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身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新思維。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輕松而高效的有力保障。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1.培養學生規范書寫的習慣
每一種文字都有統一的書寫標準,英語也是如此。“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入門階段,書寫教學必須嚴格要求,培養學生正確、端正、熟練地書寫字母、單詞和句子的能力,注意大小寫和標點符號。對字跡潦草,無法辨認,斜體、圓體、手寫印刷體混用,語句書寫不規范的不能等閑視之,要在教學中加強訓練,督促與統一,初一年級進行書法比賽,并作書法展覽。
2.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初一年級入門階段提前教音標,過好語音關和單詞拼讀的難關,培養以拼讀為基礎的自學能力,這樣學生就能在課前先預習單詞朗讀,課前先自己聽錄音機模仿,做到單詞四會,會讀、會寫、知道詞性、詞義。初二年級開始,除了讀單詞、聽錄音外,還布置學生課前做口譯句型,有的放矢地研讀對話或筆譯短文,初步了解將要學的基本內容,課前劃出學生自己認為重要的短語,記錄預習中的疑難詞組、句型等問題,并在課前給學生布置一些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預習。
3.培養學生朗讀、觀察、思索、背誦的習慣
語音是語言的外殼,學英語更要多朗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課堂內多使用錄音機,進行模仿、朗讀,這樣準確率比較高。朗讀要力求準確、抑揚頓挫,聲情并茂,課后要進行朗讀背誦,這樣有助于增強語感,提高口頭表達的能力,適應今后交際的需要。讀書量的積累,必然產生質的飛躍,多讀是提高英語水平的有效途徑。在讀的過程中,要培養學生觀察、思索的好習慣,掌握背誦、記憶的訣竅,找到記憶的規律,我指導學生記憶單詞主要有三種方法。
A.聯想法(根據構詞聯想,關系詞聯想,拼讀規則聯想記憶),如:
(1)wonder-wonderful-wonderfully,sun-sunny,slow-slowly。
(2)subject-English,Chinese,maths,physics,history……”
(3)all-small-fall-tall-ball-wall……
B.區別法(根據異詞近義區別、同詞異用6oNYy6AU4hYTGNpRs0aOr72xaVdLdXxN03bw04ir9bk=區別、反義對比區別加強記憶)。
(1)learn-stuay,perhaps-maybe,borrow-lend
(2)take out-take care of-take one's class-take a rest-ake…to…-take over-tuke up-take down…
(3)come-go,right-left,black-white,here-there,free-busy,work-rest,forget-remember,hot-cold……
C.歸類法(根據同義歸類、同音歸類或變化規律歸類進行記憶),如:(1)do well in-be good at,look after-take care of,take out-bring out,finally-in the end.(2)write-right,meat-meet,rise-rice,too-two-to.(3)90個不規則動詞的過去式和過去分詞按其變化規律歸納成4種類型:ABA,如come-came-come;ABB式,bring-brought-brought;AAA式,put-put-put;ABC式,begin-began-begun.
4.培養學生積極舉手、互相競爭的習慣
教師應借助手勢、眼神、實物、圖片等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盡量避免用母語,要求學生充分調動一切感官,養成眼、耳、口、手并用的聽課習慣,每堂課安排三至五分鐘,進行日常用語會話,或鼓勵學生多用學過的,或正在學的材料,讓他們先編寫講話稿,編成對話,進行倆倆情景對話。當一對或幾個人上臺對話時,教師要就對話內容向學生提問,并要求學生舉手。這樣,教師既能夠了解學生能否聽懂,還能促進學生認真聽,產生群體活動效應。要盡量避免全是教師問學生答的那種審問式的辦法,要培養學生積極提問的習慣。
5.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
知識的取得是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的過程。保證必要的學習時間,是學好英語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就英語這門工具性基礎學科來說,每天只靠課堂時間,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向課外開拓,向課外要時間。借助詞典、語法書等的幫助,我經常指導學生閱讀適宜的英文版書報雜志、原著或改寫原著(如《英語畫刊》、《中學英語報》、名著簡寫本等)。課外閱讀,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直接興趣。通過閱讀,學生獲得了與中文材料不同的許多新知識、新信息、甚至幽默,從中享受無窮的樂趣。這種樂趣是促使他們繼續閱讀的最好動力,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閱讀材料中有些單詞是課本中沒有的,為了看懂全文,迫使他們去查詞典,這就培養了他們借助詞典進行自學的習慣。學生有了自學的能力,就等于架起了通向知識金庫的橋梁。
(作者單位:四川省宜賓市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