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特定的能力的培養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意識塑造基礎之上,只有增強了學生的動手意識,才能使物理實踐操作從課堂延伸至課外。知識習得方面的目標應定位于完善知識結構上;而在課外應將動手能力嚴格界定在家長可監管范圍下的課堂實驗重復操作或有限創新領域。
關鍵詞: 初中物理教學 動手能力 培養方法
在目前有關初中物理教學模式的研討中,似乎未對學生動手能力方面進行關注。或者說,即使提到了要提升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其指向也十分寬泛。實踐表明,若學生缺乏必要的物理操作能力,將嚴重弱化他們將物理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的能力。這些構成了本文立論的著眼點。
從現有課程教學體系來看,初中物理主要由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組成。其中,課堂教學以理論知識講授為主線,并穿插教師的實物演示;而在實驗教學中,則需根據理論教學進度進行規定項目操作。不難看出,若要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則只有在實驗教學中下工夫。實則不然,特定的能力的培養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意識塑造基礎之上,只有增強了學生的動手意識,才能使物理實踐操作從課堂延伸至課外,最終全方位培養起他們的動手能力來。
一、目前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考察目前物理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有助于尋找到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切入點。為此,以下從兩個方面進行闡述。
?。ㄒ唬└吖懒藢W生的探究意識
探究意識并不是學生先天就具備的能力,其依賴于他們在長期學習中所受的問題意識訓練。縱觀我國小學、初中教育,盡管在素質教育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績,但在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下學生仍然缺乏問題意識,這樣就逐漸禁錮了學生的思維。從而,當初中物理教師根據探究式教學法來構建課程體系時,往往能與教師形成互動的只是少數成績較好的學生。
?。ǘ┖雎粤藢W生的主體意識
顯而易見,在講授物理知識時必然存在著教學目標。這時就存在這樣一個難題,即如何在有限的課時內通過探究式教學來達到教學目標呢·若是換成傳統的“你教我聽”的模式,該問題似乎就不存在了。由此,諸多教師在教學目標管理約束下,往往采取以教師為主體的問題發問式教學,試圖通過引導來順利完成教材上的知識講解。不難看出,這種所謂的“問題導向”更像是傳統教學中的知識過渡。由此可見,并未與探究教學模式相匹配。
這里之所以強調探究意識和主體意識,是因為在增強學生動手能力意識方面,這兩個方面的主觀意識將起到驅動作用。結果,因教育大環境使然和教學理念問題,就導致了該主觀意識難以實現。
二、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目標定位
根據以上闡述可知,建立起學生參與動手能力的自我強化意識,比教師演示、督促更有意義。那么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的目標是什么呢·這將關系到培養模式的具體施展。
結合筆者的工作體會,可將目標定位歸納為以下兩個方面。
(一)知識習得方面的目標定位
物理學科本身就是一門需要用實踐去檢驗、去論證的自然科學。盡管初中物理所呈現的知識都具有很強的穩定性,但在“知行統一”原則下也應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不難理解,通過知行統一的學習路徑,將強化他們對物理知識的掌握程度。這就意味著,知識習得方面的目標應定位于完善知識結構上。
?。ǘ┥顚嵺`方面的目標定位
關于將物理知識運用于學生的生活實踐之中,已是廣大同行之中達成的共識。但究竟需運用到何種程度,以及通過怎樣的形式來運用則缺乏具體的行動方案。筆者認為,鑒于初中物理知識的基礎性和課外實驗的風險性,應將動手能力嚴格界定在“家長可監管范圍下的課堂實驗重復操作或有限創新”領域。這里還須強調,對于廣大農村初中學生而言,由于學校教學方面缺少足夠的實驗設施,因此,動手能力是否可以放在解決農業生產方面的簡單物理問題中培養值得思考。
以上兩個方面的目標定位,便支撐起了新課程改革的目標。
三、目標定位下的培養模式構建
根據以上所述并在目標定位下,以下將從三個方面闡述培養模式的構建。
(一)理論教學方面
理論教學課時占到了初中物理教學總課時的大部分,這時就應該培養學會參與動手的意識。不得不承認,受到學生個體差異性的影響,動手能力的強弱難以調和。但在意識培養方面,則可同時激勵他們親臨大自然的愿望。為此,教師在理論知識講授時,可以穿插一些物理學家的工作背景和工作過程。從而通過事例來觸動學生的情感。
?。ǘ嶒灲虒W方面
實驗教學本應成為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主要環節,但因學生人數與設備數量比值不盡合理(大多數學校存在這種情況),也難以支撐起這一重任。實踐還表明,部分學生因物理基礎差也影響到實驗參與度,且整個實驗流程可能是由小組一兩個學生完成的。為此,筆者建議:可以將實驗按照技術流程分解下去,給小組每位成員都安排任務。實驗結束后給出小組成績,該成績再由小組長按成員合作效果給予分解。當然,該成績與期末測試成績掛鉤。
(三)學生自主方面
學生自主方面要嚴格保障人身安全。不難知曉,力學實驗、電學實驗都可能造成人身傷害事故。因此,教師在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上,應強調實驗應在家長的監督、管控之下進行。在很多農村地區因家長外出務工,因此,教師可以不鼓勵他們在家中進行實驗操作。
只有增強了學生的動手意識,才能使物理實踐操作從課堂延伸至課外。知識習得方面的目標應定位于完善知識結構上;而在課外應將動手能力嚴格界定在家長監管下的課堂實驗重復操作或有限創新實驗。
參考文獻:
?。?]張曉芳.中學物理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獨立創新[J].現代交際,2010(12).
?。?]胡紅兵.問題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淺析[J].才智,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