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間融資是為滿足企業、居民家庭的生產生活需要或其他合法的特定目的的融資活動,它是游離于國家正規金融機構、金融市場之外的以資金籌借為主的融資活動。近年來,赤峰市民間借貸為解決赤峰市中小企業貸款難、活躍地方經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其存在的弊端也值得關注 。
民間借貸的緣由
銀行信貸滿足率低,為企業民間融資創造了較大的需求空間。由于中小企業貸款具有小、急、頻、險的特點,赤峰市中小企業戶均貸款額只有大企業的1%左右,貸款頻率是大企業的3~5倍。對于商業銀行來說,中小企業貸款管理成本高,風險高,但收益率并不高,不愿向中小企業發放貸款;而農村信用社受貸款規模限制,在多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中,流動性收緊,削弱了信貸投放能力,且貸款手續繁瑣,不能快速滿足中小企業的資金需要。因此,手續簡便快捷的民間借貸成為了中小企業不得已的選擇。從圖1看,赤峰市企業資金需求逐年增加,資金缺口不斷擴大,供需矛盾越來越突出,并且企業民間籌資已超過銀行貸款。
城鄉居民收入逐年增加,為民間融資提供了資金來源。2011年,赤峰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16元,同比增長16.4%;農牧民人均純收入6138元,同比增長22.5%,民間富余資金為企業提供融資成為了可能。
巨大的利差吸引了民間資金的參與。銀行存款盡管安全,但利息低,在目前通脹預期增強,甚至為負利率的前提下,并不是期望獲得高收益人群的首選,高利差的民間借貸就成為了較高收益的投資渠道。
擔保機制不健全,抵押擔保難,中小企業難以從正規金融機構取得貸款。一方面,擔保機構少,擔保企業實力差,企業難以借助擔保機構實施方便快捷的借貸活動;另一方面,金融機構貸款擔保仍然局限于保證、抵押、質押等傳統方式,擔保外延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
企業民間融資現狀
2011年末,赤峰市有企業9544戶,其中大型企業10戶,中小微型企業9534戶。為了解赤峰市企業民間借貸規模,選取了30戶企業進行了抽樣調查。抽樣的大型企業1戶,沒有民間融資行為。2012年一季度,29戶中小微型企業民間融資1825萬元。按全市中小微企業戶數粗略推算,赤峰市企業民間融資總額應該在60億元左右,占全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的9%。
企業民間融資的用途
樣本企業從民間融資的1825萬元中,用于流動資金的1107萬元,占60.66%;用于房地產投資的500萬元,占27.4%;用于設備廠房等固定資產投資或創辦新機構的188萬元,占10.3%。融資來源于個人的筆數占總筆數的92.86%,融資額1275萬元,占全部樣本的69.86%。
值得注意的是,建筑業和房地產業是融資需求較為集中的行業,受利益驅使,房地產業近年來擴張較快,成為資金需求的“低洼地帶”。在宏觀調控趨緊,銀行信貸資金在此領域受到壓縮的前提下,民間資金成為了其唯一選擇。
企業民間借貸的形式
一是企業間融資,主要是相互間有業務往來或具有關聯關系的企業間的借貸。個別實力雄厚的企業,除了憑自身信用向銀行貸款滿足自身需求外,還向相關企業或個人提供資金。二是企業向個人融資,主要表現為企業向內部職工集資和向社會公眾集資兩種,利率一般略高于銀行貸款利率。這類企業大都業績優、信譽好。三是個人向企業融資,主要是個人向寄賣行融資。期限很短,一般幾天至幾個月,利率高,個別存在非法融資活動,如高利貸及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存款、放貸等。此外,在房地產開發等個別行業,也存在個人(或通過他人)向實體投資現象,回報相對固定。
企業民間融資期限和利率
企業民間借貸受高成本、高風險制約,期限較短,最短僅一天,最長一年左右,長期借貸較少。2012年一季度,樣本企業民間融資1~6個月(含)借貸發生額475萬元,占16.03%;6~12個月(含)借貸發生額1162萬元,占63.67%;12個月以上188萬元,占10.3%。折合年利率為20.41%,約是銀行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的3倍。
金融機構利率定價機制中,借貸利率與借貸期限成正相關,但赤峰市企業民間融資并未完全遵從這一規律,如樣本企業中一家房地產企業以財產擔保向股東和內部職工融資,由于借貸雙方熟知情況且有擔保,所以一年期借貸利率較低。而期限在6個月(含)以下的民間融資,2012年一季度發生7筆,均無擔保,雖然期限短,但利率依然較高。
