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代教育發展的趨勢正面向多學科綜合的方向發展,是向人的本性的回歸。因此,把“提倡學科綜合”作為音樂教育新理念既是音樂教育自身發展的要求,也是時代發展的要求。
關鍵詞:音樂教育;新課標;學科綜合
“新課標”中明確提出了“提倡學科綜合”的新理念,并闡述了“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不同領域之間的綜合,音樂與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藝術的綜合和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綜合等三大領域”。以審美教育為主旨的音樂教育之所以提倡“學科綜合”的理念,根本的重要意義在于“綜合”有利于引導學生以音樂為媒體去對自然、社會、人生進行感悟和思考,從而提高他們的音樂修養和綜合文化素養,讓音樂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盡可能的最大化。
一、音樂教育提倡學科綜合的必要性
著名音樂教育家趙宋光認為:人才素質的培養,藝術能力的培養,要靠四大器官綜合運用而形成的綜合心理結構。視覺器官與聽覺器官是接受信息的感官,體態活動器官與語言器官是輸出信息的器官,從進化階梯來講,這四大器官是人類身體進化程度最高的器官。四者在每個人身上都具有建造人類本質,獲得高度發展的潛在可能性。完善人格的建造要靠這四大器官,但這種可能性的實現要靠綜合運用。唯有通過教育,使四者互補整合,才能使人類的認知、情感、意志水平在中樞神經系統部位獲得高度發展。
我國藝術文化的傳統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書畫是一體,詩詞與音樂不分家,我們的說唱、戲曲,都是綜合的形式,我國的藝術門類長期以來是混生的、綜合的,這是我國早期的“樂教”就是“歌、詩、樂、舞”的綜合行為。《禮記. 樂記》中說:“故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說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這說明了古代藝術活動中的語言、歌唱和舞蹈的自然結合。
另外,我國中小學音樂課本的知識體系本身就是一門多學科綜合的教本。當代教育發展的趨勢正面向多學科綜合的方向發展,是向人的本性的回歸。因此,把“提倡學科綜合”作為音樂教育新理念既是音樂教育自身發展的要求,也是時代發展的要求。
二、音樂教育實施學科綜合的內容
音樂課的綜合決不是音樂、美術、戲劇、舞蹈四個學科的機械拼湊,而是以音樂為主體的、多學科的有機結合。具體地說,它主要包括以下三層含義:
1、 音樂學科中各個學習領域之間的綜合。新課標把音樂學習劃分為四個領域,即:感受與鑒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這四個領域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溝通、彼此強化的關系,這種綜合不但不會使音樂學科內涵減少,反而會強化音樂內涵。在音樂的各種表現要素之間,各種演唱、演奏技巧之間,音樂風格與流派之間都存在著聯系,內部間都可以進行綜合。教師可以把包括感受與鑒賞、表現創造音樂文化等在內的音樂教學的各方面內容充分結合起來進行教學。
2、音樂與其他學科間的綜合。音樂與其他藝術的結合,使得音樂藝術的形態更加多彩炫目。音樂藝術之所以要常常與其他門類藝術結合,是因為音樂藝術的形態在內容上相通的,音樂的內容具有情感的概括性,其他門類藝術的形象表現大都具有一定的個別性,需要相互補充,才能達到審美的滿足。比如音樂與美術、舞蹈、戲劇、文學、曲藝、影視、建筑、雕塑等的綜合。在與這些藝術門類綜合時,音樂始終是占主導地位的,音樂內容要向其他藝術門類拓展、延伸,以其開闊視野,而美術、舞蹈、戲劇等藝術內容則要加強對音樂內容的感受、體驗與認識。比如在欣賞《林肯肖像》時,為了讓學生能盡快地感受外來音樂文化,在用多媒體播放美國電影《音樂之聲》主題曲同時,同學們一起用英語跟唱,營造了一種異域的音樂文化氛圍。在欣賞第二部分時,則帶著學生一起做爵士樂律動。在欣賞第三部分時,播放有關林肯的錄像,聆聽林肯充滿激情的朗誦,并且自己用真摯的感情去朗誦,讓自己在“說”上體現的動情,在“唱”上體現的情深,在“奏”上體現的形象,在“演”上體現的逼真,給學生一個聽得著,看得見,體會和感受得到的情感境界,激發學生興趣盎然地感知、體驗、表現和創造音樂。
3、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之間的綜合。作為文化的載體,音樂承載著人類歷史歷代相襲的精神瑰寶和文化信息,音樂家們總是在某些社會條件下創作的,因此要解讀音樂作品中的精神,僅僅孤立地從音樂形式上分析音樂要素,是很難得到的。音樂與哲學、美學、歷史、地理、數學、物理等學科之間的綜合也是必然的。音樂與這些學科綜合時,音樂內容要向其他學科拓展、延伸,以提高某種理性認識;同時,其他學科的相關文化也可加深對音樂內容的感受、體驗、認識與理解,它們之間是一種互補、強化的關系。作為人類反映自然和社會現實生活,表現思想感情的一種方式,音樂與人文學科、自然學科之間并不存在一道天然的鴻溝,藝術與科學之間是完全可以溝通、交流、融合的。
綜合,是基礎教育的一個基本理念,它體現了現代教育的一種發展趨勢,是學科體系向學習領域的伸展。音樂教育的多學科綜合給基層音樂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綜合型音樂教師要具備深厚豐厚的文化知識,才能更好把音樂課講的形象、透徹、生動,從而激發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全面深入的學習。
參考文獻:
[1]章連啟.正確理解學科綜合[J].中國音樂教育報,2003(07).
[2]張巖泉.淺談中學音樂欣賞課與其他學科的綜合教學[J].知識經濟,2008(02).
(作者簡介:曹德軍(19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