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認為提高歷史“小高考”過關率的動力源在于: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提高歷史課堂效率。
關鍵詞:歷史“小高考” 動力源 提高過關率
作為奮斗在一線的歷史教師,我經過三年的摸索、實踐、總結,認為提高歷史“小高考”過關率的動力源在于: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
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可利用的教學資源有哪些呢·如何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提高課堂效率呢·我總結以下兩點,以供分享借鑒。
一、考試說明
深入研究近幾年的考試說明,著重明確變化的、新增的考點,同時注意層次上的高低。復習時加以強調,設置相應的題目進行鞏固。比如2012年歷史考試說明中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增加了“理解分封制,了解宋朝分割宰相權力的舉措”兩個考點,復習時可以通過以兩個步驟來鞏固。
1.強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
理解分封制
?。?)對象:王室子弟、功臣、先代貴族。
?。?)諸侯的權利:在封國內享有世襲統治權。
?。?)諸侯的義務:定期朝貢,提供軍賦和力役。
?。?)作用: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但隨著諸侯國勢力的日益壯大,到西周后期,王權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壞。
2.根據考點等級要求設置習題進行鞏固
“封建社會”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國的。如圖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題可能是
A.分封制度 B.王位繼承制度
C.郡縣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二、歷年學業水平測試真題
一線歷史教師應認真研究歷年真題,做好以下工作:
通過研究歷年考題,分析各大題的題型,歸納實用的答題技巧,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
1.選擇題
考查學生對知識記憶的準確性和判斷、分析問題的能力。它的出題范圍很廣,歷史年代、事件、歷史人物、戰爭、著作、科技成就、名詞術語、歷史地圖、文物插圖等都可以編成選擇題進行考查。這就要求考生要踏實、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學基礎知識,提高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認識問題的能力。這是做好選擇題的基礎和前提。在具備這些前提條件之后,再輔之以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真正答好選擇題。單項選擇題分為最佳選擇題、否定型選擇題、因果型選擇題、比較型選擇題、材料型選擇題。解題技巧如下:
2.判斷題
判斷題是江蘇省學業水平測試(必修)的三大題型之一,在試卷中所占比重為10%。雖然這部分內容在試卷中所占的比重相對較小,但學生模棱兩可,失分現象比較嚴重。2007~2011年江蘇省學業水平測試的判斷題按錯誤類型進行歸類:張冠李戴型、用詞不當型、時空錯亂型、概念模糊型、顛倒黑白型、因果倒置型。
張冠李戴型:
例1.(2011·江蘇·31)清朝軍機處的設置使延續了兩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名存實亡,進一步加強了君主專制制度。
例2.(2007·江蘇·33)1917年11月(俄歷10月),俄國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了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羅曼諾夫王朝的統治被推翻,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了。
例3.(2010·江蘇·32)毛澤東先后發表了《新民主主義論》、《論人民民主專政》等文章,創造性地提出了符合中國國情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思想。
解析:明太祖廢丞相,權分六部,丞相制度被永遠廢棄;俄國二月革命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的統治;提出了符合中國國情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思想的是《井岡山的斗爭》、《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
3.主觀題
主觀題的關鍵是強化回答的準確性。我們要關注6年來非選擇題依然沒有考過的歷史內容,這些區域往往是主觀題考查的重點。如2012年江蘇歷史考試的第36題農耕時代的中國商業和商人的命運,與王朝的政策相關,考查了中國古代經濟史;第37題考查了中國向西方學習的思想解放史,這兩道主觀材料題的考查就填補了5年來這兩塊區域歷史知識點沒有考查的空白。如,歷史必修二2007-2011年一直沒有出大主觀題的是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1~4課、“中國土地制度與農業發展”主題)、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9、10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12、13課,鄧小平南巡講話20周年)、前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20、21課)。歷史必修三2007~2011年一直沒有出大主觀題的是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化、近代以來世界科學技術的歷史足跡、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學習西方”主題)和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的部分內容。
三、總結小高考試卷題目命制規律,復習時加以關注
下面結合2012年歷史小高考試卷規律以供2013年高二歷史小高考復習關注。近幾年江蘇歷史小高考歷史命題內容的取向大致相似,基本是按照考試說明的內容比例分布的。2012年歷史小高考試卷總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分值分布從題型來看:客觀題70分,主觀題30分。
從教材來看分值分布:必修一、二占有的分值要高于必修三,見下表:
每年考試說明里都沒有明文規定中外歷史的知識分布比例,但命題組內部已經形成一個不成文的慣用規則,中國史占有比重大。2011年歷史小高考總分100分,中國史68分占總分的68%,世界史32分占總分的32%,中國歷史占有的比重接近70%,2012年歷史小高考總分100分,中國史65分占總分的65%,世界史35分占總分的35%,這對2013年歷史復習有一定借鑒價值,具體見下表:
充分利用考試說明和歷年真題,提高課堂效率是提高“小高考”過關率的動力源。我們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希望總比失望多。一分耕耘未必就有一分收獲,但是不耕耘肯定沒有收獲。只要耕耘就一定有收獲,一分耕耘有可能不止一分收獲。師生要一起努力到最后一刻,創造“小高考”輝煌的成績,為戰勝高考增加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