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紅色旅游作為我國獨有的文化景觀活動,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革命意義。山西是我國著名的紅色旅游根據地,本文深入了解了山西紅色旅游開發的價值,挖掘了山西豐富多樣的紅色旅游資源和精品。我國紅色旅游發展時間較短,導致旅游開發的現狀不如人意,景區總體質量不高、準確定位的產品數量稀少、基礎設施建設落后三大問題成為限制紅色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為了真正意義上發展山西紅色旅游業,我們提出了合理開發、科學利用的口號,引導紅色資源整合開發,逐漸走向產業化、市場化的道路,最終實現社會、經濟、生態效益的共同提高。
關鍵字:紅色旅游;發展現狀;對策
山西是我國民主革命時期重要的根據地和拓展點,它在孕育華夏文明的同時也為現代社會提供了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開拓了山西紅色旅游業的寬闊道路。山西紅色資源內涵豐富,無論從革命精神還是人文氣息上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充分開發山西紅色旅游資源對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效益提升都有重要作用。
一、山西紅色旅游開發的價值
(一)豐富多樣的紅色旅游資源
山西省的紅色旅游資源在全國位居前列,作為傳統的革命老區,山西抗日戰爭時期留下的遺跡數量約1500處,國家文物保護部門列為保護對象的遺址就有500多處。目前山西已經開發出來作為旅游景點的地方就有39處,成為廣大紅色革命愛好者游覽參觀的好去處。以呂梁山區和太行山區為代表的地區已經成為了國內著名的紅色旅游景點。
(二)數量眾多的旅游資源精品
山西省紅色旅游資源精品眾多,成為了國內“重點紅色旅區”之一,以太行山紅色旅游區為代表的景點成為很多旅游者的首選之地。國內只有30條關于紅色旅游的精品線路,以山西紅色旅游景區為據點的路線就有兩條。一條是從石家莊出發到山西晉城,另一條是從山西省會太原出發經過大同、涿州等地。以武鄉縣王佳谷八路軍總部舊址為代表的系列景區被選入了我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中。無論是從紅色旅游資源還是精品來看,山西都是紅色旅游愛好者的首選之地。
二、山西紅色旅游開發的現狀
(一)景區總體質量不高
相對于其他以自然風景、人文景觀為主的旅游景點而言,紅色旅游區的開發時間較晚,也存在多數地區從未開發過紅色旅游景點的情況,使得那些具有歷史意義的舊址被浪費或損壞掉。近幾年紅色旅游引來了一股熱潮,但是景區質量不高導致游客的多數需求無法得到滿足,諸多紅色景區的服務設施、交通情況都有待提高,這也是約束山西紅色旅游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二)準確定位的產品數量稀少
紅色旅游景區質量不高的問題還涉及到旅游產品的問題,起步時間晚和開發力度不夠都是導致景區旅游資源浪費的重要原因。現階段眾多紅色旅游產品還未成規模,從質量、內涵上來說都有待大幅度的提高,所創作的主題也不符合景區的現有條件,對游客來說毫無吸引力。數量極少的旅游產品也沒有注重相互之間的關聯性和可開發性,讓游客無法對景區本身形成深刻的印象。經濟條件的限制是紅色旅游景區產品發展的關鍵因素,再加上旅游管理專業人員的緊缺等因素,更是制約了準確定位旅游產品這條路。
(三)基礎設施建設落后
落后的基礎設施是紅色旅游景區普遍存在的問題,這是地方政府投入旅游建設資金缺乏的結果。目前很多革命老區的地理位置都較偏遠,相對其他旅游景區來說交通條件和路況較差,紅色旅游業一直未大范圍發展起來也是介于這個因素。衛生條件得不到提高也是多數旅客止步紅色旅游景區的原因,環保衛生、旅館衛生、接待服務是大型旅游團隊進入景點的首要條件,而一旦這些條件無法滿足便很難擴展紅色旅游業。
三、山西紅色旅游開發的對策
(一)合理開發、科學利用
紅色旅游作為一塊資源豐富、空間巨大的產業首先應該做好資源保護和開發的工作,只有充分利用好旅游資源才能實現價值的最大化。對于重大戰役的舊址、紅色歷史文化等地區進行全方位的保護,號召當地居民尊重歷史,并且通過科學的利用為當地增加經濟收入。紅色旅游景點的開發可以吸引更多的觀光客,這個過程所累積的資金可以循環用于文化的保護和旅游資源開發的工作中,讓整個紅色旅游業處于一個良性循環、不斷提高的空間內。紅色旅游也要秉承環保、科學的理念,對景區以及周圍環境進行保護和治理,真正意義上開發出具有歷史價值的旅游景點。
(二)實現社會、經濟、生態效益三者的共同提高
紅色文化核心價值是吸引游客觀光和凸顯紅色景區優勢的關鍵因素,紅色景區要抓住文化教育的深厚內涵,通過相關的主題活動或文化宣傳來達到相應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民族精神和革命傳統是紅色旅游景區特有的主題,通過和紅色旅游資源的結合來完成最大程度的開發。生態建設在紅色旅游區占有重要的位置,在此基礎上可以進行文化產業的擴展,主打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口號,在促進社會效益增收的同時推動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三)紅色旅游資源整合開發
實現紅色旅游資源的整合開打單靠地方政府或服務業的參與和努力還遠遠不夠,要聯合交通、教育等部門來開發利用紅色資源,達到宣傳、觀光、教育等效果。紅色旅游要突出自身獨特的一面,利用當地特殊的人文條件、自然風景來建設紅色旅游的格局,從生態、修學等多角度來完成旅游服務的一條路線,從點延伸到線,最后覆蓋到整個紅色旅游的面。在設計旅游線路時也要突出特色,讓游客對景區風景和文化內涵都留下深刻的印象。景區本身也要加大對環境的建設和整治,讓主題景觀的特色凸顯出來,保證相關基礎設施的科學性、完善性,同時要不斷加快對交通、住宿情況的改善工作,開發出更多獨具特色、內涵深的旅游產品,不斷提高紅色旅游景區的服務質量。
(四)紅色資源產業化、市場化開發
紅色旅游的價值不單單局限在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上,更重要的是發揮其自身獨特的社會效益。要真正意義上發展紅色旅游業就必須走向產業化、市場化的道路。國家對紅色旅游業的支持還遠遠不夠,地方政府要利用自身資源不斷開拓新的渠道,通過發揮革命老區、歷史舊址的作用來達到宣傳、引導的效果,不斷吸引社會資源、民間資源參與到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工作中。通過利用社會資源來開發交通服務、旅游產品等項目,引導紅色旅游向事業接待型方向轉變。
(作者簡介:王 霞(1980-),女,山西武鄉人,碩士,山西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旅游市場營銷,旅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