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針對留學生《醫學影像學》全英語教學,結合醫學影像學自身的特點,針對留學生的全英語教學,從教材的選用、課件的制作和語言的溝通等實踐的角度介紹了相關的經驗和體會,為提高留學生醫學影像學教學水平提供參考。
關鍵詞: 留學生 《醫學影像學》 醫學專業英語
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在全球影響力的不斷擴大,來華留學生的人數呈不斷上升趨勢,不僅來華留學生的來源在擴大,而且選擇的國內院校的數目和專業領域在擴大。蘇州大學作為中國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知名大學之一,其醫學部在近幾年也迎來的相關專業的本科學習的留學生作為留學生醫學影像學教研室的參與者之一,從2007年開始承擔并完成了留學生課程的《醫學影像學》部分的教學任務,其教學方式是應用全英語進行課堂講授和見習,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教學相長的過程。留學生教育逐漸成為我國高等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醫學教學中的一個嶄新的課題,其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問題都具有極大的探索價值。本文試結合醫學影像學自身的特點,針對留學生的全英語教學,從教材的選用、課件的制作和語言的溝通等實踐的角度介紹了相關的經驗和體會,為提高留學生醫學影像學教學水平提供參考[1]。
1.選取合適的專業教材和教學內容
授課之前,選擇合適的難易適度的專業教材十分重要,但是開課之初,有關全英文的醫學影像學教材的信息有限,國內與醫學影像學專業有關的教材較少,國外相關的教材和了解也不多,因而在開課之前,提早的調研和準備顯得十分重要,并且需要在實踐中不斷進行調整。在近幾年的教材的選用中,共使用過三本教材,分別為radiology and imaging for medical students(David Sutton主編)、radiology for foreign students(自編)和《診斷影像學英文版》(劉林祥主編,人民軍醫出版社),三種教材難易不一,各有特點,但是都很難說可以達到既能反映中國醫學影像學教學的特點,又能較好地適合留學生教學的特點,其實用性和針對性都有待提高。國外的教材由于與國內教學模式的不同,較難接軌;自編教材由于時間、專業素養和經驗的不足,很難全面;國內英文版的專業教材由于相關專業開展剛剛起步,各院校標準不一,沒有權威的國家標準的出現。由于留學生學習的取向與國內學生略有不同,其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本國的醫生資格執照考試,因此,理想的教材既要系統地介紹了本學科的系統知識,難易適中,重點難點突出,又要照顧到留學生通過職業醫師考試的需要,使教學對其考試有所幫助。合適的教材還需要實踐和事后效果的驗證不斷完善,編制合適的留學生醫學影像學英文教材任重而道遠[2]。
2.《醫學影像學》教學的特點和多媒體課件的制作
醫學影像學是20世紀醫學專業中發展最快的學科,作為重要的專業輔助科,其即與病理學、生理學和病理生理學等基礎科目密切相關,由于臨床醫學各學科密切相關,就其特點來說,內容繁多,涉及面較廣(與臨床各科均有相關),涉及機器技術原理方面的知識十分困難,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知識和信息的傳遞是難點也是重點,因此,合適的多媒體英文課件的制作十分重要。形象的多媒體制作不僅使枯燥的課文生動易懂,而且使得英文不是母語的教師在講課時有所提示。多媒體的內容不僅要取之教材,更多內容需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搜索參考相關英文經典文獻綜述、幻燈,使得課件中圖文并茂,信息量大,形象、直觀地給學生展示圖像影像和相關原理,講授通俗易懂,可以加深學生的記憶和理解。多媒體課件教學可以全面地展示X線、CT及MR等影像檢查技術原理方法、特點方法和使用原則,以盡可能少的文字和圖像形象地說明影像學原理和診斷思路,有利于學生掌握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特別是在留學生在語言交流還不很順暢的情況下尤為顯得重要,使學生置身于“影像”世界中,利用這種方式進行教學,從而節約時間,提高效率[3]。
3.注意語言溝通,采取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我院大部分留學生來自南亞和東南亞,其英語水平較高,但是口音與所用的中國式英語有差異,在交流上有所影響,特別是專業英文單詞,部分冷僻且難讀,如何正確應用英語表達專業術語是教學中面臨的非常重要的問題。這需要授課教師加強備課,不僅熟練掌握本專業知識,更利用英語熟練地把信息傳遞。與國內學生相比,留學生相對愿意進行提問和討論,喜歡互動式教學,病例討論也較好的教學形式之一,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引導學生獲得更多的專業信息是授課教師時時需要注意的。需要注意的是,各個留學生來自不同地區,其期望、訴求及習慣不盡相同,教學上應注意區別,因材施教。專業信息的傳播只是課堂授課的一部分,由于教材的不完備,在網絡高度發達的今天,如何引導學生有效應用網絡資源搜尋知識是教授的重要一環,以達到不僅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以彌補課堂教育的不足的目的。另外,由于來華留學生目的各異,留學生勤懶不一致,強調適當的課堂和教學紀律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之一,要防止部分留學生迅速染上學習不是為了知識,而是僅為了本科目過關的壞習慣,以至上課不用心,考試前追問考試題目的怪圈。在注重課堂上講習的同時,需要注重課外的交流,利用電話和電子郵件等方式為學生提供回答疑問和解惑的機會,及時溝通、教學反饋和隨之的調整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關鍵之一[4]。
4.《醫學影像學》全英語教學的展望
總之,本教研室開展醫學影像學全英語教學以來,雖然完成教學任務,但是還有許多問題和困難值得進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教材的備選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規范,使得教學質量和效果參差不齊,今后隨著經驗的積累,制定具有中國特色的又符合留學生學習目的的教材是今后努力的方向之一,應該有針對性搜集相關國家醫師資格考試試題,與教材相結合,使得留學生醫學教育有的放矢,教學效果讓人信服,也注重臨床能力的培養。因為大部分留學生學成歸國后若要從事醫生職業,則需要通過其本國的醫生職業考試,如果教學過程注重這一點,就將對其考試有所幫助。缺乏英語教學的師資也是普遍存在的問題,我校留學生的教學主要由中青年教師承擔,全英語教學有助于中青年教師英語能力的成長,但是短期內英語達到用英語準確傳授知識、隨心所欲交流思想還是比較困難的,授課教師本身還有著較繁重的臨床和科研任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教學質量,更多的教學備課時間、更多的語言培訓、更多的人力師資的投入是搞好留學生教育的重要一環。國內的留學生醫學教育方興未艾,如何避免早期的經驗不足造成不佳的教學效果是我們需要注重的,為了加強教師與留學生之間的交流能力,一方面需要制定相關政策加強教師英語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應鼓勵和引導留學生學習漢語,從而降低其在華學習和臨床實習的難度,使得知識能夠更加有效的傳遞[2—4]。
參考文獻:
[1]耿虎.來華留學生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江蘇高教[J],2010(6):129-132.
[2]王澎,譚建,董峰等.對留學生進行《核醫學》全英文教學的實踐[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1.10(9):1131-1132.
[3]曾良成,多媒體課件在醫學影像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醫學教育探索,2010.9(3):419-420.
[4]劉靜.淺析全英文授課工科留學生管理[J].考試周刊,2009,6: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