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閱讀理解題的講評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作者對講評閱讀理解題存在的誤區進行了分析,明確了閱讀理解題講評的意義,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了高效科學的講評閱讀理解題的策略,從而既提高講題效率,又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關鍵詞: 閱讀理解題 講評策略 閱讀理解能力
一、閱讀理解講評的重要性及存在的誤區
(一)閱讀理解講評對于提高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重要意義
教育部頒發的《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對初中英語閱讀的目標做了分級定位和明確要求,7—9年級分別完成三、四、五級目標。其中,五級閱讀的目標如下:(1)能根據上下文和構詞法推理,理解生詞的含義;(2)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題,理解故事的情節,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和可能的結局;(4)能讀懂常見體裁的閱讀材料;(5)能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運用簡單的閱讀策略獲取信息;(6)能利用字典等工具書進行學習;(7)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5萬詞以上。在一套中考測試題中,四篇閱讀理解材料題材各異,信息量大,占據較大篇幅及約三分之一的分值,正是從不同角度考查了學生的上述能力。可見,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重頭戲。而要做好閱讀理解題,除了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具備扎實的基礎外,還應具備科學的解題方法和技巧。閱讀理解題的講評正好為教師搭建了一個引領學生掌握方法、點播技巧的平臺。
(二)閱讀理解講評中存在的誤區
在實際的教學環節中,不少教師對閱讀理解講評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或準備不夠充分,進入以下種種誤區:(1)部分教師覺得閱讀理解的講解沒有必要,因為下次又不會再考同一篇文章。因此,僅給學生核對答案,對于學生有疑問的只是就題論題講原因,沒有拓展延伸,下次碰到類似問題,學生依然一籌莫展,無從下手。(2)有的老師只管自己唱獨角戲,篇篇俱到,句句翻譯,忽視學生的個別需要,缺乏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教師講得滿頭大汗,學生聽得昏昏欲睡,效果可想而知。(3)不少教師在進行試卷講評后忽視對閱讀理解題解題方法的反思,也沒有相關的鞏固練習,不能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講評的效果。
二、高效講評英語閱讀理解題的出發點
高效評講閱讀理解題從改革英語教學模式出發,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打破常規的教師一言堂的低效教學模式,采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人本教學形式,講解內容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集思廣益,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同時鼓勵小組合作研究性學習,在“互助合作的原則”和教師的指導下,使學生形成較強的自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講評閱讀理解題的關鍵
(一)針對性
共性的問題課堂上講,并針對該情況進行強化訓練;個性的問題課堂下講。這樣可克服講評的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針對性強。
(二)參與性
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自我檢查,自我分析,自我質疑,合作討論,這樣不但能糾正老師單項分析學生答案情況的錯誤,而且可以使學生有效參與到教學中來,真正體現教學過程中師生的雙邊互動。
(三)鼓勵性
讓學生明白,自己失誤的主要原因是知識掌握得不牢固。多鼓勵學生:“并不是抓不住,而是抓不牢。”增強學生的信心,進一步保持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高效講評閱讀理解題
基于以上認識及存在的誤區,我認為,閱讀理解題不但應該科學講評,而且要高效講評,優化過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查證
每次閱讀理解題講解的前一天將閱讀題的答案詳解發到學生手中,要求學生做以下工作:(1)查自己各題的得分情況,做到心中有數。(2)查自己的失分題目,看哪些是粗心大意造成的失分,哪些是因為語言知識或閱讀能力技巧存在缺陷而造成的失分。(3)查閱讀理解中的生詞、詞組的用法并做好摘錄例句的工作。
(二)討論
討論是高效講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課堂上要求學生議重點,議疑點,議思路,議差異,議為什么選擇這個答案,遇到都不會的題共同討論。通過討論,學生不僅會知道答案的對錯,解題方法的差異,而且能掌握解題技巧,一部分學生會由不會做閱讀理解題到會做,從而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評議
教師進行題目的評講,其主要任務就是:點到簡單題,解決疑難題,突出重點題,總結規律性題。對簡單題,報答案或略作提示;對疑難題,主要啟發指導學生如何閱讀、分析,引導他們找到答案;對重點內容,不斷挖掘,逐步拓寬和加深,使學生真正弄懂、吃透;最后指導學生總結閱讀規律和解題技巧。
五、指導閱讀方法與技巧,形成閱讀策略
“使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為其終身學習創造條件”,是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學習目標。根據最新考綱及課程標準對我們提出的要求,以及分析近幾年的中考題不難發現,閱讀理解的命題主要有六個類型:主旨大意,事實細節,推理判斷,詞義猜測,文章結構題,作者意圖、觀點題。在講評中,教師要根據各種題型,有針對性地點撥技巧,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方法,具備綜合運用語言的答題能力。
(一)略讀法
涉及文章主旨大意及標題時,通常用略讀法,指導學生抓住主題句。
(二)尋讀法
對于細節題,可采用此法。讓學生快速瀏覽題目,帶著問題去尋讀,恰當地運用略讀、查讀等技巧,捕捉與題目相關的信息,對照比較,獲得答案。
(三)猜測詞義法
在近幾年的中考題目中,猜詞悟文的題目有增加的趨勢,學生也頗感棘手,因此可采用此方法應對詞義猜測題。
(四)反思法
重視講評后的反思,鞏固講評成果。
六、結語
總之,閱讀理解講評是我們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教師指導方法,點撥技巧的良機。我們一定要把握好這一契機,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精講精析,高效科學地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解讀[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鳳克誠.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結構模式與應用[M].1999.
[3]夏谷鳴.正確把握英語課堂以人為本的思想[J].中小學英語教學,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