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就高中英語課程教學中的幾點注意作分析,闡述運用合理的教學策略對于提高課程教學有效性和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據學生的課程學習發展需要,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思維模式,能夠在培養學生正確的英語學習思維和語言感知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滿足他們的學習發展需要。
關鍵詞: 高中英語課程教學 注意點 教學策略
一、引言
我在近幾年的高中英語課程教學中發現,圍繞學生的語言學習發展需要,注意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起到優化課程教學過程和方法的作用,而且能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學習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理解語言文本內容。
二、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注意點
1.注意合理優化學習資源,幫助學生理解掌握。
學習資源的合理運用,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語言學習素材,而且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綜合運用。這是因為,優化好文本資源,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語言學習認知思維和視野,幫助他們積累豐富的語言文化知識,而且能夠為學生學習和使用英語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渠道,促進他們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有效內化生成。
對此,在教學中,優化學習資源,首先,我們在充分發揮好現有學習資源引導的基礎上,要注重運用多樣化的思維模式進行課程教學,讓學生的學習思維變得更為開闊。用好文本資源,讓學生在自主閱讀和主動探究的基礎上能夠深入理解體味文本語言表達的深層內涵與價值意義。其次,拓寬語言學習的渠道范圍,鼓勵學生嘗試和探索運用互聯網絡資源、英語報紙雜志等積累豐富的課外語言知識,感受英語學習的時代性和生活性。
我們以《牛津高中英語》(Advance with English)模塊七Unit 1 Living with technology的“Reading B TV and audio devices:a review”教學為例進行分析。在教學中,為了能夠更好地運用好教學資源,我采用了如下方法:首先,建議學生利用互聯網絡資源,查閱文本中提及的相關“TV”、“audio devices”、“tape recorders and player”等發展歷程。其次,鼓勵學生根據上述發展歷程,選擇自己喜歡的某一發展階段,運用查閱的方法進行綜合表達。最后,鼓勵學生在自我閱讀思考的基礎上完成“Reading A”中的習題,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理解體味并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綜合表達運用。
2.注意運用任務探究模式,增強學生學習體驗。
英語課程教學認為,運用任務型教學原則進行教學,不僅能夠優化課程教學過程和方法,而且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運用該教學模式,更能夠在增強學生學習體驗的基礎上,有效培養學生的語言理解感悟能力。
我以為,以任務教學為主要教學模式優化課程教學過程和方法,就是在發揮好任務引導和思維訓練作用的前提下,注重培養學生的有效學習意識和技能。在教學中,優化任務問題設計鼓勵學生運用獨立思考或小組合作等學習模式參與課程學習。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由語言學習轉化為生成能力,要求學生在任務探究學習的過程中運用多樣化的形式進行表達。
運用任務式教學,能夠在體現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和主動探究基礎上更激活學生的語言學習運用思維。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三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的“Reading Fog”教學中,就可運用該種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教學:首先,要求學生根據“Reading A”中的習題,能夠進行有效的自主閱讀學習和主動探究,以此培養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其次,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作者的相關背景知識及其寫作特點,便于學生加深了解。再次,布置學習探究任務問題:①What did make Polly feel afraid?②How could the old man tell that Polly was young?最后,可要求學生能夠就“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article?”這個問題進行彼此交流。
3.注意英語學習策略指導,提高學生運用技能。
學習策略的指導也是新課程英語教學中值得關注的教學話題。注重對學生英語學習策略3O0N0DGSFr6yUeZh3sVh1g==的指導,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語言學習和適應方法,提高他們語言運用的靈活性,另一方面,能夠便于學生更好地歸納和總結學習過程,提高他們的語言運用技能。
從近幾年的英語課程教學實踐效果來看,注重對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指導,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使用語言文化知識,更為輕松自由地使用語言知識,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發揮好主導作用,讓學生以主人翁的學習意識參與課程學習目標的制定,引導學生利用多種學習資源進行有效的學習探究,指導學生運用觀察、發現、歸納和實踐等方法學習語言知識,體驗語言的強大功能。
像在《牛津高中英語》的“Reading”教學中,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理解感悟,嘗試和探索運用多樣化的學習思維模式參與課程教學。要求學生根據文章的題目,利用好現有的學習資源查閱與此相關的資料。學生在自主閱讀和主動探究的前提下,能夠運用合作探究等形式深化對語言文本的理解,以此培養他們探究問題策略的能力。
三、結語
正是基于以上的分析,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圍繞“學生是課程學習主體”的理念,注意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思維模式進行教學,在豐富課程教學方法的前提下,增強學生的語言學習體驗,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注意了以上幾點,就更能夠讓學生的學習發展需要和課程教學要求進行有機的融合,從而滿足學生的語言學習發展需要,提高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遲克曉.設計創新問題 優化教學環節 培養創新思維——談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4,2.
[2]宋桂月 金鶯.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9,(1).
[3]單華芳.淺談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5.
[4]吳海萍.優化高中英語順序選修課程教學的有效策略[J].英語教師,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