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電影《百萬寶貝》是新千年體育電影的最佳典范,其故事情節是從女主角的危機時候開始的,該電影將體育文化敘事風格表露的淋漓盡致。
關鍵詞:體育傳播學;體育電影;文化案例
在《百萬寶貝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所扮演的角色弗蘭基,是一家老拳擊體育館的經理和培訓部領導,他演繹了一系列與朗·霍華德扮演的詹姆斯布拉多克相似的性格。盡管關于該電影的大部分新聞都集中在希拉里·斯萬克對馬吉形象的刻畫上,但是,至少該電影能在少量的批判中大受歡迎的部分原因在于伊斯特伍德所扮演的角色弗蘭基所體現的傳統白種男人男性氣概給讀者帶來的歡笑上,該角色也正是這一電影的核心角色。前面說的馬吉是指自述部分出現的、非常渴望成為斗士的女人。斯多葛是個工作非常努力,一直努力想要養活多元文化家庭(在此情況下,此類家庭是由摩根·弗里曼扮演的艾迪、斯萬克扮演的馬吉菲茨杰拉德以及其監護之下,各民族的其它拳擊手來體現的)的人,但是很明顯,弗蘭基很關心他的對手。但是,正如其陳舊的、滿是灰塵的運動館一樣,弗蘭基的白種男子氣概似乎已隨著逝去的年代消失殆盡。他不是通過與朋友們共同哭泣,或者互訴心事來展現其對他人的關心的,相反,他是通過其忠誠、物質上的支持以及關鍵時刻總是出現在朋友身邊來表現其對他們的關心的。弗蘭基傳統的男子氣概是他人的堅實依靠。他的白種男人男子氣概具有實質性的內容,但是卻不具備藝術和政治正確性。他是人們遭遇困境時,例如:該電影最后,當馬吉癱瘓,永遠不能康復,需要幫助時,得以求助的人。事實上,弗蘭基象征著深受上帝喜愛的、家長式的、白種男人長者的文化回歸。這一長者是不能照顧自己的、貧窮的黑人、白cf40bbb2ab35d2ddf1b7279077e8cb5d46d3ea70892a394791e16304fd02026a種女人以及年輕的白種男人(例如:總是在運動館的精神有問題的男人)的依靠。
具有家長式作風的白種男人的核心依賴于拒絕屈服于家長式作風的、年輕的、城市黑人男性。這是兩條次要故事線;在其中一個人物身上,自私的貪婪與忠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代表人物是:在電影開頭,離開弗蘭基,為了爭奪冠軍和大額支票進行搏擊的搏擊手),另一個人痛擊著殘廢的、毫無抵抗能力的年輕白種男人。與此同時,通過與馬吉的窮苦白人家庭作對比,該電影對佛蘭基仁慈的家長式作風進行了定義。馬吉的家人只關心馬吉一個人,以至于他們竟然利用馬吉的癱瘓來換取利益。因此,用一種很微妙的方式,該電影將佛蘭基傳統的、普通白種男人的男子氣概與折射出美國當代新自由主義、利己主義以及貪婪的、年輕黑人及貧窮白人作對比,達到了凸顯其男子氣概的效果。在戰略上來講,該電影通過布拉多克的傷,刻畫了具有超凡意愿和決心的白種男性形象。有趣的是,這一橫穿歷史的、具有超凡意愿和決心的白種男性形象,是通過普通白種男性(與隸屬于政府機構或英雄企業家的白種男性形成對比)在新千年美國中展現出來的。
我們不僅看到了無特權的白種男人是如何在戲劇中出現的,而且還看到了上述人物是如何在低級喜劇中出現的。躲避球講的是普通男人皮特如何奮斗,以避免男性化、自我陶醉、具象征名稱的白種男人White Goodman及其環球體育館帝國接管其破落的健身房(適當時將其稱為“平民喬伊的健身房”)的故事。該故事的高潮在于LaFleur和其焦慮的、不完全具有陽剛之氣的男人團體(當然還包括其愛慕對象)與Goodman及其過于陽剛的專業人員之間的比賽。雙方在國家躲避球錦標賽中進行角逐。若贏得五萬美元的現金獎勵,LaFleur就不需要將他的健身房賣給無情的、沒愛心和不可靠的Goodman了。最后,該電影將LaFleur刻畫成了工人階級、未享有經濟特權、被社會邊緣化、多文化的非性別歧視者,而將Goddman刻畫成了邪惡、新自由主義階級、享有過多的特權、自大、愚蠢、性別歧視、焦慮、不可靠的男性。
通過White Goodman這一角色,提供了一種明顯模仿康奈爾霸權男子主義觀點的方式,這一點非常重要。為了將Goodman刻畫成電影中的反派角色,刻畫成領導和激勵別人(及讀者)的普通白種男人的同時,如同鐵拳男人,該電影將其自身看作了后民權、后女性解放時期的效應。它允許讀者嘲笑享有過多特權、過于男子主義的白種男人(此類男人的本性,焦慮、不安全、愚蠢)的形象,并將其作為否認當今美國白種男人享有特權這一事實的方式。由于Goodman及其雇員享有社會和經濟特權,應注意到White的得力助手是一個身材魁梧且非常陰險的黑人,他與White Goodman一起,象征著全球化以及美國文化中越來越多的黑人,后者會威脅到新千年美國白種男人的文化規范性及其享有的霸權,與LaFleur 構成忠誠之隊的“平民喬伊”的局外人、書呆子或者作為替代的白種男人,一個被刻畫的含糊不清、具有男性色彩的人。
參考文獻:
[1]黃璐,陳新平,李穎. 西方體育媒體研究專著述評及其啟示[J].體育學刊,2010(1).
[2]黃璐. 20世紀末與21世紀初西方體育媒體理論發展的宏觀比較[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
[3]黃璐. 體育政治傳播學研究的歷史與當下維度[J].新聞界,2011(2).
[4]黃璐,李穎,陸艷婕.體育媒體研究報告的網絡資源舉要與分析[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6).
[5]黃璐. 林書豪媒體奇觀的文化政治學涵義[J]. 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2(3).
[6]黃璐,蘭健,劉穎,等.論美國勵志體育電影風行的意識形態性[J].體育科學研究,2007(3).
[7]黃璐.運動電影崛起的社會實在意義[J].浙江體育科學,2009(1).
[8]黃璐. 體育電影制作的一般規律[J].體育科研,2011(5).
(作者簡介:扈 濱(1980-),男,講師,西北民族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