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對大學生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而大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的重要保證。因此我們必須要研究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分析效果出現的原因,從而使整個社會和國家、學校、大學生自身可以從這些方面共同努力來解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好的效果,確保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社會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效果; 原因;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我國社會的經濟成分、就業方式、利益關系等日益多樣化,特別是人們的利益動機、欲望空前膨脹,多種文化交融碰撞,使大學生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負面影響。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幫助他們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抵御負面影響,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我們要做好這項工作不僅需要認識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取得的成果,更應該了解影響效果的原因。
一、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佳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和高校認真落實黨中央的要求,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主流積極、健康、向上。他們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堅決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高度認同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賴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充滿信心。①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沒有預期中理想,還有一部分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令人擔憂。由于部分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不感興趣,沒有把社會所要求的政治觀點、道德規范、思想觀念納入用自己的態度體系;即便他們已經內化了社會要求可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他們并沒有把社會要求外化為自己的思想政治行為表現和行為習慣。所以一些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思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乏、艱苦奮斗精神淡化、團結協作觀念較差、心理素質欠佳等問題。②
二、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沒有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
(一)社會原因
1.不良社會風氣和現實生活影響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展為思想政治教育創造了良好的經濟基礎和社會條件。但是市場經濟也有其負面影響,這種負面影響在思想道德領域里的主要表現是:一部分人共產主義理想、社會主義信念模糊,集體主義觀念淡薄,而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在滋長。這種價值觀、道德觀的混亂和扭曲,使一部分人唯利是圖,為了錢不顧一切,特別是一些領導干部他們中有些人或者非法侵吞國家財產,或者大搞權錢交易等等。有的學生認為既然領導干部都這樣干了,還要求我們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干什么,有什么用?而且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受到來源于各個方面的影響,特別是家庭方面。比如家在農村的大學生,父母辛苦的工作,仍然無力承擔子女讀書的費用,家人生病了也沒有錢看,這些大學生畢業后即使自己當初在學校里付出再多的努力也不一定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不良的社會風氣和現實生活的影響會使部分大學生思想想不通,進而對政府和社會產生不滿,出現了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負面情緒,不能正確接受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意義,片面地認為它就是"空對空"、"耍嘴皮"不具有什么實用效應。
2.社會未形成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雖然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一再地強調滲透原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與經濟工作、文化工作、管理工作等各方面的工作乃至日常生活等等結合起來進行,但從實際進展來看效果并不令人滿意。第一,盡管黨中央、國務院也多次提出,加強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大學生。可事實上因為宣傳力度不足以及現實社會的影響,社會民眾對這樣的提法仍舊置若罔聞,仍然輕德育重智育,"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號依然盛行。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家長特別強調讓子女學習技術培養能力,而忽視對子女的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進而忽略了子女的全面發展;第二,各級領導、各級部門只在口頭上賦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極高的地位,他們都聲稱會將思想政治教育放到重要位置,他們不僅強調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并且主張將它貫穿于一切工作之中。但事實上,這些只是口頭上的重視,形式上的存在。然而在具體的實踐中,許多部門、許多領導干部經常將思想政治教育放到本職工作之后,以相關工作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獨角戲”。
(二)學校原因
1.學校一些領導干部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視。由于一些高校的領導沒有樹立正確的政績觀,難以全面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仍然不自覺地重視科研、輕視教育教學,重視智育而輕視德育,不可避免地就忽視了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學校領導在安排課程上仍然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視為公共課,沒有將其放到必修課應有的位置,常常出現將思想政治理論課和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安排在各種專業課之外的垃圾時間。這會直接影響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積極性,這也使很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在整個學校的教學體系中的處境十分尷尬。現在學校的領導部門從思想到行動上都未擺正對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態度。因此學生更不可能在思想上重視起來,思想指導行動,思想跟不上,那么多么精彩的課堂也會有睡覺、看課外書的學生。
2.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脫離實際針對性不強。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化的時代,大學生的主體意識日益增強,信息來源十分廣泛,視野更加開闊,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信息來源的方面已經不占優勢了。特別是高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一些內容與變化了的現實不相符,出現了許多課程內容與現實脫節的現象,并且內容與中學的思想政治課存在許多重復的地方使學生感覺不到新意,特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更注重整齊劃一而忽視了學生的差異性;而且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的內容與現實也存在著某些不相適應,部分老師照本宣科,這使得善于思考敢于探索的大學生的求知、求新的愿望得不到滿足,教師對他們提出的有些問題也得不到圓滿的解釋。
3.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落后。與此同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落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承擔著傳載教育內容、實現教育目的使命。能否自覺選擇和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方法是能否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和任務的關鍵。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不會選擇和運用方法,不講方法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和任務就無從談起。③然而我們的教學方法大多仍保留在陳舊的單一的傳授方式上,過分依賴于以課堂灌輸,管理為主,把學生當做是消極被動的客體,消極接受教育影響的被教育者,而忽視了對他們情感需求、忽視了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大學生感覺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枯燥、無味,缺乏對它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效果不明顯。
總之,自2004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以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優秀的成績,同時仍然存在著不少的問題。面向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的要求,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既面臨著良好的機遇,又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從時代和歷史的高度,充分認識把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義。用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緊迫感,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切實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出更多德才兼備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注釋:
①②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N].人民日報,2004.
③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徐亞楠(1988.12-),女,江蘇南通人,碩士在讀, 華中師范大學政法學院,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