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時期的高校德育工作中,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仍然是一個重要內容。加強高校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對于加強和改進高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學生素質、構建和諧校園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高校;教育;意義;社會主義榮辱觀
我國正處于急劇而迅速的社會轉型期,社會轉型不僅帶來生產關系的重大調整,而且也使人們的思想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分化,尤其是給高校的德育工作帶來極大的沖擊。因此,結合高校德育工作的現狀,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核心的德育工作,不僅在當代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是新時期黨和人民賦予高校的神圣歷史使命。
一、加強高校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意義
“八榮八恥”是我國構筑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及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有力思想武器,其具有強烈的時代性、民族性以及實踐性。它的重要意義在于:可以提高學生素質,增強改進高校的德育工作、同時構建和諧的校園環境。(1)德育是建設和發展人類精神文明的關鍵,于個人、民族、國家以及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是革新高校德育工作的捷徑,同時又是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加強榮辱觀教育,既可以使德育工作有新的進展與突破,又可以為德育工作輸送鮮活血液。所以加強高校社會主義榮辱觀建設是革新德育工作的現實需要。(2)中國特色主義社會的接班人與建設者是大學生。大學生的素質亦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有力保障。大學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素質進而培育合格的社會主義人才。所以加強高校社會主義榮辱觀建設是提升大學生素質的內在需要。(3)大學的校園好比一個特殊的小社會,里面存在著各種復雜的關系。如何處理好師生之間,教師與領導之間的關系是一門學問。將社會主義榮辱觀良好的融入高校德育發展建設中,能使領導與師生、部門與部門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能更好的構筑和諧校園,更能引導大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所以加強高校社會主義榮辱觀建設是構筑和諧校園的客觀需求。
二、高校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途徑
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胡錦濤同志提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育活動中,要將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與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建設、校園文化建設、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相結合,結合社會熱點問題、學校發展實際和青年思想實際,廣泛開展道德實踐活動,引導青年大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具體來說,高校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就是要著眼以下三個方面:
1.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納入到高校當前主要工作中來,增強高校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內容的實效性
一是要把胡錦濤總書記闡述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和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增強共青團員意識教育活動結合起來。
二是要把胡錦濤總書記闡述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納入到學校的師德建設之中,增強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我們要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與師德建設有機結合,大力加強師德建設。
三是要把胡錦濤總書記闡述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納入學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努力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水平。
2.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與高校教育手段相結合,增強高校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方法的多樣性
將各大高校的教育模式融入社會主義教育當中,從一定程度上豐富了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模式的內容和方法。一方面使課堂教學和高校內部文化學習配合的相得益彰,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線努力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通過課本教材及課堂學習的輔助性教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積極組織校園內文化活動,優化校園文化氛圍,在濃厚的文化氣息環境下,整體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另一方面注重教育中的自我學習和榜樣學習的融匯。提高個人自主自覺意識,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從根本出發,將個人榮辱觀思想道德教育植入人心,共同體驗榮辱感覺產生共鳴,進而領導人們的行為選擇正確的價值趨向。綜上所言,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核心內容縱觀學生生活的各個細節,所以有必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及個人認知能力、學習水平等方面,再依據通過深入社會就業、生活學習中出現的各類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各種有趣的教育方式。
3.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滲透到高校育人工作全部過程,增強高校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過程的系統性
高校教育要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作為教育核心要滲透到高校教育的各個環節,貫徹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積極組織各類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從各個方面認識我國社會及基本國情。校園內可以籌備各種文化教育活動或思想道德實踐小組,同時將大學生活及個人思想道德修養及品德發展相結合,從細微處將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自己的思想行為規范。
綜上所述,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是中國美德和時代精神的完美結合,是加強和改進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只有把社會主義榮辱觀納入高校德育工作的整體建設之中,切實加強高校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才能扎實有效地推動高校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唐先文. 試論我國高職院校學生榮辱觀教育[J]. 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2007(06).
[2]邱桂英. 社會主義榮辱觀與學生思想教育[J]. 貴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7(02).
[3]姚明. 高職院校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芻議[J]. 交通職業教育, 2007(01).
(作者簡介:何 春(1972-),女,永州職業技術學院組織人事部副部長,研究方向為黨的建設、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