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一大難題是材料問題。許多學生提筆時覺得心中無話可說、筆下無話可寫。這除了閱讀量的原因外,也與學生生活儲備不足有很大關系。作為教師,有責任也有義務幫助學生開掘生活的源頭活水,為學生廣開作文材料之“源”。
一、材,從課文中生成
語文課本是學生最熟悉不過的,如果能挖掘好讀寫結合的“點”,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內化典范文章的語言、完善和優化自己的語言系統,并在課本的基礎上獲得個性化的發展。
如在《鯨》一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說寫訓練:讓學生自由分為兩類,分別以《我是虎鯨》和《我是長須鯨》為題,介紹一下“自己”,可以用上課文中所用的一些說明方法。學生個個興味盎然,他們認真讀書,還在課外搜集有關資料,研究兩種鯨的特點和生活習性等,然后自我介紹,評選“最可愛的虎鯨”和“最可愛的長須鯨”。介紹完畢,我又發動了一場“戰爭”:有一天,在茫茫的大海上,幾頭大長須鯨碰到了一群餓得發昏的虎鯨,一場海上大戰爆發了,你們說誰會取勝呢?學生紛紛擺出“自己”的優勢,爭得不可開交。我趕快借機提供一些描寫戰斗場面的詞語,引導學生將想象中的《海上大戰》寫下來。隨后我又說:“這場廝殺真是慘不忍睹,把大海爺爺驚醒了,一看,可急壞了,他會說些什么呢?”學生接著往下寫,從“骨肉相殘”的角度“勸說”長須鯨和虎鯨,我又適時提供給他們曹植的《七步詩》……在這樣的練筆中,學生不僅吸收內化了課文語言,更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個性化的表達。
二、材,從生活中提取
生活的河流永遠不缺乏活潑的浪花,只要我們用心去發現,許多看似不經意的小事,就可轉化為教育教學的資源。如有一次,在反復提醒后的一節書寫訓練課上,居然還有三位學生忘了帶墨汁。我靈機一動,于是耍了一個小小的“花招”:“強迫”這三位學生以高出原價好幾倍的價格“買”了三瓶墨汁。
作文課上,一場關于“王教師該不該收這錢”的大討論開始了,教室里一下炸開了鍋。有的說這樣做很好,可以讓他們長記性;也有的說我的價格高得離了譜;還有的說墨汁是“文房四寶”之一,既然是寶,就不算貴;有反對的認為我不該在教室里談買賣;還有的認為我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還說要打消協的投訴電話12315投訴我;更有甚者認為我這種做法會逼他們走上邪路……
第二節課,學生們興致盎然地把這件事寫成了一篇作文。寫得很成功,單看題目就很有意思:什么《墨汁風波》《一堂"怪課"》《做了一回小律師》《王老師的怪招》《三瓶墨汁起風波,小小課堂變法庭》……
三、材,在活動中豐富
教師常詫異于學生搜腸刮肚仍選不到作文素材:生活中有那么多的人和事,怎么會沒有材料呢?殊不知,“投入”程度不夠是學生對生活中的事物“視而不見”的一大因素。而在兒童感興趣的活動中,他們卻能全身心投入,獲得深刻而鮮明的身心體驗。因此,舉行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是豐富兒童心靈感受、增強生活儲備、拓寬作文材源的極佳途徑。
有一次,我對學生說:“我發現二年級小朋友的眼保健操做得很差,這對他們的視力危害很大,作為他們的大哥哥、大姐姐,我們愿不愿幫助他們?”學生異口同聲同意了。于是開始了“我當小師傅”的活動,分為三步:第一步當然是自己先練好眼保健操,并通過老師的驗收;第二步是設想并準備與小朋友見面時說的話,包括打招呼、教的中途如何進行交流和指導等,為了便于指導,還大動了一番腦筋把每一節的動作要領編成好讀好記的口訣;第三步,正式教二(1)班小朋友做眼保健操,每人承包一到兩人,直到教會為止。活動結束,兩班學生眼保健操的質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我班學生每人寫了《小學生眼保健操動作要領》(說明文式)、《我教你做眼保健操》(對話式)和《今天我當小教練》三篇作文。事后,學生對我說了這么兩句話:一是“現在我才知道,教一個人可真不容易呀!”一是“老師,我們什么時候再搞這樣的活動呀?” 學生提出要開展一次講故事比賽,我說:“好啊,不過要搞得像模像樣。”我們先舉行“主持人競選演說”,凡是想當本次活動主持人的,每人作一個題為“我為什么要當主持人”的一分鐘演講,誰講的理由充分能打動評委(其他同學),就當選,公開投票,挑選出兩名(結果,一個平時學習成績相當差的男生居然以絕對優勢當選男主持,并且主持得相當成功)。接著競選評委,想當評委的同學必須先朗誦一篇文章以顯示自己的實力,還必須談一談自己設想的評分標準和理由,同樣公開投票選定。然后在全班進行初選,每個學習小組挑選一名故事講得最好的參加決賽,沒選到的同學也不閑著,集中大家的智慧,從服裝、道具、到講故事的表情、動作等各方面對參賽的同學進行“全方位包裝”。最后還有主持人的串聯詞、場地布置、照相、設計和打印評分表等等,全部由學生自己動手。由于準備充分,活動搞得非常成功,很多學生在這次活動中的表現令人刮目相看。學生成功地寫下了《主持人競選》《我當____(主持人、攝影師、場地師……)》《別開生面的故事會》等文章。
又如,我班舉行了一次“家校手拉手”聯誼活動,邀請家長到學校來,由學生帶領家長參觀學校,和家長們一起聯歡,活動過程中學會了寫申請書和活動計劃書,寫下了《我當小導游》、《一次特別的家長會》等文章,并學會了制作資料卡、采訪記錄卡等,收獲是不言而喻的。
幫助學生“進入”生活,喚起他們深沉而強烈的內心體驗,為他們廣開作文“材源”,使他們能以一顆水晶般的童心,折射生命的絢麗七彩,那樣,我們的學生就不會在作文面前搜索枯腸、無從下筆了。
(作者單位:華羅庚實驗學校西寧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