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是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的主陣地,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F在實行的是五天工作制,那么我們如何提高四十五分鐘的課堂教學效率,盡量在有限的時間里,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呢?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從如下幾方面談談看法。
1.明確的教學目標
布魯姆在他的《教育目標分類學》一書中,將教學目標分為三大領域,即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因此,在備課時要圍繞這些目標選擇教學的策略、方法、媒體,進行必要的內容重組。在教學中,要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達到預定的目標,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如《復數的引入》這一課是復數這一章的第一課,在備課時應注意,通過這一課的教學,使學生能利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解釋復數的形成和發展過程,體會到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矛盾的解決推動著事物的發展。引申到現實生活中,就是當我們遇到矛盾時,也要勇于面對矛盾,要有解決矛盾的決心和信心,促進矛盾的轉化和解決,同時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重點突出、難點易解
每一堂課都要有重點,而整堂的教學都是圍繞著這個重點來展開的。為了讓學生明確本堂課的重點、難點,老師在上課開始時,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將這些內容簡短地寫出來,以便引起學生的重視。講授重點內容是整堂課的教學高潮。要通過聲音、手勢、板書等的變化或應用模型、投影儀等直觀教具,刺激學生的大腦,使學生能夠興奮起來,對所學內容在大腦中刻下強烈的印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如解析幾何第二章的《橢圓》第一課時,其教學的重點是掌握橢圓的定義和標準方程,難點是橢圓方程的化簡。可從太陽、地球、人造地球衛星的運行軌道,談到圓形臺面的直觀圖、圓蘿卜的切片、陽光下圓盤在地面上的影子,等等,讓學生對橢圓有一個直觀的了解。為了強調橢圓的定義,事先準備好一根細線及兩根釘子,在給出橢圓在上的嚴格定義之前,先在黑板上取兩個定點(兩定點之間的距離小于細線的長度),再讓兩名學生按老師的要求在黑板上畫一個橢圓。畫好后,再在黑板上取兩個定點(兩定點之間的距離大于細線的長度),然后請剛才兩名學生按同樣的要求作圖。學生通過觀察兩次作圖的過程,總結出經驗和教訓,因勢利導,讓學生自己得出橢圓的嚴格的定義。這樣,學生對這一定義就會有深刻的了解。在進一步求軌跡方程時,學生在化簡時遇到了麻煩。這時老師可以適當提示:化簡含有根號的式子時,我們通常有什么方法?學生回答:可以兩邊平方。老師問:是直接平方好呢?還是恰當整理后再平方?學生通過實踐,發現對于這個方程,直接平方不利于化簡,而整理后再平方,能得到圓滿的結果。這樣,橢圓方程的化簡這一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時也解決了將要遇到的求雙曲線的標準方程時的化簡問題。
3.積極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
對老師來說,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F代化教學手段,其顯著的特點,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課的課容量,從而把原來四十五分鐘的內容在四十分鐘中就加以解決;二是減輕板書的工作量,使老師能有精力講深講透所舉例子,提高講解效率;三是直觀性強,容易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四是有利于對整堂課所學內容進行回顧和小結。在課臨近結束時,引導學生總結本堂課的內容,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同時通過投影儀,同步地將內容放映出來,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課的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如立體幾何中的一些幾何圖形、一些簡單但數量較多的小問答題、文字量較多應用題,課中章節內容的總結、選擇題的訓練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儀來完成。對于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自編電腦課件,借助電腦生動形象地展示所教內容。如講授正弦曲線、余弦曲線的圖形、棱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都可以用電腦來演示。
4.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每一堂課都有每一堂課的教學任務,目標要求。老師應隨著教學內容的變化,教學對象的變化,教學設備的變化,靈活應用教學方法。數學教學的方法很多,對于新授課,我們往往采用講授法來向學生傳授新知識。而在立體幾何中,我們還時常穿插演示法,來向學生展示幾何模型,或者驗證幾何結論。如在教授立體幾何之前,要求學生每人用鉛絲做一個立方體的幾何模型,觀察其各條棱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各條棱與正方體對角線之間、各個側面的對角線之間所形成的角度。這樣在講授空間兩條直線之間的位置關系時,就可以通過這些幾何模型,直觀地加以說明。此外,我們還可以結合課堂內容,靈活采用談話、讀書指導、作業、練習等多種教學方法。有時,在一堂課上,要同時使用多種教學方法。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敝灰芗ぐl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就是好的教學方法。
5.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要圍繞著學生展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自始至終讓學生唱主角,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老師引導并鼓勵學生多提問,對在課堂的有限時間沒有解答的問題,可以課后一一對接,這樣保護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
6.精講例題,盡量給出時間讓學生多練習
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的要求,老師要精選例題,可以按照例題的難度、結構特征、思維方法等各個角度進行全面剖析,不片面追求例題的數量,而要重視例題的質量。講解例題的時候,要能讓學生也參與進去,給時間讓學生做做練習或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或解答學生的提問,以進一步強化本堂課的教學內容。若課堂內容相對輕松,則可以指導學生進行預習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