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要精心設計每一節課,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語文。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不但學習效率高,而且可以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進而取得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學生比較容易對那些直觀、形象、鮮明的內容感興趣,所以如果單靠老師單調、枯燥的描述或講解,讓他們很快就記住一些知識結論會很難,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老師還要經常用充滿關愛的、激勵性的語言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習成為學生獲得情感體驗、自我認識升華和慢慢成長的過程。
關鍵詞:語文學習 師生關系 多媒體 激勵性語言
現在越來越多的老師抱怨說:“當老師難啊!當語文老師更難,尤其是當一個小學的語文老師更是難上加難!”為什么呢·因為我們的學生沒有很強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記憶能力……所以這就要求我們絞盡腦汁,用盡心思,巧妙地設計好每一節課,讓他們輕松愉快地學習,但又有很多的收獲。根據我的教育教學經驗,談一些具體做法。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前蘇聯教育家別利欽科說過:“跨進教室門就要記住,您是一堂課的締造者,要是心理狀態不佳,不相信自己的創造能力,就會使一堂課黯然失色,沒有生氣。”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景:上課鈴響了,許多學生氣喘吁吁跑進進教室,當老師則怒目圓睜地看著這一切,壓制不住心中的怒火,對學生劈頭蓋臉一番訓斥。學生心里很害怕,教師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靜,課堂氣氛就會變得壓抑、可怕。所以教師一定要善于調整自己的情緒,以一顆寬容、理解的心對待學生,通過感情投資,慢慢地學生就覺得這個老師和藹可親,能夠理解關心他們,喜歡他們,漸漸地消除心理壓力,敢于在課堂上大膽地表現自己,暢所欲言,更會很輕松、愉快地參與學習。學生一旦對某個老師感興趣,自然也會對他所教學科感興趣了,注意力就會高度集中。那么學習也不再是一種負擔,而變成了一件快樂的事情。這樣,不但學習效率高,而且可以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進而取得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
2.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學生比較容易對那些直觀、形象、鮮明的內容感興趣,所以如果單靠老師單調、枯燥的描述或講解,讓他們很快就記住一些知識結論很難,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借助多媒體這些現代化的直觀教具激發他們的興趣,使那些復雜的內容簡單化、通俗化;抽象的內容具體化;靜態的內容動態化……這樣就比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我們在上《蘇州園林》時,其實大家都沒去過蘇州,也不知道園林究竟是什么樣的,那這個時候就可以先讓學生通過幻燈片觀看蘇州園林的風光,對這些景物有一個更加直觀的了解,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那么自然也就對蘇州園林的構造、特點有了濃厚的興趣。
比如,在學習文言文中的“走”字的時候,我們可以用一條寬廣的大路為背景畫面,然后一個奔跑的人出現在大屏幕上。讓學生進行觀察:畫面展示的是一個( )的人。這個人( )。他跑得( )。接下來展示一個幻燈片——“走”的字理,讓學生們了解字的本源,加深對字的理解,既形象又生動,并加以解說:古人說“走”就是跑的意思。“兒童疾走追黃蝶”就是這個意思,后來才單指步行。這樣一來學生就會覺得很新鮮,興趣很快就被調動起來,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以愉快的心情參與教學活動,使教學產生更大的效益。學生不僅很快掌握了文字的古義和今義,而且對漢字的詞義演變規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對今后學習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3.樹立并增強學生的自信,多多鼓勵和表揚。
教師要經常運用充滿關愛的激勵性的語言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因為他們都比較天真、可愛、單純、愛聽好話,只要教師一表揚,就會立馬精神頭十足,洋溢著掩飾不住的喜悅,從中得到心理上的滿足。一旦受批評了,就會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萎靡不振,浮想聯翩,上課容易走神兒,而且很容易產生自卑。因此,教學中,我們應當多多鼓勵他們,表揚他們,即使是錯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經常使用一些激勵性的語言:對低年級的小朋友說:“寶貝兒,真聰明!”“親愛的,你真棒!”“×××,你又進步了,老師真為你高興!”……對高年級的學生,則說:“你很有創意!”“我欣賞你!”“你真令我刮目相看!”等等。但是教師的表揚也要經常地發生變化,不能夠一成不變,就那幾個表揚詞,這樣學生很容易就會疲憊厭倦了。我們要讓孩子們不斷有驚喜、成功的感覺。“人逢喜事精神爽”——帶著愉悅的心情,記憶力也就好。最感興趣的事是“不思量,自難忘”的,那么學習效果當然也會更好。
孩子們都是天真的、活潑的,如果能夠經常地積極地給予表揚鼓勵,他們都還是非常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語文課不應是那種死板的,只強調學生認字、學習語法的課堂灌輸,更應該是學生獲得情感體驗、自我認識升華和慢慢成長進步的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