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十世紀末俄羅斯經歷了蘇聯解體的社會巨變,在10多年的風風雨雨轉型之后,開始進入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社會動蕩難免對俄羅斯民族精神和文化產生巨大影響并留下深深烙印。俄羅斯報刊作為大眾傳媒的一種形式,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能夠真實地反映俄羅斯社會客觀現實的方方面面。本文通過對現代俄羅斯報刊語言的分析和研究,用俄語報刊語言意識反映并闡釋現代俄羅斯文化和俄羅斯民族精神的特點,展現一個呈動態發展的語言世界圖景。
關鍵詞:報刊語言; 語言世界圖景; 變化
一、引言
通常我們把語言世界圖景定義為:語言世界圖景是一個民族精神文化在語言中的結晶,是該語言民族對現實世界的認識在語言中的集中體現。 “在一切用以體察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方式中,只有語言才能傳達出其中最獨特、最細微的特征,深入到最隱秘的奧妙中去”(洪堡特)。俄羅斯報刊作為大眾傳媒的一種形式,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能夠真實地反映俄羅斯社會客觀現實的方方面面。透過報刊語言這面鏡子,我們可以看到豐富的語言世界圖景,了解現代俄羅斯人的世界觀、價值觀等多方面的內容。俄羅斯現代報刊語言在詞匯、構詞、句法、修辭、文體等諸多方面發生的巨變,無不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比如,俄語俗語諺語是世代積累的語言精華,反映了俄羅斯民族樸素的倫理道德準則,但是,近十年來這類詞語包括文學、電影和歌曲作品中的名言錦句在內,越來越多地以新的變體形式出現在現代報刊語言中。它們的產生反映了人們在新時代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改變。再如,種種的傳統和異端的宗教詞語在報刊語言中的再生和活躍,說明了宗教在當今俄羅斯社會中仍有著特殊的地位,即俄羅斯社會的再度宗教化、社會宗教意識的復雜性、多元性、和某些方面的怪誕性,從中可以窺見俄羅斯民族的宗教思想。另外,外來詞、科技術語、俚黑話的大量涌現,報紙語言對話性的加強和與口語的接近,也反映了某些現代俄羅斯文化走向和民族個性、精神特征等。本文,通過現代俄羅斯報刊語言的幾個特點概述概述報刊語言中語言世界圖景發生的變化。
二、現代報刊語言中的語言世界圖景的變化
1、成語變體在現代俄羅斯報刊中的使用反映出的語言世界圖景的變化。
俄語成語是世代積累的語言精華,反映了俄羅斯民族樸素的倫理道德準則,在現代俄羅斯報刊語言中,俄語成語越來越多地以變體的形式出現:Неимейсто рублей,имей сто друзей(寧要朋友,不要一百盧布)變體為Не имей сто рублей , имей тысячу(不要一百盧布,而要一千盧布);Песнястроитьижизнь помогает(歌曲幫我們建設和生活)變體為Валюта строить и жить помогает(外匯幫我們建設和生活);Не в деньгах счастье(金錢買不來幸福) Не в деньгах счастье, а в их количестве(金錢能否買來幸福取決于金錢的數量)。這些成語的變體反映了人們在新時代價值觀的改變。蘇聯解體后,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坍塌,西方自由主義思潮涌入,強烈沖擊著人們的傳統思想觀念,打破了原有的價值體系,悄然改變著人們的某些價值取向。蘇聯解體后不成熟的經濟體制導致盧布貶值,物資緊缺,令大部分俄羅斯人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因此,金錢更加成為人們衡量好壞的重要標準。上述成語變體在報刊語言中的使用正是這種價值觀的形象的折射。
2、宗教詞匯在現代報刊語言中的再生折射出的語言世界圖景的變化。
俄羅斯是一個具有悠久宗教歷史傳統的國家。十月革命前,東正教是俄羅斯的國教,俄羅斯被稱為“東正教國家”,東正教作為國家意識形態,深刻地影響著俄羅斯人的思想行為方式。蘇聯時期進行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無神論宣傳和教育,使眾多信徒在迫于政治高壓在表面上脫離宗教的同時,卻在內心積聚這怨恨和反叛的渴望。蘇聯解體后,東正教開始逐步復興,并以其強大的影響力填補了蘇共意識形態瓦解后所出現的民眾思想上的空白。東正教會的地位迅速提升,宗教迅速成為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宗教詞匯在現代俄羅斯報刊中的復興正是俄羅斯社會再度宗教化的一面鏡子。原來一度處于消極地位的宗教詞匯廣泛應用于報刊語言。如,Бог(上帝), монастырь(寺廟),патриарх(大牧首), Пасха(復活節)等。
三、結語
上文概述了現代俄羅斯報刊語言中語言世界圖景的變化,反映了某些現代俄羅斯文化走向和民族個性等,同時也佐證了語言世界圖景不是靜止的圖片,而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動態過程。
參考文獻:
[1]孫漢軍.報刊政論語言的變化[J].中國俄語教學,2000(3).
[2] 宋洪英.蘇聯解體后俄語世界圖景變化管窺[J].華中人文論叢,2011(1).
[3]王仰正.社會變遷與俄語語言世界圖景的變化[J].外語研究,2004(5).
[4]王小路.俄羅斯東正教復興現象[J].東歐中亞研究,1996(6).
[5] 張會森.蘇聯解體后的俄語[J].中國俄語教學, 1997(1).
(作者單位: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