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最近的十幾年中,教育部門在對英語教學進行著不斷改革,以適應當代社會的發展要求。改革后,雖然一些地區取得了實效,但還有些地區收效甚微,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出現了不少問題。本文在針對農村中學英語教育現狀提出了相應的教學對策。
關鍵詞: 農村中學 英語教育現狀 教學對策
一、農村中學英語教育現狀
1.學生方面
(1)生源復雜。
農村中學中絕大部分學生成長于農村,接觸英語機會少。大部分家長不重視英語教學,有的家庭雖重視,但找不到合適方式,因此,學生英語基礎差、底子薄。我做過一個實驗,接了一批初一新生以后,第一節英語課讓兩個班學生默寫26個英文字母,結果出人意料。兩個班80個人,能按照順序將字母寫全寫對的學生不超過30個。到了初中之后,教學要求高,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久而久之,形成了英語難學的狀況。
(2)學生學業負擔重。
初中學習中,語、數、英、物理、化學等科目都處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各科老師竭盡全力想把本科目質量提高上去,導致學生分身乏術,產生學習疲勞,精神狀態差,影響其他科目的發展。英語對于中國學生來說是一門外語,就更具有挑戰性,一旦學生產生疲勞,首先放棄的則是他們覺得有難度的英語,英語學習的氛圍便消失了。
(3)學生畏難心理。
語言的學習都是從模仿開始的,英語也不例外。現在大部分學生羞于開口,不愿意讀出聲來,模仿能力差,阻礙了英語的學習。由于畏懼心理,學生遇到問題不敢直接問老師,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堆積下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立即解決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學生的畏難情緒就使得他們逐漸對英語失去了信心。
2.教師方面
(1)教師的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方式方法落后,教學質量不高。
雖然新課改要求教師能應用現代化教學方法、手段進行教學,但是由于課件制作繁瑣,耗時較長,許多老師寧愿“照本宣科”,使得課堂單一、枯燥。根深蒂固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仍在發揮著作用,教師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灌輸,忽略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及對所學知識的“消化”能力。課后學生不能對所學知識加以應用,不能舉一反三,教學質量自然一直得不到提高。
(2)教師整體素質不高,對教材理解不透。
有些農村的英語教師對外語教學理論的研究尚欠重視,教學方法死板、單調,更談不上教書育人。目前英語教師普遍任課多,有的教師不但要教授英語課,而且要教授其他課程。在一些經濟發展落后的農村地區,英語老師的英語專業水平普遍不高,英語專業知識模糊,甚至自己的發音都有些不準,書寫也不規范。
(3)應試成分比較重,素質培養不足。
當前,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中的英語教育,評價一個老師的水平都主要看老師的教學質量。在這種中考要分數、家長要分數、社會看分數的大氣候里,教師不得不把分數當成生命,漸漸淡漠了對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視,教師在教學中只注重書本條條框框的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對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使學生不能用辯證的思維看待思想實際和社會實際中存在的問題。
3.教學設施方面
(1)設備不足。
在經濟發展落后的農村中學中,極少數學校建有語音室和電教平臺,部分學校雖配有錄音機、電視機等電教設備,但缺乏與教材相關的配套材料。教師和學生得不到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輔助,從而使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2)設備老化。
在我國經濟相對比較落后、人口占大多數的農村地區,中學英語教學仍然受許多主客觀條件的限制,英語教學條件差。雖然配有投影,但是設備陳舊,在教學過程中頻繁出現問題,這些設備的維修費用不菲,而且維修耗時久,因此延誤了教師的教學進程。
二、初中英語教學對策
1.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就會極度渴求相關方面的知識,英語學習自然變得簡單、有趣。
(1)在課堂中設置游戲、競賽環節。
初中學生的心理仍處于成長期,如果一節課沒有起伏,絕大多數學生就難以集中精神、因此,在課堂中設置一些小游戲,既可以調節課堂氣氛,又可使學生投入到英語學習中。比如,在教授動物名稱的時候,可以使學生分成幾組,進行比賽,說出動物數量最多的那組勝出。學生把已知的動物名稱說完之后就會渴望學習新的動物名稱,這樣不需要老師刻意強加給學生任務,學生就主動地學,并且學習的積極性高漲,掀起小高潮。游戲這一簡單的環節雖然不費時也不費力,但是它能夠幫助教師把課文中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形象化,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也促進了學生聽、說、讀、想等多感觀的參與。
(2)故事記憶法。
英語學習中,單詞是很關鍵的一關,也是學生覺得煩惱的問題。對單詞的記憶可以讓學生采用故事串聯法記憶,即把一些沒有關系的單詞串聯成一個故事,方便記憶。學生對故事比較感興趣,因此,在記住故事的同時,就能同時記住單詞。比如wolf,gun,scared,hunter,hat,girl,這些看似沒有關聯的單詞如果編成一個故事就會容易記憶。One day,a hunter shot a wolf with a gun.A girl in a hat saw this and felt very scared.把單詞串聯成這樣一個小故事,能幫助學生記憶單詞,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2.運用分層教學
英語新課標提出:“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英語課程在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課程評價和教學資源的開發等方面都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對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平時在課堂中應多注意他們的動向,多向他們提出一些基礎性的問題;對于一些基礎扎實、潛力大的學生,教師就應該對他們提高一些學習要求,提的問題應增加一些難度。這樣分層教學,對優秀學生進行拔高,對基礎較弱的學生進行平日的輔導能使其增加學習的信心,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3.提高教師素質
教師的素質是教學的關鍵,只有素質高的教師才能巧妙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合理設置教學步驟,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況及心理狀況,及時解決問題。素質高的教師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及時調整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學習效果。學校應提供機會給教師多出去交流、學習和探討,教師也應該通過自身學習,創新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幫助學生學習英語。
農村中學由于其特有的局限性,英語教學的發展受到限制。但是只要學校、教師、學生通力合作,在教學方法和教學設備上進行提高和改進,“軟硬兼施”,找到問題所在并及時解決問題,農村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必定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