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來,中職學校學生中男生的數量不斷增多,他們學業進展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在實際教學中,中職學校男生的學業情況不容樂觀。本文通過分析中職學校男生學業不良產生的原因,探究有效的解決方法與對策,以增強學業不良男生的自信,樹立積極、良好的學習心態。
關鍵詞: 中職學校 男生 學業不良 原因 對策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發展中等職業教育,各中職學校不斷擴大招生規模,這使得在校學生人數不斷增多,其中尤以男生居多。他們的學業進展不得不引人關注。以我校為例,我發現,一個班里,男生的學業優秀比例總是比女生低。以我擔任班主任的班級為例,全班26個男生,19個女生,學業不良的男生竟有15人之多。更有甚者,在有些班級里,如汽修班,除了三四個男生,其余男生都可以歸納在學業不良的范疇之內。而且隨著年級的提高,這個比例還有上升的趨勢。毋庸諱言,這樣的現狀讓班主任們頭疼不已,這給正常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不良影響。從短期來說,這給班級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隱患;從長遠的發展來說,這給社會的發展埋下了很多隱患。基于這樣的現狀,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尋找解決的對策,這是每個中職學校的班主任都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男生學業不良的案例分析
【教學案例】第一次見到小浩(化名)已經是開學的第二天了。由于他是晚來的,因此我只能把他的位置安排在最后面,一個人坐。可沒有等我開口說話,他就站起來說:“老師,我不要一個人坐在最后,我不喜歡。”那神情與語氣幾乎是不可商量的,我心里明白:這又是一個學業不良的男生,雖然他沒有入學考試成績。一周后,老師們就開始向我反映,上課的時候小浩總是走神,而且不做作業。如果讓他把作業補起來,他的回答很干脆:不懂。最后,老師只能一題題地教他,而教他的時候竟是一點就通。老師一邊無奈,一邊惋惜。我覺得該找一個合適的機會找他談談,最好能找到某個突破口。
經過一周的仔細觀察,我發現他喜歡勞動,于是,我們的談話就從這一小細節開始。我說:“小浩,開學以來,我們班很多同學做的事情讓老師覺得感動。你也是讓老師感動的同學之一。你知道嗎?”只見,小浩表現出了一副驚訝的神情,眼里也充滿著疑問。于是,我真誠地用眼睛直視著小浩,告訴他令我感動的細節。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喃喃說:“這沒有什么,是我應該做的。”
我覺得,這也許是了解他關于學習方面的態度的最好時機,于是就借勢把話題引到了學習上。我問:“為什么這么不喜歡學習?”他回答說:“學習沒有什么意思。”我又問:“你覺得干什么有意思呢?”他說:“我也不知道。”我的第一次問話只能到此為止。第二天,我和他媽媽聯系,了解到他一直是奶奶帶大的,從初中就不喜歡讀書了。所以,家里對他也沒有什么要求,考試成績差點沒有關系,只要在學校里不惹事就行了。
【分析】像小浩這樣的男學生,在中職學校學生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探究這部分男生學業不良的原因,尋找解決問題的對策,是中職學校的班主任急需解決的問題。
1.各種不良的學習習慣導致學業不良。
一個學業優秀的學生一定是具備了使自己優秀的能力。這種能力簡單來說其實就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自從新課改實行以來,大家都在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努力。但是這個案例中,主人公小浩就沒有具備這些好習慣,確切地說,很多學業不良的學生究其原因就是沒有好的學習習慣。
這類學生在課堂上的聽課是隨性的,如果心情不好就不聽課,整天都在渾渾噩噩中度過。回家作業對于他們來說等于沒有。這類學生往往是不做回家作業的。家長問了,就說在學校做好了;學校老師問,就說不會做;或者找同學的作業本抄襲答案。這樣,日積月累,這類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成功體驗自然地就越來越少,最后,學習成了他們的負擔,他們在學習上得不到任何滿足感與成就感,以致對學習越來越排斥。所以,即使是一些原本對他們來說是強項的學科,也容易沒有耐心,進而在學習上容易注意力分散,精力不集中。
2.差異教學被遺忘,使男生過早被拋棄,導致學業不良。
差異教學這個概念很久以前就已經被人提起,它是指在班集體教學中立足于學生個性的差異,滿足學生個別學習的需要,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發展的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在某種程度上為男生的學習開辟了新的途徑。因為性別的差異,男女生在一開始就呈現出不同的表現。男生一般好動,視覺空間想象力強,本案例中小浩是一個好動的男孩,進入小學、初中后,好動就成了他學習路上的絆腳石,為他學業不良埋下了隱患。因為一些老師更多的是在討厭他的不聽話,討厭他的好動,討厭他的回家作業寫得不好,等等。日積月累,小浩不僅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反而因為表現不好,老師的不待見,同學的不喜歡,導致厭學情緒不斷膨脹。
