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多媒體集聲音、圖像、動畫、文字于一身,對于輔助語文課堂教學有著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優點,它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而且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 多媒體教學 語文教學 優點
作為一線語文教師,我深切地感受到如今的語文教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今的教學早已不再是“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根教鞭”的老式樣,隨著信息技術被廣泛運用于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教育教學借助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為優化初中語文教學架設了一座平臺,它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開闊學生視野、加大教學容量等方面起到了顯著的作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多媒體逐步走入課堂,它彌補了傳統教學在情境創設、時空轉換、情感滲透、思維創新等方面的不足,以一種鮮明的教學特點,豐富的教學內容,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為特征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顯示出它得天獨厚的優勢。它回應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深刻地改變著傳統的教學模式,為語文教學帶來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
1.化靜為動,用多媒體營造濃厚的課堂教學氛圍。
初中生很難做到一整節課注意力集中,要讓學生做到45分鐘興趣高漲,僅憑老師的一張嘴很難做到,而多媒體則讓整堂語文課充滿了生機。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興趣,學生才能樂于接受。而激發興趣的教學藝術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這就意味著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方法要能激起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在愉悅的情緒體驗中接受教學,使教學活動成為師生雙方樂于參與的一種充滿情趣的活動。在語文教學中恰當地將抽象的文字、符號轉化為形象、生動畫面,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而且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多媒體的特點是圖文聲并茂,能向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動的動感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背景,能把學生帶進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從而為課堂教學營造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以此撥動學生的心弦,蕩起思維的火花,使學生以最佳狀態投入學習。如教學《月亮上的足跡》這課時,屏幕播放人類第一次登月的視頻,所有學生為之振奮。神秘的月球景象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不少學生不約而同地發出驚嘆,對探索月球的興趣瞬間而生。在教學《黃河頌》時,黃河波濤滾滾、洶涌澎湃的圖片讓學生為之震撼,對黃河的贊美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這樣,多媒體把無聲的教材內容變得有聲有色,化靜為動,帶著學生進入課文的情境之中,學生的大腦皮層始終處于最積極最興奮的狀態,對課文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會很自然地步入積極思維的狀態之中。
2.用多媒體化抽象為形象。
語文教材中有些內容比較枯燥、抽象、難以理解,盡管老師講得口干舌燥,但學生還是不知所以然。特別是在詩歌的教學中,可以適時利用多媒體將詩歌中的意境美、情感美表現出來,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識,從而增強語文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為釋疑解難創設巧妙的突破口。改變以教師分析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靜止平面的教學方式,使平常的教學跳出時空的界限,學生迅速進入動態的教學環境,從而學得生動活潑,學得興趣盎然,同時,課文的難點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巧妙地化解。
3.用多媒體激發學生豐富的朗讀情感。
朗讀是書面語言的有聲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鳴的作用。運用傳統的教學手段指導朗讀,在情感的調動、情境的創設、意境的復現等方面都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多媒體可使課文的語言材料變成可感的聲音,讓課文中的語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滲透到學生心里去,從而使學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語文教學更是離不開語音的訓練。計算機對聲音的處理使學習者在除視覺上的感受之外,還能隨時反復地體驗聽覺上的感受,使體驗過程更趨于完整。如教學《天上的街市》一課時,我利用多媒體,創設特定的教學情境,學生一邊聽著幽靜的音樂,一邊看著變幻莫測的星空的圖片,在富有感染力的聲音的引導下,學生被帶進了郭沫若筆下的神秘世界,從而對詩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此外,教師指導朗讀時,還可利用多媒體的動畫功能,對一些關鍵詞語、優美段落進行閃爍、變色、放大等技巧上的處理,讓學生反復品讀,深入揣摩,從而提高朗讀能力。
4.用多媒體為思維創新帶來無限的遐想。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適當地運用多媒體啟發學生的靈感。學生的想象力是無窮的,在當今的語文教學活動中,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已成為首要任務之一。因此,課堂教學要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展開豐富想象的機會,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多媒體進入課堂,使教學環境煥然一新。教學中,可以把課堂時空還給學生,給學生提供創新思維的感性材料和空間,喚起學生的興趣,萌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促進學生的思維積極地開展,產生創新的火花。
古詩的語言非常精煉概括,具有跳躍性,給人留有一個馳騁想象的廣闊空間。教師可抓住契機,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詩的內容,充分領會詩的美感,并盡情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如教學《題破山寺后禪院》時,可通過讓學生欣賞這一詩文插圖,進而深刻地體會詩人所表達的在萬籟俱寂之中帶來的深遠禪意。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要積極利用有利因素來激發學生思維,訓練思維的創造性,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和創新能力。
總之,多媒體輔助語文課堂教學有著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優點,它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而且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多媒體課件為語文教師提供了一位可以信賴的幫手,但這個幫手并非萬能,在正確認識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位置的同時,我們應該堅持合理運用,以傳統教學為主,以多媒體教學為輔,勇于進取,不斷探索,揚利去弊,這樣才能讓多媒體這朵奇葩在語文課堂里開花結果,讓語文多媒體教學折射出多彩的光芒。
參考文獻:
[1]劉陽富.華章.2007,(05).
[2]劉冬招.多媒體在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新課程,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