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是語言教學的根本,要實現語文課程的總目標,不僅要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理念,而且要牢牢把握語文課堂這一教學活動的主陣地,不斷優化語文課堂教學。實踐證明,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不僅能激活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教學活動變為學生主動學習的行為,而且能使課堂教學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結合課文語言環境,質疑問難
在語文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不僅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體現。因此,在教學中,應從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發,創設情境,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結合課文語言環境,鼓勵學生質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搭石》一課時,我鼓勵學生對課題質疑問難,學生紛紛發問:“什么是搭石?”“為什么要擺搭石?”“現在許多農村都富裕有錢了。建一座固定的大橋,不行嗎?”……然后引導學生帶著疑問進入課文的閱讀,從中找到答案,品味由“搭石”引發的感人場景,體會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愛所帶來的溫暖和快樂,學會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由此可見,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啟發學生質疑問難,培養他們發現問題的能力,激發求知欲望,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二、搭建立平臺,合作探究
討論交流的合作學習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實現共同提高。如教學《釣魚的啟示》一課時,我設計了以下問題:作者“我”如果不聽爸爸的話,硬把鱸魚拿回家,行嗎?如果你是當時的“作者”,你會怎么想、怎么做?然后讓學習小組討論學習,使學生通過進一步的讀課文和全班討論,明白了道理。在小組討論學習中,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平等的地位與和諧的氣氛中積極參與,形成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鍛煉了學生的各種能力。在教學中,對于一些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還可以采取全班合作、師生合作等方式解決問題。
三、精讀課文,深層感悟
初讀課文,讓學生整體感知,細讀課文,讓學生逐層感悟。通過交流,引導,深入感情三步,使學生主動探究。朗讀是引導學生領會課文蘊含情感的極佳方法,而學生富有感情的朗讀本身就是他對語言文學有敏銳感覺的表現。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重視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讀出音韻、讀出意境、讀出情味。如教學《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在范讀課文時,我注意掌握好基本的感情色彩,以真摯、深沉的基調和輕緩的語氣,將學生引入那無限哀思的情景中。如第一段開頭“天/灰蒙蒙,又陰/又冷”,我指導學生用低沉、悲傷的語調朗讀,讓學生體會到環境描寫側面烘托出人們對總理的哀悼之情。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訓練,讓學生品出言中之意、悟出了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既豐富了語言訓練的內容,又陶冶了情操,培養了語感。同時,促使學生熱愛讀書,自主學習。
四、選取精華,表演文劇
在語文教學中,適當地給學生表演課文中的一些詞句或段落,對于深化理解詞句、課文及強化感受是極為重要的。如教學《將相和》一課時,我先讓學生對文中的“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進行討論學習,了解藺相如、廉頗人物的性格特點。然后分若干個小組表演“負荊請罪”,最后選出最佳小組在全班表演。通過表演,學生不僅被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為重和不計個人丟失的言行所感動。更為廉頗知錯就改的精神贊嘆不已。從小組討論學習到學生表演,課堂氣氛非?;钴S,學生輕松愉快地、主動地學習,表演和說話等能力同時等到了段煉。
五、拓展思維,想象創新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的源泉。嚴格的說,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闭Z文教學是一門藝術。而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主動求新。如教學《去年的樹》一課之后,我出示一個話題:同學們想象一下,“烏鴉怎么找水喝的?”“找了哪些地方,又是怎樣東找找、西找找地找水的?”再體會心情: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說出了各種奇妙的答案。這樣一來,不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訓練了思維的靈活性,而且培養了他們的創造力,增強了是非感,這也是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形式。
六、啟發激情,引發激趣
新理念認為,教育的本質屬性是教師的價值引導和學生自主建構的辯證統一。教師作為引導者,要為學生設計適當的學習活動,激活進一步探究所需要的經驗,實現課程資源價值的超水平發揮。如教學《詹天佑》一課時,無論是在導語里還是在過渡語中,都一次又一次地出現“感動”兩字;無論是在穿插語中,還是在結束語里,都有“感動”兩字出現。導語:“這種為國分憂的精神,這種挺身而出的壯舉,怎能不讓今天的我們深深地感動。同學們,讓我再讀一次?!贝┎逭Z:請你告訴大家,是什么讓你感動?你愿意通過自己的朗讀將你的感受表達出來嗎?讓你從句中挑一個詞說明詹天佑為什么讓你感到,你會挑哪一個……,過渡語,同學們一起來讀這幾句話,你剛才讀這幾句話時,也曾感動過嗎?是什么讓你感動?誰來告訴大家,你也有感動的地方嗎?每次讀到這段,老師也很感動。現在請允許我通過朗讀來表達我心中的那份感動……。通過這些環節不僅輕松地學習了本課的知識,而且還感悟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的確,有的時候,教師不僅僅是在傳授知識,還引領學生在對文本的自我解讀中,感悟語言與人生。
?。ㄗ髡邌挝唬汉鲜〕5率卸Τ菂^浦沅實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