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學數學新課程教學改革的開展,為了讓學生更直觀、更全面地獲取知識,充分發揮他們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中學數學教學改革的深入,將是中學數學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一項艱巨的任務。雖然信息技術對中學數學新改課的有利之處是大家應該借鑒和學習的,但不能忽視它的負面作用。
一、信息技術有利于中學數學新課改
1.信息技術能促進課堂教學的直觀演示性。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通過黑板、教具模型等媒體展示的各種信息,學生有時難以理解。而現在可以將這些信息用計算機加工成文字、圖形、影像等資料,并進行相應的處理,再將這些資料組合起來,運用于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將計算機與大屏幕投影、電影機連接起來,也可以在網絡計算機教室中進行。這些方式可以促進課堂教學的直觀演示性,加深學生的理解。
2.信息技術能培養師生自主的探索式學習。
在信息技術環境下,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合作學習,以共同解決問題、培養能力為目的思想深入人心。問題是數學發展的動力,現代數學教育更是強調要進行“問題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鍛煉思維、提高研究應用能力。例如,利用幾何畫板講橢圓的定義。打開幾何畫板,作一個圓心為A的圓,在圓內任取不同于A的點B,在圓上取一點C,連接線段AC、BC,作線段BC的中垂線交AC于點P,連接PB,引導學生發現|PA|+|PB|=|CA|,即圓的半徑,且大于|AB|。然后讓學生操作電腦拖動點C在圓上運動,得到P的軌跡——橢圓。啟發學生得到橢圓的第一定義。再進行發散思維訓練:當點B在圓上、圓外時,點P的軌跡是什么圖形·這樣進行教學設計,讓學生自己在動態變化中觀察靜態圖形的變化規律,通過交流、討論,最終得到問題的解答。甚至有時遇到一些問題,其有些解法是教師在備課當中也沒有想到的,如果借助信息技術輔助手段,就會得到更多的啟示,對教師和學生都有很大的幫助。
3.信息技術能有效地讓學生進行復習和自我評價。
利用一些輔導軟件讓學生鞏固已經學過的知識和技能,比方說一些教學課件和試題庫等。這樣學生可以根據某些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進行知識的再現,發現問題,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再學習。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一些試題的練習,知道自己還有哪方面的知識掌握的不夠好,從而進一步加深、鞏固。
4.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學習。
隨著網絡的普遍使用,我們知道它是一個擁有信息最豐富、交流信息最為快捷的媒體。這樣學校可以給學生提供上網的機會,讓他們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比方說利用E-mail或BBS與更多的同學和教師進行討論,這將更有利于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性學習。
二、信息技術在中學數學新課改中的應用有著深遠的意義
1.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要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有一個很有效的途徑,就是再現數學知識的發現過程,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上猜想結論,發現定理,從而提高創新能力,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增強自信心,也有助于鍛煉學生克服困難、探求知識的毅力。例如在講解幾何內容時就通過課件《奇妙的坐標系》向學生展示了坐標系的誕生、完善及應用歷程,使數學教學過程成為了再創造、再發現的過程。
2.更有利于創設發現問題的情境,激發興趣。
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為學生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增設疑問,巧設懸念,激發學生獲取知識的求知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生動腦動手的活動中,便于系統知識的吸收和消化。
例如,在教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時,開始以百萬富翁與“指數爆炸”的故事引入。韋伯與百萬富翁杰米訂了一份合同,他將在一個月中每天給杰米10萬元,而杰米第一天只需給他一分錢,第二天給他二分錢,以后每天給他的錢數是前一天的兩倍。在教師的引導下,同學們得出了計算杰米所賺到錢的計算具體公式:1+2+22+…+2n,經過計算發現韋伯總共給杰米300萬元,而杰米卻要給韋伯約10737418.23元。同學們在驚奇和興奮的同時,知道了在對待數學問題時,直覺是不可靠的,只有進行科學的計算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3.更有利于實現互感,化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突破教學難點。
數學與其他科目相比較抽象,再加上有些內容的傳統教學手段不得力,所以某些內容對于學生而言比較難掌握,這就形成教學難點。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某些教學重點、難點的教學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計算機輔助教學進入課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尤其計算機能進行動態的演示,可處理其他教學方法難以處理的問題,并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增強他們的直觀印象,這就為教師解決教學難點,突破教學重點提供了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三、信息技術在中學數學新課程改中應注意的問題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我們在感慨現代教育技術給數學所帶來的種種益處的同時,不能不注意它的負面影響。
1.影響師生情感交流。
“情感能左右注意力對智力活動的引導,能影響對輸入信息的反應”。教學過程同時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而在多媒體教室上課,由于教師要求操作各種機器設備,且教學內容大部分是由機器呈現,客觀上減少了師生間的直接交流,再加上光線等原因,學生的情感體驗也就易被忽視。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因此,在利用多媒體教學時,更要注重教學設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需要,盡量創造機會使學生獲得成就感,要設法幫助學生排除心理障礙,提高自學能力,樹立信心。
2.警惕認知交流中的“多媒體霸權”。
由于缺少合適的網絡課件和工具平臺,缺乏專家和相關的理論指導,易導致教師的精神被多媒體所操縱,學生的思維被多媒體所束縛,師生共同成為被多媒體牽著鼻子走的人。因此教師必須加強現代教育理論、現代計算機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和探索,轉變教育理念,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不要讓媒體成為輔助教師向學生灌輸的工具,教材成為灌輸的內容。
3.影響學生身心健康。
由于多媒體教室光線昏暗,加之長時間盯看投影屏幕,學生易產生頭暈、眼睛疲勞等不適感覺,時間長了就會導致注意力分散,甚至影響身心健康。因此,利用多媒體教學必須注意適時、適度等原則。要考慮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從有利于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快地構建新的認知結構;有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等角度考慮,當用則用,不當用則不用。
當然,雖然現代信息技術在中學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有很多優勢,但也有一些不足之處。而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發生、發展的過程,只要我們及早發現不足和偏差,充分把握好兩者之間的整合,就更有利于其在中學數學教學改革中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