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提煉出對復習課教學地位的認識,然后在此基礎上給出功能定位,最后將其應用于教學實踐。
關鍵詞:復習課 初中數學教學 功能定位 實踐
在探討初中數學教學模式時,教師們似乎對復習課關注的并不多。從現有文獻中不難發現,同行往往聚焦于新課教學方面。對此,筆者想說,應重視復習課在教學中的功能。之所以強調這一點,可歸因于:(1)“溫故而知新”的古訓讓我們知道,定期復習在于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好鋪墊;(2)新課改目標所要求的綜合應用能力培養,需要借助復習課來實現。由此,本文的議題就顯得十分必要。
基于傳統視角來看待復習課,也許傾向于通過習題練習來完成。實則不然,若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單靠題海戰術是不可能達到預期效果的。實踐表明,唯有將“查漏補缺”引入到對已學知識的鞏固中,才能有效推動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
本文首先提煉出對復習課教學地位的認識,然后在此基礎上給出功能定位,最后將其應用于教學實踐。
一、對復習課教學地位的認識
在課程計劃中復習課屬于獨立的教學環節而存在,且一般在一章內容結束后來實施。由此,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認識復習課教學的地位。
(一)承上啟下方面
在現行初中數學教學體例中,相同版塊內的章節之間形成了前后連貫的邏輯關系,如在“全等三角形”與“軸對稱”章節之間。這樣一來,在引入獨立的復習課環節后,教師可帶領學生對已學知識逐一進行梳理,并在問題導向下啟發學生對新知識展開聯想。不難看出,這體現出了復習課的鋪墊作用。
(二)優化整合方面
任何章節都有重、難點知識,這也是教學大綱所要求著重強化的知識點。在遵循教學質量的過程控制下,教師就應建立起“新知識講授—學習效果反饋—學習效果鞏固”的教學循環路徑。而復習課就為該路徑的實施提供了有效平臺。可見,這就體現了復習課的完善知識結構的作用。
(三)全面推進方面
在新課程標準指向下,初中數學教學不應只是機械地向學生傳遞知識,還應構建起他們將知識運用于生活實踐中的能力。關乎這種能力的培養固然可以在新知識的講授中來完成,但數學知識特有的邏輯性和嚴密性將使教師難以適從。由此,獨立的復習課教學就能滿足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需要。因此,這里的作用可界定為知識綜合應用的推進。
以上三個方面的認識,就為下文的功能定位提供了切入點。
二、認識基礎上的功能定位
遵循以上論述邏輯,即與三個方面建立起一一對應關系。以下,將從三個方面進行定位。
(一)整理知識
“溫故而知新”的古訓便總結出了整理知識的目的,即將已學數學知識進行梳理,并在遵從邏輯關聯性的基礎上形成整體認知。之所以此時才能建立整體認知,與數學知識的階段性傳授是分不開的。可見,新知識的教學并無法形成學生對該章節的整體認知,唯有通過讓學生在復習階段對各知識點進行比較和把握,才能實現該章節的教學目標。
(二)重點攻關
重點攻關與查漏補缺具有相似的目的,只是這里重pZQbF6SfjUHKF+QDYzoB0Q==點攻關的對象是本環節的難點和重點,也許并不是學生還未掌握的內容。重點攻關的對象應從兩個方面來尋找:(1)教學大綱所規定的重、難點上;(2)教學實踐中從學生方面所反饋的信息上。此時,就可以在其中給予著重講授。
(三)綜合提高
這里的綜合提高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理解:(1)整體層面;(2)局部層面。整體層面是指:將初中數學課程作為整體來看待,通過復習教學使學生對教材知識點進行更加牢固的掌握,提升他們的知識綜合應用能力(包括應試能力)。局部層面則指:通過章節的復習教學,促使學生能融會貫通所學知識點,便于與新知識點建立起思維上的邏輯連貫性。
三、在教學中的實踐
以“三角形”章節為例,以下從三個環節討論在復習課教學中的實踐問題。
(一)問題導入環節
從本文前面部分的論述可知,這里已經拋棄了傳統題海戰術模式,而是以查漏補缺、鞏固提高為主線。因此,在結合目前所提出的主體性教育理念,首先應通過問題導向來促使學生自主復習。針對三角形章節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可以結合生產、生活經驗提煉出若干問題,使學生圍繞著問題解決來進行復習。這樣,就為知識的綜合運用提供了起點。
(二)小組聯動環節
為了增強學生的參與度,可引入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實踐表明,這種形式能激發出學生對知識綜合運用的熱情,并能通過平等交流提升部分學習吃力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此時,教師應在各小組間走動、傾聽,其目的在于獲取他們在知識運用上的薄弱信息。這就為精講提供了素材。
(三)教師精講環節
教師精講環節所起到的功能與重點攻關相對應,且處于完善知識結構的地位。這就意味著,教師應圍繞著前期所獲取的小組信息,并以章節重、難點為基礎,強化學生對三角形性質的把握和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四)課堂反饋環節
課堂反饋是任何教學模式都應保留的環節,這里可以就開始所提出的問題,在課堂上通過抽問、小組推薦代表回答的形式來實施。
以上便構成筆者對文章主題的討論。盡管本文是以初中數學為考察對象的,但文中的結論在一定程度上也適用于其他課程的教學。
四、結語
初中數學復習課的功能定位包括:整理知識、重點攻關和綜合提高等三個方面。在實施過程中,應建立在問題導向、小組聯動、教師精講、課堂反饋的基礎之上。唯有這樣,才能充分利用好有限的復習課教學環節。
參考文獻:
[1]劉永明.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模式初探[J].商情,2012(16).
[2]彭穎芝.淺談如何上好初中數學復習課[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2(9).
[3]王曉玉.高效源于定位——對初中數學復習課的思考與實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