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獨立學院是新世紀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種新的嘗試,是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型過程中出現的一種辦學新模式。而廣大獨立學院由于發展的時間尚短,在師資建設上既無可供借鑒的現成模式又缺乏自身的經驗積累,其師資隊伍建設問題成為影響其發展的一個瓶頸,因為良好合理的師資隊伍是獨立學院獲得長遠發展的保障,人才引進又是獨立學院師資隊伍建設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 獨立學院 高等教育 人才引進策略
獨立學院興辦十多年來,解決了大量的招生問題,目前湖北省的31所獨立學院中已有東湖分校、中南民大工商學院、武科大中南分校、華師漢口分校4所高校率先進入獨立改制序列。而廣大獨立學院由于發展的時間尚短,在師資建設上既無可供借鑒的現成模式又缺乏自身的經驗積累,其師資隊伍建設問題成為影響其發展的一個瓶頸,因為良好合理的師資隊伍是獨立學院獲得長遠發展的保障,人才引進又是獨立學院師資隊伍建設的關鍵所在。
一、獨立學院師資隊伍現狀
1.教師總體數量不足,未能實現與招生數量、在校生數量的同步增長。
2.教師隊伍結構不盡合理。
(1)專任教師職稱結構不合理,高級職稱教師數量少,從整體上看,屬于典型的“金字塔”式職稱結構。其具體體現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所占的比例太小,而助教所占的比例卻很大,且缺乏學科帶頭人、專業負責人等骨干教師。
(2)專任教師年齡結構不合理,沒有形成合理的年齡梯隊。大部分獨立學院形成以“專任教師”為主體,以“外聘兼職教師”為輔助的教師隊伍,老、中、青三代教師人數比例不協調,兩頭大中間小,“傳幫帶”作用不能完整實現,這不利于教師隊伍的梯度建設。
(3)專任教師學緣結構不合理,獨立學院聘請了許多母體高校的教師任教或者招聘了很多母體高校畢業的學生,很難避免照搬母體學校的管理模式和教學模式,不利于教師在教學和學術上的“百花齊放”,不利于在教學和學術等方面形成學院的特色。
(4)專任教師學科結構不合理,在校生數多的專業教師數量少,不能滿足相關專業的教學需要,尤其是一些實用型的特色專業。
3.專任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1)教師隊伍的穩定。現在獨立學院里,青年教師一邊在學校工作,一邊提升自身的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一旦時機成熟,則或考入高一級學校繼續深造,或“跳槽”進入國家事業單位,缺乏在獨立學院工作的存在感和主人翁意識。
(2)多數教師的教學經驗欠缺。由于引進對象多為青年教師,教學經驗欠缺,還處于教學摸索階段且沒有擺脫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
(3)多數青年教師的科研能力不強,沒有形成成熟的科研探索思維,開展學術研究的熱情不高,學術研究成果少。
二、獨立學院師資隊伍建設中人才引進的舉措
1.明確師資規劃,有目的、有選擇性地加大人才引進力度。
一是面向高職稱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適度引進大師級的專業負責人、學科帶頭人作為學校學科梯隊建設的中堅力量。二是面向學生。獨立學院的學生特點是綜合素質高、思想活躍但理論基礎不扎實、學習動力不足,所以,大力引進能把握社會人才市場的應用型人才和“雙師型”教師是體現獨立學院層次和特點的必要條件。三是面向學歷。根據學校專業建設制定合理政策,加大對高學歷的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引進力度,為學校的學科建設和科研事業注入強勁的活力。四是加強人才引進的側重點。對學校重點發展的特色專業、學科,對人才稀缺度較高的專業的人才引進政策上適當傾斜。
2.積極拓寬人才引進渠道。
人才招聘工作要改變被動、單一的方式,根據市場的變化力求主動化、多樣化。一是將“筑巢引鳳”與主動出擊相結合引進人才。除了有針對性地參加各級各類招聘會、交流會等形式引進人才外,還可以根據需要通過國內教育網絡和高校網絡等各類媒體平臺進行招聘。二是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根據學院專業發展的需要,在總編制5%—10%范圍內,通過特聘專家教授、兼職教授和返聘中高級人才等多種形式,在科學研究、黨政管理和企業管理等各個領域,不拘一格地聘用那些愛崗敬業、有能力有水平且愿意為教育作貢獻的人才。
3.加大經費投入。
要根據市場發展提高人才待遇,堅持優勞優酬的分配原則,對高學歷高職稱的拔尖人才,可實行協議工資制,真正體現教師的價值和地位,促使有才能的人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可以考慮采用知識技術要素參與分配的形式,如業績津貼、科研津貼等分配方式。
4.加大培養力度,加快人才培養速度。
充分挖掘自身人力資源建立自培體系,進一步完善青年教師導師制,并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完善崗位培訓和在職理論學習制度;加強與各師資培訓中心和相關科研機構的聯系,每年選派若干名骨干教師攻讀在職博士學位;鞏固和完善青年教師崗前培訓制度,打好基礎,同時強化平時教師職業技能的訓練;探索多樣化培訓模式,適時適量建立青年教師實踐培訓基地,積極發展實踐培訓,提高青年教師的動手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
5.建立、完善教師考核、表彰制度。
推行課堂教學質量評估制度,在規范的測評程序、指標的基礎上,吸收學生參與教學質量評價、教學管理;成立教學督導委員會,對教師師德和教學質量進行評估督導;建立教師表彰、激勵機制,對受學生好評、教學效果好的教師進行鼓勵,以精神獎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的方式鼓勵;在本專業、本教學部內開展聽課、說課、講課競賽等活動,交流教學經驗,建立部門考核機制。
6.努力營造人性化的管理氛圍。
在師資建設過程中要始終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尤其是對青年教師的生活、工作、發展給予適當的關心、支持和幫助,真正做到以政策引導人,以事業挽留人,以真情感動人,從而有利于師資隊伍的穩定。
“培養拔尖人才,要靠一流的大學、一流的教師、一流的環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流的教師”。做好人才引進工作是獨立學院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參考文獻:
[1]周泓,葉通賢.論多元文化視野下獨立學院的師資建設.西南大學教育學院,2009.5.
[2]冀滿祥.明確獨立學院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探索應用型人才培養新路徑[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2007,6(3).
[3]張繼龍,蔡曉群.獨立學院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的研究[J].高教研究,2008,(4).
基金項目:非省會城市獨立學院人才引進的思考及對策(2008B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