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大學英語課程評價是教師獲取教學反饋信息、改進教學管理、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也是學生調整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手段。本文在認識和探索課程評價的基礎上對大學英語課程評價進行了動向分析,同時從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兩個方面對利用形成性評價完善英語課程評價提出了探索性的建議。
關鍵詞: 大學英語 課程評價 形成性評價
1. 課程評價的定義
課程評價是從特定的目的出發,指依據一定的評價標準,通過系統地收集相關信息,采用各種定性、定量的方法,對課程的計劃、實施、結果等有關問題作出價值判斷并尋求改進途徑的一種活動。陳玉琨(2001)指出課程評價是一個價值判斷的過程。評價主體因各自需求不一,對同一事物或活動會產生不同的判斷。因此評價形式和內容應該多樣化。任課老師不再是唯一評價者,家長和社會等相關第三方均可加入。評價的對象不僅包括對學生學習的評價,而且包括對課程計劃本身、教師教學等方面的綜合評價。
2. 大學英語課程評價
2.1 英語課程評價的認識
2.1.1英語課程評價的意義和目的是檢查情況、發現問題、找出差距、明確方向、促進發展,而進行英語課程評價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成長,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促進學校的發展。
2.1.2評價的理念:①以國家教育方針為指導;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為依據;③促進學生、教師和學校的發展為目的;④全面評價學生的素質;⑤評價方法多樣化、綜合化;⑥結果與過程并重;⑦發揮被評價對象的主動性。
2.1.3評價的實施者分為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內部評價者包括學生本人、任課老師及學校。外部的評價者包括英語教育專家、家長、上級和其他社會相關人員。
2.1.4課程評價的廣義對象包括英語課程本身、教材、學生、教員及學校。內容分別是:①課程的目標、結構、標準;②教材文本、使用情況、使用效果;③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學習過程與方式方法、個性發展、情感態度及價值觀;④教師的業績水平、發展進步狀況;⑤學校的教學管理、教學質量和自身發展導向。
2.2 英語課程評價的動向分析
以往英語課程是設計→實施→評價的單一過程,而現在三者是相互作用、影響、發展的一個循環過程。因此無論是對學生學習評價還是對教師教學評價,重視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結合,突出強調形其作用和方法是當前英語課程評價發展的重要方向。
形成性評價是教學過程中進行的過程性和發展性評估,即根據教學目標,采用多種評估手段和形式,跟蹤教學過程,反饋教學信息,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取得的成績,以及反映出的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的發展做出全面評價。該評價顯著優點及作用如下:①鼓勵反饋,培養學生學習動機,削弱作弊動機;②關注學生個體學習的過程,觀察其教學動態或成果;③指導學生學會自我改進,提高自我學習認識水平;④開發學習者自我評估和相互評估的能力;⑤促進教師理解的目標和標準使之主動反思以促進教學成效的增強。
由于該評價著重強調學生實際課內外表現和語言的運用,關注點從考試分數轉向動態的學習行為,因此主要評價方法多為課堂觀察、學生成績檔案、學習周記、問卷調查和討論等。
2.3 完善英語課程評價的建議
Leung 和Mohan(2004)認為:學習評價不僅包括學期末的標準化考試,還必須將課程學習中以促進學習為目的、注重學習過程的形成性評價納入其中。王志敏(2010)指出教師要客觀分析、認真研究評價結果,找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并針對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及時提出建議,給予指導。我從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兩個方面對課堂形成性評價運用進行了思考并歸納成評分等級表。
參考文獻:
[1]陳玉琨,沈玉順,代蕊華等.課程改革與課程評價[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M].北京:教育部高教司.2004.
[3]曲文潔.英語教學的終結性評估與形成性評估的實踐與研究[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 2010,(2):120-123.
[4]王志敏.英語課程形成性評價的探究[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0,(1):126-127.
[5]Leung C,Mohan B. Teacher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Talk in Classroom contexts: Assessment as discourse and assessment of discourse[J].Language Testing. 2004, 26,(3):33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