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語文成績的提高是一個漫長積累的過程,但是高考在即,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以最高的效率,讓學生取得好的成績,實現理想?作者就這個問題談談體會。
關鍵詞: 高三語文 總復習 體會
高三語文總復習是高中復習的主要環節,也是抓分的關鍵時機,進入這個時機后,有相當一部分同學認為語文知識點繁多,而且高考側重考查學生的課外遷移能力,考查課本的內容較少,于是就夜以繼日地啃讀課外文章,想要達到“速成”的目標,所以復習語文時就顯得華而不實,如空中樓閣;還有一部分同學認為,以課本為圓心,考試大綱為半徑,完成了大量的閱讀題,考試卻不見成效,總是覺得找不到復習的頭緒,無從下手。其實,只要在復習中突出重點,按照老師的復習計劃,形成知識網絡,答題依據正確的技巧方法,穩扎穩打,佐以系統的科學指導,在模擬訓練中強化學生正確的審題意識,并注重發揮學生自身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就完全可以提高語文成績。那么在最后的沖刺階段,怎樣才可以發揮總復習的效力,下面我就談談體會。
一、對考試的方向和學生要了然于胸。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語文老師要想搞好高三復習工作,就要清楚當年考試的范圍、考試的重點。語文試題每年都有一些微小的變化,代表著一種發展趨向,哪些是高考的必考知識點,哪些是靈活應用的知識,哪些是題目變了,但是考查的知識點并沒有變化,教師可以把幾年來的高考試卷橫向和縱向對比,針對這些變和不變,及時調整復習的方向,改變地毯式的復習方法,注重對初中到高中教材中所出現過的常用詞語的梳理,尤其注意從生活中尋找問題讓學生辨析。
每一年都有《考試說明》,教師要認真研究當年的《考試說明》,因為其中就暗含著高考的信息,而且每年的《考試說明》不盡相同,教師一定要仔細研讀,關注考試范圍的改動,還要注意措辭的變化,因為這往往就是舊題出新的地方。例如,現代文的閱讀要求將“篩選并提取文中的信息”改成“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看起來改動的僅僅是一種提法,但“整合”與“提取”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整合不僅對文章的整體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暗含著概括、重組、融合、表述等多項要求。因此,復習中應該有意識地調整。只有了解這些變化,才能準確把握住綜合訓練的方向,復習才能有的放矢。
教師應對每個學生都了解得相當清楚,學生的強項在哪里,弱項是什么,知識欠缺的是什么,了解個體問題所在,指導幫助他不斷調整自己復習的重點。做好分析,不但可以讓老師對復習重點做到心中有數,而且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薄弱問題做到心中有數。不要忘記學生永遠是學習的主體,考試的時候是學生在考試,只有讓他了解自己的問題在哪里,他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查漏補缺的強化復習。
二、注意邊角的時間應用,要有充足的時間。
當語文進入總復習的時候,其他學科也相繼地進入總復習,學生的時間排得滿滿的,各個學科的老師都會不遺余力地爭取一切可以爭取的時間,追求效率。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邊角時間的應用,比如早讀,可以讓學生提前進入教室五分鐘,讀讀課文,背背古詩文名句,還要讀讀試卷。午間的時間,把午睡改為午讀。語文課更要追求效率,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充分提高學生的興趣,讓他們覺得有收獲。這樣,學生就不會心有旁騖,才會更加喜歡上語文課,就不會出現語文課想著方程式,想著化學反應的情況。給語文學科留有充足的時間,為高考保駕護航。
三、制訂可行的計劃,進行三輪復習。
計劃是高三復習的向導,也是復習的方向,計劃的制訂,要注重分清輕重緩急,總結提高。輕重緩急指屬于記憶方面的內容,如名句名篇,可以放在后期復習,復習早了容易遺忘;技能方法類考點可放在前期進行,如古詩文閱讀、現代文閱讀等內容。總結提高指最后要把所有復習過的考點系統化、網絡化。
1.第一階段復習主要是基礎知識的復習,以基礎知識、基本積累為主要目標。梳理課文應將重點放在文化積累上。重點是以新帶舊,對高中三年的課本知識進行梳理。舉例說明。(1)課文涉及的古詩文背誦,現代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2)課文涉及的文化常識、成語故事、歷史人物;(3)文學(體)知識。這一項在以前的教學中沒有得到充分重視,2011年復習時,要對重要的常識性知識做好歸納。
2.第二階段主要進行的是專題訓練。專題訓練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以加深理解,注重知識的遷移運用,最終形成能力。注重強化閱讀訓練。教師在組織復習時,視角不應再是一篇篇的文章,一道道的試題,而應是初中階段一連串的知識點、能力點。為了鞏固這些知識點、能力點才編制一些試題讓學生訓練。具體操作時,可打破傳統的文體分類訓練法,按照新教材的編寫體例,以知識點、能力點為專題組織復習。還可以以閱讀卷的形式,以高考說明中對閱讀能力的要求為主線,分類訓練如何準確把握文章的主旨與情感,如何闡釋文章中重要句子的含義等能力;把歷年高考閱讀試題按科技說明文、社科文段、文學作品三塊歸類,集中練習,并結合做卷情況進行解題方法指導。
3.第三階段的復習主要是綜合訓練。綜合訓練一般指高考前的模擬訓練。這種訓練的要求是:①每次訓練的時間、題量與高考等同。②試題的信度、效度、區分度、難度系數要接近高考或等同高考。③命題的內容、角度、思路要以《考試說明》為依據。④試卷的長度、結構、分值要切合近幾年的高考試卷。⑤要有序列性、連續性、遞進性,綜合訓練一般以7—10套題為宜。⑥訓練之后要認真反饋矯正。通過訓練,學生的各種能力會更加切近高考的要求。
這些綜合卷應該涵蓋所有的考點,我們在講評每一份試卷時,應該認真分析講解每一個考點的內容。不但要講每一道題的知識點要求,分析錯誤原因,還要舉一反三,盡量將同類題目不同錯誤歸類比較,讓學生明白,避免犯錯。并以此為依據,再次進行以查漏補缺為主的基礎知識單項復習。這樣,就可以有效提高復習的質量。
總之,在教學中我們要不斷地研究語文復習的方法,以便節省大量的復習時間,既保證復習質量,又減輕學生負擔,還可以取得好的成績,讓學生實現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