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不僅要求教師更新觀念,而且要求教師轉變角色。因此,教師要徹底摒棄“填鴨式”和“滿堂灌”的課堂教學模式,讓每一位學生都成為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行為主體,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
一、“授人以漁”,創造性地教授學習方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興趣,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感知、想象和創造。教師的職責不僅僅在于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其能夠方便快捷地學習知識,并能夠受益終生,從而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自主學習的興趣。
學生遇到的第一個難題是單詞記不住或記下后又很快忘記,迫切希望老師能夠在記憶單詞的方法上給予指導。于是,我教給了學生以下幾種方法。(1)卡片記憶法。如在教授How much is it?一文時,我首先制作衣服、鞋帽的卡片,然后布置作業讓學生畫出各式衣褲鞋帽的搭配圖片,并在圖片后面寫上對應的英語單詞及涉及的顏色的英語單詞。(2)讀音記憶法。我運用張思中教學法,使學生掌握國際音標,然后用歸類的方法教會學生運用常用的拼音規則。如在教creature時,把讀音和拼寫對應在一起c發/k/,r發/r/的音,ea發/i:/,ture發/t?蘩/,并利用已學過的picture、culture、adventure中ture發/t?蘩/,復習鞏固已學單詞并引出新單詞。如教white一詞時,回顧已學過的what、when、where、while等詞,歸納出w后h不發音這一規則。只讓學生記住單詞還不行,還必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學習人體部位的名稱時,我先指著自己的每一部位演示說:This is my head.This is my hand.然后邊說邊做動作。同時,發出指令,如Touch your mouth.Touch your head,等等,學生邊做邊互相檢查,做錯的同學也能改正過來,這樣做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另外,在這項練習中,我還采取了分組比賽法,即每組派一名代表,老師發口令,看哪組代表反應最快,優勝組可得紅旗。這樣練習,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增強了他們的競爭意識。
(二)運用靈活多樣的操練方法,培養自主學習的熱情。
新課標要求英語課堂教學以學生活動為主體,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因此英語教學中師生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活動極為重要,這種交流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在教學中我們一般采用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組與組之間、同桌之間的操練方法。如在學習What’s the matter?一單元時,教師可設計以下情形:I ate some green grape last night.Now I have a bad stomachache,what should I do?讓學生出主意進行師生對話。如在過完周末學生回到學校時,可設計讓學生互相詢問在周六、周日的某時他們正在干什么,從而訓練過去進行時。如在學習there be句型時,可借助該句型讓學生描繪一幅畫,這幅畫學生可以自由想象,任意發揮。在學習Necklace一文后,可讓其發揮想象,續寫故事。總之,在教學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正確處理個別、小組、全體的關系,盡可能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及非智力因素。
二、“導之以行”,探索性地培養學習習慣
帕默說過,在語言學習上不注意養成正確的習慣,就等于養成壞習慣。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預習習慣的培養。
預習習慣是指英語課前主動預習新課內容,通過預習,積極思考,將部分內容理解記憶,同時發現問題,為上課聽講做好準備。為了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我會給學生留下預習作業。如在上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一單元時,我給學生布置作業:列舉從古到今的交通工具并用英語表達出來。walk,on foot,by sea,by ship,by train,by car,by bus,take the subway,by plane.
如教Why do you like kolar bear?一單元時,讓學生列舉盡可能多的動物名稱,并用英語把它們表達出來,這樣不但鞏固了已學的內容,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英語自學能力。
(二)活動、朗讀習慣的培養。
課堂上,教師要用飽滿的熱情、良好的情緒、富有感染力的言語,創設語言情境,設計富有趣味性的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如在上Do you like bananas?一單元時,讓學生分組準備不同的水果、蔬菜帶到課堂上,然后運用實物訓練Do you...?并讓他們吃這些東西,從表情中判斷喜歡還是不喜歡,由此還可以引出I don’t like ... She doesn’t like ...并要求學生利用早讀的時間大聲地朗讀課文,在課堂上表演對話。
(三)復習習慣的培養。
“艾賓洛斯曲線”表明,記憶材料在記憶后的第二天遺忘最快。因此及時復習材料就顯得尤為重要。課后及時復習課堂上的內容,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并可進一步升華。如在學習How do you make a bananas milk shake?一單元后,我讓學生自制果汁,用英語說出制作過程,并在課堂上比賽誰做得更好,解說得更準確。
總之,教師要有計劃地、合理地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的學習和實踐活動,并讓他們在平等、民主、寬松得學習氛圍中思索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