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論述了堅定理想與信念是從嚴治黨的關鍵,其措施是嚴肅黨紀,黨員領導干部是重點。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從嚴治黨
一九九一年九月,隨著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以鐮刀和錘子為標志的共產黨黨旗的落地, 全世界共產主義事業走向了低谷。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社會主義事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創。中國作為唯一的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大國,承受著國際國內的巨大壓力。如何讓中國共產黨中流砥柱般經受住驚濤駭浪的沖擊,經受住泰山壓頂般的考驗?中國共產黨在血與淚中反思。在此,筆者膚淺地認為從嚴治黨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
一、堅定理想與信念是關鍵
反省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筆者認為,這些國家共產黨長期執政以來,不與時俱進,從嚴治黨,思想僵化,不思進取, 貪圖享受,腐化墮落,脫離群眾,喪失民心是黨失去執政根基的關鍵。痛定思痛。因此,作為執政黨,黨員一是必須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定的理想信念是黨的事業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中國式的保爾吳運鋒說:“革命的理想不是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是一個人生命的動力,有了理想等于有了靈魂”。只有具備咬定革命的理想這座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才能千磨萬擊仍堅韌,烈火焚燒只等閑;才能像英勇的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一樣在常人無法想像的艱難困苦條件下,永遠保持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矢志不移、百折不繞、英勇獻身、無怨無悔。二是至死堅持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當今少數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放棄了入黨誓言,放棄了無產階級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致“黨證是騙到的,官帽是買來的,文憑是混來的,政績是編來的,金錢是要來的,交代是不情愿的,入獄是理所應當的。”他們完全背離了馬列主義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其身敗名裂是意料中的。因此,共產黨人一定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一定要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僅要在組織上入黨,更要在思想上入黨。只有這樣才能經受住各種考驗,始終堅信共產主義必勝的信念。三是要有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駕御全局的能力。毛澤東同志說: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馬列主義既是我們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論依據,又是我們黨各級領導干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所謂的理論基礎決不是生搬硬套馬列主義的個別詞句,而是運用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去分析研究工作中的具體情況,認識和發現他們的規律,以此克服工作中的盲目性、片面性、主觀性和表面性,從而做到實事求是地增強原則性、預見性、系統性、靈活性和創造性。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各種新問題、新情況和新矛盾層出不窮。因此,我們必須要真正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去分析、解決各種新問題、新情況和新矛盾。只有這樣,才可避免在糾正一種錯誤傾向的時候,防止另一種錯誤傾向的出現,努力在各種紛亂復雜環境中,始終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堅定性和純潔性。這就要求我們每個黨員,一定要牢牢記住毛澤東同志的諄諄教導:認真看書學習,弄通馬列主義。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不斷發現、處理改革開放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和新矛盾。各級領導干部千萬不能陷入事務主義的怪圈,被具體的業務、事務糾纏一身,而忽略了學習運用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與方法,從而喪失駕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和本領。
二、嚴肅黨紀是措施
黨的紀律是體現了黨的性質、綱領和宗旨等各項原則與制度的總和,是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嚴格遵守黨的紀律,提高黨員執行黨的紀律的自覺性,是從嚴治黨的基本前提。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少數黨員領導干部,放松了思想改造,放棄了理想信念,背離了入黨誓言,他們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當成為自己或小集團謀利的工具,大搞“權權交易”、“權錢交易”和“權色交易”。其所作所為極大地破壞了黨的紀律,敗壞了黨的聲譽,損傷了黨和人民群眾之間的血肉關系。因此,從毛澤東到胡錦濤等黨的歷任領袖,無不把從嚴治黨當成頭等大事,從劉青山、張子善到胡長清、陳克杰、陳希同、陳良宇等黨的高級領導干部的落馬,鐵的事實證明不管他們功勞多大、資歷多老、地位多高,只要違反了黨紀國法,必定會遭到黨紀和法律的嚴懲。
三、黨員領導干部是重點
黨員領導干部在黨的事業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黨員領導干部肩負著帶領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歷史重任。黨員領導干部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黨和人民的事業就會向前發展,反之則然。只有嚴格監督,嚴格管理,嚴肅黨紀,嚴明政紀,依法治黨,從嚴治黨,警鐘長鳴,殺一儆百,以儆效尤,黨員領導干部個人身上的私欲才會得以遏制;只有黨員領導干部堅持理想信念不動搖,才會自覺抵御各種欲望的誘惑。因此,從嚴治黨的重點是黨員領導干部。
總而言之,從嚴治黨必須要始終堅持全體黨員的理想信念;必須要始終堅持嚴肅黨的紀律;必須要始終堅持從黨員領導干部入手。只有這樣才能不重演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亡黨亡國的悲劇。中國共產黨才能永遠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永遠代表中國先進文化前進的方向,永遠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所以,從嚴治黨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
(作者簡介:李勤國(1971-),男,大專,貴州人,貴州鋼繩集團公司保衛處職工,王 樂(1960.7-),大專,男,河南新安人,貴州鋼繩(集團)公司保衛處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