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詩莊詞媚”,詞是最善于表現中國古人豐富多彩的情感世界的,尤其是含蓄內斂、細致委婉的陰柔之美。宋詞中的陰柔之美不僅體現在兒女情長的愛情詞中,也不僅體現在哀嘆身世的失意詞中,而且體現在國仇家恨的愛國詞中。文章以李清照和辛棄疾為代表分析了獨有的具有陰柔之美的國仇家恨的宋詞。
關鍵詞:宋詞;國仇家恨;陰柔美
宋詞有“婉約”和“豪放”兩個主要流派。張炎總結宋人作詞經驗時說:“巓弄風月,陶寫性情,詞婉于詩,蓋聲出鶯吭燕舌間,稍近乎情也?!泵鞔跏镭懻f:“詞須婉轉綿麗,淺至擐俏,挾春月煙花于閨檐內奏之,一語一艷,令人魂絕,一字一工,令人色飛,乃為貫耳?!蓖鯂S說“詩人境闊,詞直言長”??梢?,宋詞的陰柔之美是各位大家所公認的。但一般來說,在兒女情長的愛情詞中陰柔之美表現的是非常明顯的,國仇家恨這些比較宏大正宗的主題一般以陽剛之美著稱。但在宋詞中則不然,表達國仇家恨的愛國詞中依然是以陰柔之美來表現的。
一
李清照是中國文學史上有名的女詞人,也幾乎是中國文學史上一位難得的能與男人媲美的女詞人。勇于突破"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傳統觀念而走上文學殿堂的李清照是才華洋溢的,所作作品可說是字字珠璣。而清照那清靈秀麗的詞也大大輝煌了中國古典文學,讓詞的情感的抒發更加細膩、更加淋漓盡致。李清照人生遭遇坎坷,晚年南渡,心中充滿了對亡國的思念,詞中多表現國仇家恨,我們且看她的《臨江仙》:
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常扃。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翠更雕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這首詞作于建炎三年,即1129年初,是李清照晚期代表作之一。這首詞不單是她個人的悲嘆,而且道出了成千上萬想望恢復中原的人之心情。
貌寫閨情,實蘊國恨。建炎之初,李清照抒寫了許多語悲意明的政治詩,希望朝廷能以社稷蒼生為重,誰知中原恢復大業竟至蹉跎。詞人面對著南渡偏安的悲劇,既傷北宋之亡,又痛平生所業盡付東流,百感交集?!罢l憐憔悴更雕零”破碎山河無人收拾,詞人憔悴瘦損、流落江南。“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以寫實結。元宵北宋是萬民同樂的燈節,試燈,乃北宋官民預賞燈節之俗,今則”試燈無意思“;清照初到建康,踏雪登石頭城,北望中原,今則大勢已去,恢復無望,而金兵日熾,慘酷的現實哪里還有心情去預賞花燈,踏雪尋詩呢。
南渡以后,李清照詞風,從清新質樸,變為蒼涼沉郁,這首《臨江仙》是她南渡以后的第一首能準確編年的詞作。國破家亡,奸人當道,個中愁苦,只能用曲筆婉達。她的后期詞充滿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濃重傷情調,表達了她對故國、舊事的深情眷戀。
二
辛棄疾是繼蘇軾以后豪放派詞人的代表,由于他的生活時代充滿了女真族的肆虐和屈辱,他又懷一腔的愛國情懷,然而懷才不遇,讓他抑郁瓜歡,他的詞作大多是抒寫愛國情懷以及自己懷才不遇的悲哀,我們且看他的《摸魚兒》: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恨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見說道,天涯芳草迷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樓,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這首詞委婉曲折,一變辛詞常見的豪放,反映出辛棄疾藝術風格的多樣化。對于中國古典文學來講,含蓄是一大特點。作者忌將自己的思想感情正面道出,而讀者也當力棄作品的表象,去深入體味。詞表面看來,是作者在傷春吊古,但實際上是作者將自己的憂國之情隱藏在春殘花落,蛾眉遭妒的描寫之中。筆法前片全用比興,后片化用典故。比興之法可以暗喻象征,化用典故可以借古諷今。委曲讀來,意思層層深入,摧人淚下。
《摸魚兒》作于一一七九年,距辛棄疾北方起義,南歸宋朝已過去了十六個年頭。而南宋國勢日衰,政權腐朽,收復中原的希望渺茫,使得辛棄疾的報國之心漸漸灰冷下來。他熱愛自己的祖國,卻又對它失望。他在這首詞中,以春喻國,期望春天長駐久留,不忍它風雨飄搖,殘零敗落。但是國如殘春,匆匆離去。他不愿面對這個可怕的現實,然而他又怎么能回避得了呢?他的濟世之志,救國理想都寄托在南宋王朝的復興上面,可是事與愿違,眼見都落了空,心中是異常的苦痛和矛盾。他愛而不成則生恨心,他恨權奸當道、蒙蔽君主、不思恢復失地,反而排擠抗金志士。
詞的結句最沉痛無比,作者陷入絕望的哀思。他有抗金的決心,有殺敵的本領,卻沒有報國的機會。空耗著自己的生命,虛度年華,百無聊賴、閑愁最苦。他無法解脫交織在心中的這種壓抑、也最怕在煙柳夕陽中登樓遠眺。因為那落日殘陽的光景,像極了南宋目前江河日下的危弱形勢,讓人心腸斷裂。
這是辛棄疾詞中少見的以女兒的凄凄之態,以陰柔為表現形式的詞作,用女子的情感來表達自己抑郁、失落、憤怒的心情,充滿哀怨、無奈、凄涼,催人淚下,令人久久不能釋懷,陷入這一片陰柔曲折之中。這首詞是辛棄疾很具表現性的一首婉約詞,詞情婉轉,充滿陰柔美。
參考文獻:
[1]張炎.詞源[M].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
[2]王世貞.王世貞文選[M].蘇州大學出版社,2001.
?。ㄗ髡吆喗椋?張會英(1973-),女,漢族,山西長治人,山西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職稱為小學一級,現為山西省長治市城區童樂幼兒園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