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史文化的研究與利用,能夠反映一所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情況。校史是高校的重要資源,作者闡述了高校校史文化研究的意義;如何挖掘、利用好校史資源,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如何發揮校史文化在大學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關鍵詞:校史文化 校史文化研究 校風
校史是校園文化變化發展的歷史過程,是學校建立、發展和變遷的過程,是反映師生員工創新校園文化的過程。它不是一種靜態的文化,而是一種縱向發展的文化,是高校先進文化的載體。校史研究是站在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高度看學校,從學校建立發展的時代背景出發,讓師生員工充分認識學校發展過程,感受學校的歷史底蘊,發揮校史的文化教育功能,對于促進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培養學生的愛校、愛國情結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校史文化研究的重要意義
校史研究的作用,能使高校教育工作者較好地把握教育規律,自覺地遵循教育規律,進行教育教學改革。[1]隨著高校的不斷發展,其自身所形成的高校文化也在不斷發展,并且隨著時代變遷,文化底蘊不斷加深,文化內涵不斷擴寬,文化內容不斷豐富,從而形成了具有強大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文化核心。通過校史研究,還能挖掘出校史中蘊藏的大學文化精神。事實上,凡是有幾十年乃至上百年辦學歷史的高校,必然有著獨特的大學文化,有著對大學精神的理解。作為大學優良傳統的重要部分,大學精神凸顯大學的形象和特色,是穩定大學風格的支撐力量,是大學歷久彌新的動力。校史研究的重要價值之一就是文化價值,從歷史的留存中傳承文化,展示、傳播、傳承和創新大學精神,進而推動大學文化不斷發展。
二、校史文化研究——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明日的輝煌來自于今日的積淀,校史研究對于尊重歷史規律,吸取歷史經驗,確定科學的實事求是的發展定位具有重要的作用。校史研究應做到兩個結合:
1.校史研究與資料收集、整理相結合。資料的收集、整理本身就是研究的過程,研究的結果反過來有助于校史資料的科學管理與挖掘利用。校史研究的內容可包括校史資料研究、學校發展規律研究、學校傳統文化研究等多方面,應通過研究學校發展史,總結學校在不同發展歷程中出現的具有奉獻敬業精神和高尚的職業道德的名師事跡,深入挖掘學校的核心價值觀。
2.校史研究與決策信息服務相結合。科學決策的過程也是信息搜集、分析的過程。領導決策中的一部分內容就是研究制定學校總體工作以及各項工作的發展規劃與實施方案。以史為鑒,可以把對校史的研究與對現實的分析相結合,貫穿于決策信息服務的全過程。
三、充分發揮校史文化的教育功能
(一)修建校史館,傳承高校歷史
校史館記錄的是學校的創設、變遷、發展的經歷,內容涵蓋了學校發展過程中教學、育人、科研、服務社會等諸多方面的珍貴資料,記載了師生員工不同層面的活動,其內容翔實、記敘生動,完美地展現了學校的成長,是學校最寶貴的歷史檔案,是校園文化的溯源和載體,知史可以明鑒,治國如此,治校亦如此。大學的發展離不開文化底蘊的積淀,校史館的存在彰顯了學校的文化韻味,留存的大量影音資料生動而真實地豐富了學校的歷史積淀。利用校史館對新教職工、新生進行校史教育,使其了解學校的豐厚歷史與辦學成就,培養對學校的認同意識與責任意識。
(二)以校史文化為核心,開展校史教育
校史文化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直觀性、親切感、易接受等特色可以在學校建設中起到巨大的教育作用和強大的凝聚功能。展示、學習校史資料,有利于弘揚辦學傳統,凝聚全校人心,傳承學校文化,提升人文精神。了解學校歷史和校情,使師生充分認識到學校的辦學風格和理念,增強認同感和主人翁意識,激發師生的愛校情感、認同意識、責任意識與使命意識,塑造健康向上、和諧進取、科學發展的校園生態環境。
(三)以史育人,用長期形成的以校風為中心的校園文化傳統熏陶教育感化激勵師生
校風是高校經過長時間積累、選擇、凝練、發展而形成的精神產物,是師生共認的價值觀、行為準則、思想作風與學風的集中體現。校風具有一種文化促進的力量,用一句形象的話來說:如鹽溶于水一樣地溶解在大多數師生的教學活動與日常生活中而又代代相傳。一個新學生進入學校,經過一段時間熏陶就會感受到這樣一種氛圍、風尚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文化環境與精神氛圍,蘊含著教育目的,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個體發展,特別影響著學生的價值取向、思想品德的形成以及生活方式的選擇。
(四)宣傳校友典范,樹立學習榜樣
每個高校都有很多杰出校友,對于各高校來說,分布于各行各業的校友們,是一個與社會有密切聯系、對母校有特殊感情的群體,是一個非常珍貴的資源寶庫,是學校發展中完全可以依賴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要充分發揮優秀校友在校史教育中的獨特作用,使校史教育更加鮮活、更加豐富、更加有活力。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校友的成材事跡,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對在校大學生而言,校友是學長,是不在編的老師。校友的創業歷程、社會閱歷、人生體驗等是在校大學生的極好教材。同時校友們的先進事跡在社會上有一定的影響力,大力宣傳,激勵在校大學生以他們為榜樣,積極進取,樹立“今天我以母校為榮,明天母校以我為榮”的信念,利于學校更好地培養高素質人才,對校友本身也是一個鼓舞。
事實上,高校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的歷史文化基礎之上的,“對校史的研究不是簡單的回顧歷史,而是為了認識、了解過去、妥善地利用過去,在歷史積淀的基礎上構筑未來大廈、更好地走向未來”[2]。這說明,校史研究不但有助于更好地認識和領悟大學文化、大學精神,還有助于發揚大學的優良傳統,并在此基礎上實現與時代對接的更新和超越,從而使大學精神既不至于在多元沖擊中被丟棄,又能更好地應對現在與未來。
參考文獻:
[1]付春梅,梁敬芝,萬靜.淺談我國高校校史研究發展趨勢——以中國人民大學校史研究為例[J].中國高教研究,2009(03).
[2]王曉峰,陳均.校史研究:尋求大學的主體精神[J].蘭臺世界,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