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思政課是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何讓思政課成為大學生終生受益的課程,如何提高思政課的教學實效性是擺在思政課教師面前的首要問題。文章認為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需要做到實踐法。
關鍵詞: 思政教育;高校思政課;實踐法; 教學方法
思政課是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2005年,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頒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為了提高該門課程的教學實效性,經過近幾年的探索,我們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實踐法的教學方法。
事實上,無論是從教學內容還是從教學方法上都可以做到實踐法。
一、從教學內容上看,實踐法包括三個方面。
1.聯系當時的歷史實際。教師在給學生分析問題時要結合當時的歷史實際。例如:關于洪秀全起義,重點分析其革命性的一面,但該綱領也存在空想性。
2.聯系現在的實際,主要是社會上存在的各種思潮。有人說:“鴉片戰爭一聲炮響,給中國帶來了近代文明。”還有人說:“沒有西方的殖民侵略,東方將永遠沉淪。”這些都是錯誤言論,問題是:外國入侵中國究竟給中國帶來了什么?通過列舉事實,得出結論:資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最終目的,是企圖把中國變成它的殖民地,把中國人民變成由他壓迫剝削奴役的奴隸。
3.聯系歷史與現實。歷史是不能割裂開的,歷史與現實具有關聯性。在講述歷史理論時,更應聯系現在的事實。在講到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資本—帝國主義對華資本輸出的方式及危害時,讓同學們思考:當時外國對華的資本輸出為什么加劇了中國的積貧積弱?與此同時,要求同學聯系今天改革開放引進外資的實際,分析兩者的不同。通過對比,同學們發現,對于一個國家而言,爭取民族獨立是何等的重要,進而加深對近代中國兩大歷史任務的理解,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二、從教學方式上看,實踐法主要是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包括課堂內及課堂外的實踐活動
1.進行課堂討論。課堂討論對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提出了要求,準備一堂高質量的討論課并不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討論并不是沒有任何準備的討論,也不是任何章節都bsFPFKblI+wVXJEMdMKWGQ==有可討論的問題。教師可將要討論的問題告訴學生,讓學生帶著問題查資料,看書,去圖書館,等等,以便做好充分準備。當然,在討論之前,教師也要做好充分準備,以便使討論沿著正確的合乎教學規律的方向走下去,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當然,當學生討論結束的時候,教師要做好討論的總結工作,同時發表自己的看法觀點,因為這個時候學生更想聽到老師的想法。
2.參觀歷史遺跡遺址,進行社會調查。和中小學比,大學教學與實踐的聯系更為密切,高校的思政課尤其如此。實踐可以有多種方式,參觀歷史遺跡遺址就是其中之一。中國歷史悠久,歷史遺跡和歷史遺址都很豐富。各高校所處的地理位置雖然不盡相同,但基本上都有可供學生參觀和考察的遺跡和遺址。參觀歷史遺跡遺址,進行社會調查使得學生能夠真正從課堂走出來,走向社會,達到了課內學習和課外學習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際相結合的目的,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在參觀前,要求學生帶著問題認真搜集資料,明確調查研究的主題思想,而不是走過場。學生帶著問題去參觀遺跡遺址,做到有備而來,更多地接觸社會,真正做到了實踐法。這種方式比單一的課堂講授更能提高學生研究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閱讀。 大學教學與中小學教學存在很大差別。例如,大學教學要注重對學生自學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也包括對學生研究能力的培養。一般來說,對于學生而言,獲取知識及自身能力的提高基本上包括三種形式:教師講授、向社會學習和在實踐中學習。可見,后兩者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閱讀四方面的材料作為學生自學的內容:一是經典文獻著作,二是本學科前沿論文,最新科研成果,三是典型案例,四是學習網站。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學生通過閱讀都能提高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4.觀看相關視頻,撰寫觀后感。相對于文字材料,視頻的優勢更加直觀生動。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除了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外,也應適當增加視頻資料。當然并不是所有的視頻都可以給學生播放,而是要有所甄別。不可否認的是當前有個別文學作品和媒體對歷史人物及歷史事件的介紹與歷史事實有很大出入。因此,對于教師而言,尤其是一些帶有戲說成分的影視資料更要嚴禁給學生播放,因為這類影視資料對歷史人物的塑造和對歷史事件的描述往往不能還歷史一個真實面目。通過觀看視頻資料,學生能更好地理解相關章節的歷史知識及歷史理論。然后根據相關視頻要求學生撰寫觀后感,學生就能更直觀地了解歷史,也能很深刻地撰寫觀后感。例如,我給學生播放了《圓明園》這一視頻資料,學生真切地了解了圓明園的昨天和今天。他們感觸很深,觀后感寫得也很好。通過觀看此片,學生普遍認識到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從而自覺地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總之,對思政課實踐法教學方法的探索還在繼續,我僅拋磚引玉。隨著時間的發展及實踐經驗的進一步積累和豐富,高校思政課會成為大學生普遍歡迎和喜愛的課程。
參考文獻:
[1]麻朝暉.關于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一些思考[J].麗水學院學報,2 007.
[2]向澤雄.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的反思與重構[J].宿州學院學報,2010.
[3]韋勝強.高職院校思政課考試方法改革初探[J].教育與職業,2010.
(作者單位: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