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教學是傳承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渠道,融合傳統文化的教育于中學語文的教學中,既是對傳統文化起到了傳承的作用,滿足當前社會對傳統文化的訴求,更是對當前的語文教學方法的一種創造性的發揮,對中學語文教學的各個層面起到了拓展作用。
關鍵詞:語文教學;傳統文化;滲透;拓展作用
一、中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的意義
在中學語文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語文教學在加強傳統文化教育方面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部分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知之甚少,古典文化知識十分不足,傳統文化積累的缺失令人擔憂,而存在已久的應試教育題海戰術也讓語文教學往往退居到純技術性、操作性的語言訓練狀態。語文教學是傳承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渠道之一,從先秦散文、詩經到楚辭,從唐詩宋詞到明清小說,先人的思想觀念、朝代的歷史變遷、語言的發展變化都濃縮積淀在其中,因此,亟需通過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教育以此發揮繼承民族文化的作用,同時更通過這一滲透使語文教學得以拓展。
二、中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對于學生閱讀的拓展作用
《語文課程標準》的實施、語文教材的重新編寫、新編教材中編排的大量的名家美文,給中學語文的教學帶來了新的氣息。葉圣陶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僅僅閱讀語文書中的幾篇課文是遠遠不夠的,要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比較難的”。 因此,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在指導學生細讀文本、悉心準備教學設計的同時,需要考慮能否根據語文教材進行拓展閱讀。中學語文教材本身就滲透了濃厚的傳統文化氣息,其所選詩、詞、文、賦、戲曲、小說等不僅積淀著豐富的古代文化知識,也積淀著深厚的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那么在滲透傳統文化于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發揮其拓展閱讀的作用。
三、中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對于學生人文精神培養的促進
語文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承擔了人文教育的重任,語文教材蘊涵了豐富深厚的優秀傳統文化。因此,融傳統文化的經典教育于語文教學中,順應了社會對于傳統文化學習的需求,也對語文學習的方法進行了發揮。
語文教材中屬傳統文化經典的篇目越來越多,其中的選文多是涉忠貞愛國、治國修身、大公無私等美德,每一篇都閃爍著傳統文化的光芒。如《離騷》體現的是憂國憂民的人格;《夢游天姥吟留別》體現的是蔑視權貴的風骨;《廉頗藺相如列傳》體現的是顧全大局的氣度。而且教育部下發的課外閱讀指導書目中就包含了《三字經》《論語》《孟子》《老子》《莊子》等中國傳統文化經典。
傳統經典作品是集文學、哲學歷史于一體的,熟讀成誦進行語言積累是傳統語文教學的法寶,也是語文學習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而用誦讀的方式學習和積累傳統文化也是極具民族特色的,教師傳授語言文字知識的同時,就可以實現傳統文化的滲透,而學生在學習中得到的也不僅僅是文言的知識,更是一種精神的共鳴、凈化與升華。黃香溫席、孔融讓梨,傳遞的是一種孝悌的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傳播的是博愛思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訴學生要學會推己及人;“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又讓學生懂得了見利要思義。
四、中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對于學生知識面的拓展
傳統文化豐富多彩,不但傳承在各類的文化書籍中,更與民間文化相伴相息。如張貼的楹聯,日常生活中的順口溜、歇后語、俗語等都各有特點,都是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因此,作為語文教師,要積極挖掘語文教學和生活中體現的傳統文化的結合點,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發現。
在課堂的教學過程可用串聯的方式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如通過講解經典文本選文來串聯中國歷史進程中的著名的人,事,物。在講解《鴻門宴》時,把劉邦與項羽間的爭奪過程通過幾個史記中記載的歷史事件:巨鹿之戰、鴻門宴、垓下之圍,來串聯起楚漢相爭這樣一個歷史大背景,將選文中所涉及人物放置于大背景下進行分析,引起學生們對這樣一部以人為本來記載歷史且富有高超敘事藝術的史家絕唱產生濃厚的興趣,借此,再引入對《史記》這部史學巨著以及著者的介紹,促使學生課下產生主動了解司馬遷及其著作,甚至對西漢廣義和狹義的歷史背景產生濃厚的研究興趣,以致在繼續講授課文時,調動起情緒的學生自然地融入到課文中,并且對于文本的認識達到了一定的深度。
傳統文化是社會發展中的一大瑰寶,它歷經千年積淀,深厚的傳統規定了它的特質,是人類精神文明的共同財富與巨大的精神力量。實踐表明,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基本知識對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擴寬學生的認知結構有極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梁振桂.試論語文教育與傳統文化底蘊的培養[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5(9).
[2]童艷麗.在語文教學中傳承傳統文化[J].小學語文教學,2006(9).
[3]伊漪.談現代語文教育對傳統文化的承傳與超越[J].寧德師專學報,2005(3).
(作者簡介:楊 榕(1983.5-),女,湖南懷化人,貴州省銅仁碧江區銅仁第一中學語文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