3.家庭教育不作為,加速學業不良的形成。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教育是教育體系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也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案例中的小浩,家里是三代單傳,男孩至上的觀念在長輩們的心里是根深蒂固的。長輩溺愛,父母對他的要求極低,他的父親曾在與我的交流中談道:“老師,我們對小浩沒有學習的要求,即使考倒數第一名也沒有關系,他只要不闖禍就行。”這實際是父母不作為的表現。因為父母持有這樣的態度,孩子的學業更加每況愈下,因為他們已經知道了父母的態度。在這種情況下,家庭教育的不作為,導致他學業不良的加速形成。
三、針對男生學業不良的對策
絕大多數中職學校學業不良的男生有一個共同特點:智力屬于正常范圍,但由于不同的原因,不能適應學校教育條件下的學習生活,最終導致學業不良。而這種“不良”是可逆的或基本可逆的,在一定的補救教育的條件下是可以轉化的。
1.利用男生特有的興趣愛好,讓每個男生都擁有一個“放大鏡”——自信。
愛因斯坦曾說:“自信是向成功邁出的第一步!”自信的人所表現出來的從容和坦然使他能更好地面對困難,面對學習,自信使人的潛能最大限度地被激發出來,學習效率將大大提高。
中職學校的男生在先前的學習中,已經被太多的“你不行,你沒用,你真笨”打消了自信心。因為不自信,他們認為自己學業不夠優秀,老師對于自己只有批評,更別說是與老師交流了。這時,如果老師能利用“放大鏡”式的眼光看待這些男生,那么在無形中,這些男生的自信就會有很大的改善。
上面案例中的小浩很喜歡打籃球。籃球是絕大多數男生都很喜歡的一項體育運動。我們就可以利用這一抓手,讓他們發展自己的愛好,進而提高自信。學校經常組織一些除學習之外的活動,這對于那些學業不是很優秀的男生來說是非常好的尋找自信的機會。因為這些男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沒有太多的機會表現自己,但他們熱情、大方,不像女生有很多顧忌和擔心,他們想得很單純,只要自己喜歡做就行,因而學校組織的一些活動正好是他們的舞臺。平時,老師需要特別關注這些活動,并積極鼓勵這些男生參加。這些活動不但會使男生的自信不斷增強,而且對他們的學業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就像小浩,自從有了那次打籃球成功的經歷之后,他在學習方面有了很大的變化。
2.利用心理暗示,讓每個男生都擁有積極的心態迎接學習。
著名心理學家埃利斯有一個有名的“ABC情緒理論”。他認為,人的情緒不是由某一誘發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經歷了這一事件的人對這一事件的解釋和評價所引起的。正如哲學家叔本華所說:“影響人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對事物的看法。”
由于心理特征,男生大多成熟得較晚,沒有意識到學業不良給自己帶來的不利影響。慢慢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等意識到這點不足之后,他們往往會采取消極的態度去面對,這時就特別需要老師和家長引導他們樹立積極的心態,正視問題,解決問題。
老師可以對這類男生進行心理暗示。這種心理暗示可以單獨進行,也可以借助班級的力量。因為男生特別在乎面子,往往借助班級力量,其效果會更加突出有效。就如小浩,在籃球賽上,作為主力隊員的他為班級榮譽立下了汗馬功勞。于是,我在班會課上用真誠的言語表示了感謝,并且讓同學們說說在籃球場上的小浩給他們什么感覺:“小浩,你的籃球水平太高了,你是我的偶像。”“小浩給了我很多啟示,如果學習上,我能擁有小浩的打籃球的精神,我的學習成績一定會更好。”同學們從球藝講到學習,這是非常好的一次正面心理暗示的機會,老師順勢把自己的意圖說了出來——這對小浩來說是終生難忘的一次表揚。
總之,借助集體的力量,利用心理暗示,可以讓這些處在學業不良邊緣的男生們有一種正面的積極的想要戰勝自己的勇氣。
3.以短期效率為基點,挖掘學習動機,讓每個男生擁有學習目標。
目標是個人、部門或整個組織所期望的成果。擁有人生目標,就有了生生不息的動力,所以,男生有了滿足自己某種需求的欲望,才會加快學習速度,穩固學習熱情。
我的做法是以短期效率為基點,作為樹立目標,挖掘學習動機的主要手段,以尋找男生身上最能取得短期效應的東西為切口。本案例中的小浩,就可以用他最為有效的數學為突破口,逐步擴大攻克面積。先以數學書中的基礎為標準,找課間合適的時間一一落實。因為很簡單,所以小浩完成起來比較容易。在小浩每天完成任務的時候,我對他的表現有一個正面的肯定。這樣,以落實書本知識為主,到了周末,給小浩做一張關于這五天時間里做的題目的試卷。這是一張專門為小浩準備的試卷,可以說是“量身定做”的,意在讓小浩覺得這五天的題目沒有白做,收獲還是很大的。因為是一些做過的同一類型的題目,對于小浩來說考個理想的分數不是難事。成績出來,果然有所進步,我就在全班同學面前大加渲染表揚小浩,絕不吝嗇溢美之詞。
像小浩這樣的男孩在我們周圍不斷涌現,這也就是為什么男生學業不良者越來越多的原因。這些孩子往往有聰明的頭腦和敏銳的觀察力,自我控制力卻比較薄弱。他們的興趣很廣泛,可唯獨對學習興趣不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這就需要老師運用智慧和耐心。如果方式欠妥,老師就會被他們牽著鼻子走,甚至被拖垮。總之,適當的方法、合理的手段、耐心地等待,都非常有必要。
參考文獻:
[1]皮連生主編.學與教的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6,第四版.
[2]莫雷主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11,第一版.
[3]孫義農主編.小學生心理輔導.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9,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