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會課是中學對全班同學開展教育活動的重要課程,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F當下,將團體輔導形式融入中學班會這種創新形式逐漸成為新的發展趨勢。它借助團體輔導的優勢,從而優化班會課。
關鍵詞:團體輔導;中學班會;自我探索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使命在于使適應正常的廣大學生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促使其精神生活的充實、潛能的發揮與人生價值的正確體現。從整體上看,有不少學生會在心理和行為上表現出一些“問題”,其中大部分是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發展性問題。學校需要針對這些學生的共同的成長課題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中學班會課就變得越來越重要。
中學班會是在班主任的帶領和指導下,以班級為單位,圍繞一個或幾個主題組織的對全班同學進行素質教育的活動。班會一般有三種:(1)對班級一些較大的事務性工作進行研究、討論和總結的班務會;(2)學生運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手段進行自我教育的民主生活會;(3)在班主任指導下,圍繞一定教育主題而進行的主題班會。主題班會因其形式多樣、主題鮮明、內容充實、寓教于樂的特點,成為一種深受學生歡迎且效果明顯的集體教育形式,在中小學班級德育工作中得到普遍應用。班會是中學很重要的一門教育課程,但是普遍的中學班會已經變為了老師在講臺前的空泛思想教育。
團體輔導是在團體情境下進行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它是以團體為對象,運用適當的輔導策略與方法,通過團體成員間的互動,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認識自我,調整和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度與行為方式,激發個體潛能,增強適應能力的助人過程。這種形式一般在中國的高校中流行。那能否將團體輔導這樣自我認識的活動融入中學班會過程,取長補短,使中學班會更有意義。筆者根據自己的經驗,來談談二者結合的積極意義。
一、兩種形式結合的優勢
班會要求主題鮮明,能夠貼近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使學生能夠有話想說,有話可說,這就要求班會要盡量選擇具有人文情懷的話題,充分調動學生的發言積極性。團體輔導是一個參與者自我認識的過程,通過團體輔導形式多樣,生動有趣,有利于吸引學生積極投入的特點,使得班會在相同時間內收到更好的效果。這樣的班會,每個成員既是“求助者”又是“助人者”,可在有引導的相互影響中多視角地學習,有理論,有實踐,有體驗,有分享,獲得多重的反饋,從而產生心理與行為的改變。將班集體作為一個“輔導團體”,針對學生共性的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活動,可以使班會更有針對性,也更高效。
二、 兩種形式結合的方式
(一)游戲輔導
游戲輔導是以“游戲活動”為中介,將被輔導者的內心世界投射出來,并進行輔導的一種方法。這種形式可廣泛的應用于主題班會中,例如在新生班級開展如滾雪球”、“松鼠和大樹”、“信任之旅”等活動,在活動中引導學生消除陌生環境中的緊張、焦慮、觀察與學習良好的行為,增進同學間的相互交流、理解和信任;也可在學期中間,對學生的價值觀進行引導,開展比如“價值拍賣”的活動;還可在學生畢業時,做一些關于離別的主題班會,比如“優點大轟炸”、“說出你我心聲”等等的活動,在這些活動中,讓學生學會正確的看待自己,培養同學積極面對生涯的態度,更為成熟地接受新的挑戰。
?。ǘ┙巧缪?br/> 角色扮演是運用戲劇表演的方法,通過學生對角色的模仿、想象、創造、感受、體驗與討論,達到團體輔導的目標。中學生處于敏感的成長期,在這一階段,他們往往以為自己的問題很特別而感到孤單和彷徨。
三、團體輔導與班會課結合的步驟
?。ㄒ唬┌鄷蕚?br/> 班會之前要選好主題,選擇班級最新的一些共性問題,針對主題制定班會形式及一系列活動。如有需要,先和部分同學溝通準備,讓同學真正的做班會的主人翁。
(二)班會活動
這是主體活動的實施階段,也可以說是暴露問題的階段。此時活動設計和實施是難點和關鍵,團體輔導活動應與班會主題密切相關。班主任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如情景劇、游戲等來展現團輔班會課的主題,從而進行后續的發展和處理。
(三)活動分享
在團輔班會課的最后,教師要在學生思考和感悟的基礎上,總結其精髓,對班會主題加工達到深、透、化的程度,加強課堂效果。在這一階段,教師可以花一部分時間繼續處理前一階段還沒有完成的工作,然后進行總結、回饋與祝福,與學生一起積極維護團輔班會課的成果,方式可以是小游戲放松、互留祝福、寫愿望貼紙等等。這階段是班會最重要的,也是精華之處,學生由此真正得到成長體驗,并在以后的生活學習中加以運用。
兩種形式的結合既能夠將團體輔導的優勢融入中學班會課,也可以使學生更好的接受,更好的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相信這將是未來中學班會課的新的趨勢。
參考文獻:
[1]祝明.主題班會形式淺探[J].中國校外教育,2009(8).
[2]歐陽丹.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在大學新生入學教育中的應用[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10).
[3]譚亞莉.團體輔導在高校學生工作中的運用[J].財經科學,2004(9).
?。ㄗ髡吆喗椋涸? 輝(1991-),女,漢族,四川人,西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物理學(師范)專業;望亞娜(1990-),女,漢族,河南人,西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物理學(師范)專業;常曉慧(1991-),女,漢族,山西人,西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物理學(師范)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