企業民間借貸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積極影響
一是優化資源配置。企業民間融資盤活了社會閑置資金,拓寬了居民投資渠道,緩解了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實現了企業規模擴張和效益的提高,促進了民營經濟的發展。二是補充正規金融的不足,緩解了銀行業貸款壓力。三是促進中小金融機構服務水平的提高。民間融資的活躍和發展必然與中小金融機構爭奪信貸市場,加大其經營壓力,因此會促進其改善服務,加大信貸營銷力度,提高競爭力。四是支持了生產、活躍了流通,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
負面影響
一是不利于國家產業政策的全面落實。如一些國家限制發展的產業,正規金融部門不貸或少貸。在利益驅動下,這些企業往往通過民間融資擴大生產經營,邊緣化國家信貸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近期,赤峰市民間融資有很大一部分就集中于國家嚴格調控的房地產業。二是干擾金融秩序,影響中央銀行宏觀調控效果。三是企業民間融資潛在風險。按規定,民間融資利率最高不得超過人民銀行發布的基準利率的4倍,但個別融資利率遠超此限。依靠高成本融資支撐的企業必須有高利潤回報才能維持正常的經營活動,否則長此將難以為繼。企業民間融資多采取信用無擔保方式,還要背負較高利息成本,一旦經營不善,將導致企業無力按時還本付息。例如:樣本企業共發生民間融資28筆,其中僅3筆有財產擔保,其余均為信用貸款(8筆已延期)。
如何對待企業民間借貸
民間融資的影響具有雙重性,既不能一棒子“打死”,也不能任其盲目發展。“十二五”規劃和《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都明確提出促進和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方針,為確立民間借貸的法律地位提供了政策依據。為此,要加大民間借貸管理力度,制定完善合理的民間借貸法規和辦法,正確引導民間借貸行為。
第一,政府應切實改善投資環境,鼓勵和引導民間融資行為,加快資本市場發展速度,積極為民間資金順利進入投資領域拓寬渠道。要加快民間融資立法步伐,將民間借貸納入法制化軌道和金融監管范圍,明確界定正當融資和非法融資的界限,通過法律手段使民間融資走上規范化的軌道。
第二,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積極擴大銀行信用。正規金融服務和民間借貸一般是此消彼長的關系,銀行要加強和改善金融服務,加大對地方經濟的信貸投入,盡力保障中小企業合理的資金需求。同時,要簡化貸款手續,縮短貸款時間。農村信用社要對中小企業在信用評級基礎上進行綜合授信,加大對其支持力度。同時,要嚴厲查處銀行信貸資金流入民間融資市場的行為,對擠占、挪用銀行信貸資金用于發放高息貸款的企業,要及時收回貸款,并給予一定期間不與再貸的限制。
第三,建立企業民間融資監測管理平臺,實現對資金流動性的監控和對貨幣政策實施效果的監測。主要監管企業對社會或企業內部的集資活動,重點監管通過民間融資中介組織進行的間接融資,對達到一定金額的民間融資實時備案,對備案的提供專業的金融方案和全面的法律保護,在國家宏觀政策做出重大調整或地方經濟運行中出現不穩定因素時,及時向企業發出風險提示和指導,以控制和減少風險,引導社會資金的理性投資,抑制民間融資無序發展。
第四,創新融資機制,鼓勵多種形式的金融創新,如成立民間投融資公司,為中小企業提供擔保,參與中小企業投資,吸收民間資本。成立之初,政府也可參股,其目的在于帶動民間投資,增強民營金融機構的信譽,使其經營與地方經濟發展結合起來,容納大量的民間閑置資金,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還可以發展私募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基金等專門風險基金,由專業基金經理甄別項目并對企業進行投資,在整合民間資金投資實體產業的同時,有效降低民間資本運營風險。
第五,加強小額貸款公司監管。目前,赤峰市小貸公司已有65家,大多數公司股本構成單一,且均設在城區。如果小貸公司規范運營,在金融監管到位的前提下,以擴股的形式吸收社會閑置資金,下調單股金額限制,增加股本構成,分散風險共擔責任,將吸收一定量的大額民間借貸資金,使之回歸到金融監管框架內,將增加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支持。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赤峰市中心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