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機械圖樣的識讀與繪制課程項目制教學改革進行了論述,從具體的案例和項目出發,從任務的布置、分組、訓練及自主學習等方面對分組教學的具體過程進行了論述,強調學生是課程教學的主體,課程內容要讓學生參與到課程教學中來,通過不同形式的能力訓練,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交流分享課程學習的快樂。
關鍵詞:高職機械圖樣的識讀與繪制 教學改革 分組教學 職業能力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類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能力要求大為提升,面向崗位,培養滿足企業對人才綜合職業能力的要求是社會賦予高等職業教育的使命。為此,近幾年來,全國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迅猛發展,通過教學方式的改革,不斷增強教學效果。我在高職教授機械圖樣的識讀與繪制課程已經有五年時間,對本課程的教改有自己的認識,下面我就將高職機械圖樣的識讀與繪制課程項目制教學改革過程進行論述。
一、課程設計
高職機械圖樣的識讀與繪制課程是機械類相關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通過對相關專業群畢業生就業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的分析,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設計思路,按照“調研需求→明確培養目標及崗位定位→確定典型工作任務→歸納行動領域→轉化學習領域課程”過程,構建課程體系。以相關專業群畢業生就業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機械圖樣的識讀與繪制為載體,對課程進行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
本課程設計遵循“技術先進、實用,理論必需、夠用”原則,注重課程的實用性、技能性和實踐性,以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為中心,以就業崗位所需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為依據,強調教學內容的針對性、應用性、實用性、技能性和先進性。通過項目訓練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掌握繪制工程圖的基礎理論并能識讀零件圖和裝配圖。通過學習培養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課程實施
(一)課程內容
本課程針對機械零部件的圖樣識讀與繪制這一典型工作任務,以源于企業、經過教學改造的典型零部件為載體,解構原有的理論與實踐課程體系,重構了體現機械零部件的圖樣識讀與繪制的工作過程性知識與技能體系的學習領域課程。在實際應用能力的應用上將零件圖的識讀與繪制分解到軸套類零件的識讀與繪制、盤蓋(輪盤)類零件的識讀與繪制、叉架類零件的識讀與繪制、箱體類零件的識讀與繪制四個學習情境中。通過重復訓練,強化零件圖的基本知識,零件圖的視圖選擇、零件圖的尺寸標注及零件圖上技術要求的標注和識讀等基礎內容。裝配圖的識讀與繪制的相關內容通過鉆模裝配圖的識讀與繪制和千斤頂裝配圖的識讀與繪制兩個學習情境加以訓練。
(二)工業案例
為滿足教學需要,貼近實際崗位,經過精心選擇,適當改造,設計了一套十個工業案例作為課程的教學載體,案例涵蓋了軸套類零件、盤蓋(輪盤)類零件、叉架類零件、箱體類零件四類典型零件的識讀和繪制及裝配圖的識讀和繪制。
這套工業案例來源于工業企業,為滿足教學需要經過適當改造,是課堂教學中的中心任務,實現“做中教”。通過對單個案例的詳盡剖析,在“我做你學”的過程中完成所承載的相應學習單元的知識點和技能的學習。
(三)授課方式
本課程的授課方式,宏觀方法是項目制工業案例教學,微觀方法是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估六步法教學方法。課程的安排分成三個環節:工業案例教學、課程項目制作和學習成果評價、交流與分享。
以工業案例為載體,采用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估六步法教學方法,完成授課內容,在講授過程中鼓勵學生自行分組研討完成課程項目;及時進行課程項目的評價,體現公平性;讓學生按時梳理完成課程項目的工作過程,通過交流討論,完成相關的項目訓練,并在過程中培養和鍛煉團隊合作精神。下面對分組教學進行具體介紹。
分組教學包含以下內容:
1.分組,可以是學生自行分組,也可以是老師按任務需要事先分組,分組后選出小組長;這個分組類似企業項目研發的項目小組,選出的小組長充當項目負責人的角色,不僅掌控小組學習的節奏,而且合理分工小組成員的任務,通過不同的分工與合作,培養小組團隊合作能力。
2.任務布置,任務可以是具體的零件圖或裝配圖的繪制,也可以是對教學內容的互動學習。考慮到教學內容與課時等因素,如果任務是具體的教學內容與實訓相結合,就可將教學內容部分的任務布置在課前,如果是具體的零件繪制,教師就可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選取與內容相關的零件實物或教具,讓學生根據已學的知識,結合該零件在裝配體中的位置和作用,對零件進行視圖表達與結構形狀分析及尺寸分析,最后繪制零件圖。通過任務的布置,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表達能力、綜合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培養和訓練學生的職業能力。
3.分組討論,學生可按照老師給出的問題引導討論相關內容,確定本組的討論結果并形成小組意見。
4.成果展示,成果展示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成果展示環節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最常用的形式是每個小組將自己小組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在畫板上,同學們通過參觀展板展示,發現各組作品的優缺點,在各小組間評價任務的完成情況。
5.教師講評,老師結合同學們給出的評價,具體講評展示的每幅圖紙的優、缺點,引出本次教學的核心內容,結合同學們的錯誤進行針對性的講解。
6.成果評價,成果評價是指量化評價學生小組學習形成的內容。成果評價既包括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又包括學生之間的評價,通過形式多樣的評價,加強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與掌握。
分組教學的關鍵是教學內容的選擇與組織,內容要貼近學生的實習崗位,并體現課程的核心內容。內容可以是教材上的,也可以是根據課程項目編寫的活頁講義,內容要強調機械圖樣的規范性、完整性和統一性,通過訓練,積累有用的工程經驗,增強學生課程學習的自信心,體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為高質量完成后期相關項目打下基礎。
其次在分組教學中要體現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老師將課程內容的關鍵點以問題的形式讓同學們加以討論,通過問題導向法引導學生討論。在分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參與到學生討論的整個過程中,傾聽學生的討論,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
(四)活頁講義
活頁講義是根據《課程標準》設計項目編寫的,內容為學生在相關案例學習后在老師的指導下要求自主完成的課程項目,課程項目強調機械圖樣的規范性、完整性和統一性,通過訓練,積累有用的工程經驗,增強課程學習的自信心,體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為高質量完成后期項目打下基礎。
整個課程還要配以必要的實訓內容,通過動手練習,加深學習印象。
課程改革是永恒的,我們秉承“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信條,每次課程實施過程的完成就是下一個改進的開始,改進可以是課程設計上的改進、工業案例的更新、課程項目的調整,還可以是教學方法和態度的改進。一切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參與課程建設,讓每一個學生都在本課程的學習中有最大的收獲。
參考文獻:
[1]姜大源.學科體系的解構與行動體系的重構——職業教育課程內容序化的教育學解讀[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7):53-57.
[2]劉寶.職業教育項目課程研究綜述[J].職業技術教育,2010,(2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