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
據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產品中心(下稱:“中心”)統計,2012年7月份,全國89家商業銀行共發行2802款理財產品,其中非結構類產品為2679款,同比增長60.9%,環比上升4.8%;結構類產品為123款,同比增加39.8%,環比下降14.6%。參見圖1(注:文中全部數據來源于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產品中心,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數據存在誤差,加總可能不為100%,特此標注,下同)。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收益類型。7月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的占比出現明顯上升,保本、保息與非保本型產品的占比分別為22.4%、15.0%和62.6%。其中,非保本類產品占比上升4.6%,而保本類與保息類產品分別下降3.4%和1.2%。參見圖2。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投資幣種。7月份,商業銀行共發行人民幣類產品2580款,占比為90.0%,占比上升0.7%;外幣類產品合計為222款,分別為美元類、澳元類、港幣類、歐元類、英鎊類、日元類、加元類以及新西蘭元類,其占比分別為35.3%、21.0%、18.0%、16.8%、3.0%、3.0%、2.4%以及0.6%。可見,外幣投資的理財產品主要以美元、澳元、港幣以及歐元類為主,相比6月而言,美元、加元類以及新西蘭元類產品占比有所上升,澳元類、港幣類、英鎊類和日元類產品占比較6月下降,平均降幅為1.0%。參見圖3。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存續期限。3個月(含)以內的理財產品占比最大為54.1%,較6月上升0.7%;而1年(不含)以上產品占比最小,為6.5%,較6月下降0.3%。3個月至6個月(含)和6個月至12個月(含)這兩個投資區間所發產品的數量占比分別為24.1%和15.3%。從產品總體存續期限的統計上來看,商業銀行理財市場的產品存續期限平均為4.01個月,較6月延長0.12個月。參見圖4。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投資類型。普通類理財產品涉及債券貨幣市場類、組合資產管理類、外幣債券貨幣市場類及固定收益權類產品,前三大類型的占比分別為61.4%、31.6%與6.9%。債券貨幣市場類與組合資產管理類產品依然是普通類產品的主要投資類型,參見圖5。結構類理財產品的投資標的涉及股票市場、匯率市場、利率市場及商品市場,產品數量占比分別為22.2%、52.8%、19.4%及5.6%。
商業銀行所發售的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期限結構情況。2年期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水平最高,為5.85%;3天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水平最低,為3.03%。從環比表現來看,3個月(含)以下期限產品的預期最高收益率水平較6月不同程度上升,其中3天期限產品預期收益水平上升幅度最大,為63個BP(基點)。而6個月(含)以上期限產品的預期最高收益率水平較6月均有所下降,其中2年期限產品的預期收益水平下降幅度最為明顯,為393個BP。從利差水平來看,期限為3天產品的利差水平最高,為253個BP。7月產品的利差水平分化依舊明顯,其中3天、14天、1個月以及2個月產品的利差水平在200個BP以上,平均利差水平在237個BP左右。7天、3個月、6個月和2年期產品的利差水平在100BP到200BP之間,平均水平為153個BP,1年期限產品的利差水平最低,僅為87個BP。參見圖6。
理財產品的投資方向分析
普通類理財產品的投資方向分析。2012年7月份普通類銀行理財產品投資方向除了主要集中的債券貨幣市場類、組合資產管理類和外幣債券貨幣市場三大類之外,還有固定收益權類和信貸資產類
+lDhLx6KY14FrWdH79TcwQ==。債券貨幣市場類的發行數量仍居首位,除了組合資產管理和固定收益權類產品之外,其余各類產品數量較6月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占比方面,外幣債券貨幣市場類產品占比較6月上升2.8%,其余各類產品占比均有所下降,其中組合資產管理類產品占比下降較為明顯,下降1.8%。主要投資類型的環比表現情況為:債券貨幣市場類產品發行1544款,位居首位,環比下降10.9%,占比61.4%,下降2.3%;組合資產管理類產品發行967款,位居第二位,環比上升6.5%,占比31.6%,上升4.2%;外幣債券貨幣市場類產品發行157款,環比下降21.2%,占比6.9%,下降1.2%。固定收益權類產品發售11款,環比大幅下降78.6%,占比為0.2%,下降0.6%。參見圖5。
7月普通類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投資期限為115天,較6月延長4天,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4.31%,下降6個BP。從不同投資類型產品的期限收益結構來看,普通類理財產品中,固定收益權類產品的期限最長,產品預期收益率最高;債券貨幣市場類產品的投資期限最短,外幣債券貨幣市場類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最低。從環比表現來看,除外幣債券貨幣市場和組合資產管理類產品之外,各類產品的投資期限均不同程度縮短。預期最高收益率方面,組合資產管理類產品的預期最高收益率均有所上升,其余各期限均有所下降。詳細信息見表1。
結構類理財產品投資方向分析。2012年7月份結構類理財產品的資產類型比較豐富,資產主類涉及匯率類、股票類、利率類和商品類,占比分別為52.8%、22.2%、19.4%及5.6%;平均投資期限為128天、593天、174天和116天。7月沒有出現混合類產品。與6月相比,商品類產品占比大幅下降,股票類、匯率類和利率類產品占比微幅上漲。從發行銀行的角度看,共有五家中資銀行涉足結構類產品,分別是:北京銀行、渤海銀行、招商銀行和中國銀行,資產主類覆蓋利率、匯率和商品,未涉及股票類產品,且利率類和匯率類產品所占比重較大。從股票類產品掛鉤標的分布來看,7月掛鉤于境外指數的產品數量明顯上升,此外,還涉及金融、能源、汽車制造等行業。利率類產品的標的資產主要為美元LIBOR及SHIBOR。匯率掛鉤結構類產品的標的資產涉及:澳元兌港幣、澳元兌美元、美元兌港幣、美元兌人民幣、美元兌日元、歐元兌美元及新西蘭元兌美元匯率。商品類產品主要以黃金為掛鉤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