,從而理解冷戰的實質,理解美國和平政策的虛偽性。赫魯曉夫與肯尼迪掰手腕這幅漫畫形象地說明了美蘇爭霸中的重大歷史事件——古巴導彈危機。畫中有一細節,赫魯曉夫坐在導彈上,腦袋上滲出串串汗珠,而肯尼迪卻鎮定自若。讓學生根據以下問題觀察思考:①漫畫中兩人各是誰?②漫畫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③這幅漫畫是否正確反映了當時蘇美關系?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得出這樣的結論:漫畫反映了古巴導彈危機,畫中赫魯曉夫和肯尼迪坐在導彈上比賽掰手腕。赫魯曉夫大汗淋漓,肯尼迪的手隨時準備按導彈鈕,說明蘇美爭霸戰略優勢在美國。兩幅漫畫都再現了美蘇“冷戰”對峙局面的歷史場景,反映了蘇美之間大力發展核武器,進行軍事競爭。
漫畫一般都較有深度,切入生活的底蘊,緊跟時代跳動的脈搏。尤其是那些針砭時弊的諷刺漫畫,它有生動,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較大的宣傳鼓動性。教學中恰當地運用它能促進學生的思想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圖三

圖四

圖五
例如在講《機遇與挑戰》一課,21世紀以來,人類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一系列共同問題時,出示《救救我吧——打吊瓶的樹》這幅漫畫。漫畫描述的是三個人在抬著一棵樹,在為樹掛水。乍一看漫畫,顯得有些詼諧、幽默,可當仔細品味時,心情便怎么也輕松不起來。在教學時引導學生分析品味漫畫反映的主題,讓學生明白21世紀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之一是地球生態環境惡化。這樣從思想上教育學生要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漫畫教學教育意義深遠,幽默風趣的形式歌頌真善美,鞭撻假惡丑,能觸動學生深層的情感,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教育效果良好。
歷史漫畫作為圖像史料的一種,兼備了文字資料的抽象性和圖像資料的具體直觀性??梢詫⒎彪s枯燥的歷史知識演繹成喜劇色彩的圖文漫畫,給學生以新鮮感,減少文字閱讀量,為能力考查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使考生在讀圖時能有一些親切感,并平添了幾分讀圖的樂趣。在試卷中,配上一幅漫畫,既畫龍點睛又圖文并茂,讓考生在緊張的答題過程中不經意間領略到歷史的意境和真實,又使考生感受審美的愉悅。近年來,漫畫試題頻繁地出現在各地的中考歷史試題中,很好地體現了課改的理念,如2012年山東聊城第23題。漫畫在廣西玉林、湖南懷化等很多地市的中考試卷中均有出現。應用漫畫出題,趣味而不枯燥,學生喜歡而不厭惡,同時增強了知識檢測的靈活性。
總之,漫畫作為一種珍貴的教學素材,在教學中恰當運用,既能增強歷史課堂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又能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發揮合理想象,自主探求知識。同時也避免了枯燥、簡單的說教,增強了感召力,從而使教學活動收到趣味性、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統一的效果。在今后的歷史教學中,漫畫必將繼續發揮其獨特的藝術魅力,綻放絢麗的光彩。
[1]漫畫在教學中的功效.教育與教師,2011(7).
[2]陳仲丹.墻頭政治——現代外國宣傳海報解讀.福建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