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從高職高專英語聽力教學特點及存在的問題出發,以任務型教學法作為理論基礎,探討了任務型教學法在高職高專英語聽力課堂中的應用,從而達到優化聽力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聽力水平的目的。
關鍵詞: 任務型教學 高職英語 英語聽力
一、高職高專英語聽力教學的特點和存在問題
高職高專學生的英語基礎差,聽力相對更加薄弱。詞匯量小,發音不標準,聽力反應速度跟不上,加之文化背景知識缺乏等,都構成了學生對聽力材料的隔膜,使學生對聽力缺乏信心和興趣,上課時只能被動地聽。學生的薄弱基礎和消極心態給聽力教學帶來很大挑戰,使之很難產生理想的教學效果。長期以來傳統的教學模式不但沒有緩解這種狀況,反而使之產生了惡性循環。在目前的聽力教學中,聽力課常常被簡化成:(1)教師講解聽力材料中將出現的生詞和短語;(2)教師播放聽力材料,學生完成相應的練習,通常為選擇題或填空題;(3)教師核對標準答案并講解重點和難點,必要時重復播放錄音,直至學生聽懂。聽力課變成了純粹地考核英語聽力水平,而不是如何通過聽提高學生英語聽力理解的技能和應用技能。聽力課的主要目標并不只是應付考試。重復播放錄音直到學生聽懂,會使學生養成聽音時消極依賴的思想及注意力不集中、被動地聽的壞習慣,這違背了聽力本身的特征,違背了聽力訓練的客觀規律。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傳統教學模式嚴重脫離了實際,不能適應社會對高職高專人才的需求。教師不僅要為學生傳授語言和知識,更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在做中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性、交際性和創造性,引導其真正參與課堂交流與互動活動中,提高英語水平與交流能力。在這種背景要求下,聽力課堂中采用任務型教學就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二、任務型教學法
任務型教學法是從20世紀80年代逐漸發展起來,廣為應用語言學家和外語教學實踐者認可并接受的一種外語教學方法,也是教育部所推薦和提倡的外語教學法。
任務型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通過引導語言學習者在課堂上完成任務來進行的教學。這種語言教學方法強調“在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是交際教學法的發展。任務型教學法以任務組織教學,在任務的履行過程中,以參與、體驗、互動、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習者自身的認知能力,調動已有的目的語資源,在實踐中感知、認識、應用目的語,在“干”中學,“用”中學,體現了較為先進的教學理念,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有效的教學方法。
近年來,這種“用語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學理論逐漸引入我國的基礎英語課堂教學,是外語課程教學改革的一個走向。該理論認為:掌握語言大多是在活動中使用語言的結果,而不是單純訓練語言技能和學習語言知識的結果。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圍繞特定的交際和語言項目,設計出具體的、可操作的任務,學生通過表達、溝通、交涉、解釋、詢問等各種語言活動形式完成任務,以達到學習和掌握語言的目的。任務型教學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種教學法的優點而形成的,它和其他教學法并不排斥。
三、任務型教學法在高職高專英語聽力中的應用
(一)任務型聽力教學的三個環節
任務型聽力教學課堂一般分為三步:前任務(Pre-task)、任務環(Task Circle)、語言焦點(Language Focus)。概括地說,就是聽前任務、聽中任務和聽后任務。聽前任務屬于熱身環節,要求教師呈現任務,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給學生看些簡短的閱讀材料、圖片或視頻,向學生介紹一些相關的背景知識,并以此呈現出與教學主題相關的詞匯、短語和常見表達方式,進而引導學生進行適當的技能訓練。聽中任務是實施任務型聽力課堂教學的核心部分。該環節要求教師設計多個豐富多彩的任務,讓學生以個人、結對或小組形式完成。任務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筆頭完成的。任務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聽錄音對事件排列順序,聽內容羅列有關實事,聽指令畫圖等。聽后任務是對學生完成任務的鞏固和評價階段。在完成小組匯報和任務評價之后,教師可對語言點進行總結,并展開一些諸如情景對話、角色扮演等拓展性練習,以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體會聽力材料在真實生活中的應用,提高語言應用能力。任務型教學的三個環節是層層遞進、相輔相成的,任何一個環節的缺失都可能影響教學的效果。
(二)任務型聽力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高職英語聽力教學中聽力任務的設計一定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基礎和水平,問題設計要由易到難,呈現難度梯度,使其glW4xbF8mDHsSA1vhvYXxNEruwoFy8SjzsCs2veyBJw=通過努力完成任務。材料的選擇要盡量貼近學生的生活,這樣才能使學生學習動機明確,認識到參與課堂活動的意義和價值,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和熱情。如《新視野大學英語聽說教程1》第一單元主題是Going to the College.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一些國內外大學校園的場景,然后提出下列思考問題:(1) What’s your idea college·(2)What do you like about college·(3)What’s your purpose of going to college·(4)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college·通過這些問題,把聽力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對大學生活有了深刻的認識與思考。
2.任務的設計要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如教師在上關于Job hunting的聽力材料時,可設計幾個面試的場景,把學生分為兩人或四人一組,各組自由分配角色,有interviewer和interviewee的角色,最后選幾組向全班展示。各小組為出色地完成任務,會主動協調好角色分配,語言技能相對好的同學承擔相對難的角色,反之,語言技能相對弱的同學所需表達的內容也相對簡單,可能就是幾句話而已,各種水平的學生都得到了鍛煉。
3.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加強師生的互動。盡管任務型聽力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但教師的作用不容忽視。在任務型教學的三個階段中,教師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活動的設計者、指導者、評論者。在學生分組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在各小組之間走動,監控其學習進展情況。其間,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口語表達方式方面的提示或對思維方式進行啟發引導,甚至參與討論,或是鼓勵膽小羞澀的學生參與活動。
四、結語
任務型聽力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直接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用英語完成各種真實的任務,將課堂教學目標真實化、任務化,培養了語言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充分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激發了學習興趣和熱情,從而有效促進學生聽力理解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Nunan,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2]陳吉棠.英語聽力課教學改革的實踐與反思[J].外語電化教學,1998(03).
[3]龔亞夫,羅少茜.任務型語言教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2).
[4]黃國文.從以結果為中心到以過程為中心[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10).
[5]魏永紅.任務型外語教學研究[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