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教育是現代教育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無論是在義務教育階段還是高等教育階段,都占據著重要地位。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環境的變化,語文教學工作也必須順應時代的特征作出調整。文章的主要內容就是從葉圣陶語文教育思想的角度出發,來分析當前語文教學工作的改革趨勢與改革方向。
關鍵詞:葉圣陶;語文教育;改革;影響
葉圣陶先生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文學家,他對現代語文教育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葉圣陶語文教學思想兼具體系性與時代性的特征,他不僅從語文教學的目標任務有了重新的定位,而且對教學方法、教學內涵有了新的發展與延伸。葉圣陶教育思想對中國語文教育的影響是動態發展的,對當前語文教學工作的改革也具有指導意義和指引價值。葉圣陶語文教育思想對語文教學改革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文章選取有限的幾個角度來對這一問題進行探析。
一、葉圣陶語文教育對教材選擇的影響
無論是哪一門課程,教材始終在教學工作中擔負著重要的職責。語文教學工作改革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對當前語文教學所使用的教材進行調整和完善,教材的改革,實質上就是等同于教學內容的改革,而教學內容改革恰恰是葉圣陶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學內容改革,首先表現在葉圣陶先生認為教材中每一篇文章的選擇都應該進行嚴格的審定、符合一定的要求。葉圣陶先生從年輕時候開始就積極的參與語文教育事業的改革,對于教材內容非常的看重,他認為教材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教材應該能讓學生有所獲益和有所感悟。所以對于教材文章內容的選擇他認為應當嚴格的把關,對于一些個人主義和違反時代精神的作品不應該選擇進入教材,文章的內容應該是積極向上的,有著豐富健康的情感。
教材內容的編纂,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文章的編排應該有序,中國文學所創造的成果與財富可謂是汗牛充棟,語文教材是無法窮盡這些優秀的文章的,所以文章的選擇應該要有一定的目標,有明確的教學任務。語文教學不僅要重視內容上的探尋,還要重視形式上的探究。長期以來,我們在語文教學內容的處理上的確欠妥,許多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文章思想內容的重視程度遠遠的甚于文章的形式與語言結構,所以多年的教學工作中我們發現往往是一篇文章教學完成以后,學生對文章的中心思想內容有很好的了解,但是對于文章的語言特色和語言形式卻沒有任何影響,也沒有深入的分析。這其實是語文教學的一大損失,在教學改革工作中應當注意。
二、葉圣陶語文教育對教學方法改革的影響
除了教學內容以外,葉圣陶語文教育改革的另一個重要思想就是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對具體的教學效果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對教學方法改革的影響,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首先,語文教育中應當重視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葉圣陶認為,在語文教育中,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對于教學效果有著非常直接的影響,他認為:“許多東西用語言文字是絕對說不清的。
其次,語文教學應當具有系統性。葉圣陶認為,中國古代私塾教學方法的傳承在語文課程教育上表現的最為明顯,老套的死記硬背是私塾國文教學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們目前在語文教學中仍然常常見到的一種教學方法。很顯然,這種教學方法與現實的教育需求是相脫節的,葉圣陶認為建立現代的語文教學模式必須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于是他提出了三段教學理論:預習一討論一歷練。每個學生在上課之前都要先通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概,并自覺利用工具書獨立解決課文中字詞的障礙,同時通過預習提出心得、疑問和難點;等到上課時,學生應該在老師的主持和指揮下積極地參加對課文的討論,由于每個學生在預習時的收獲和困惑各不相同,所以課堂討論時可相互取長補短,集思廣益,問題就可以解決一大半,而剩下的那一小半,只要由教師作三言兩語的指點和引導,學生就能開竅;最后的歷練應做到課內課外相結合,歷練得多了,學生就能養成學習語文的一系列良好的習慣,就能收到舉一反三的好效果。
再次,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葉圣陶認為,在教學工作中,教師的職責和任務應該集中在“導”上,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師在課堂上用大量的時間進行講解的模式。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盡量的少講,將更多的時間去留給學生自己。例如在閱讀教學中,就是要讓學生自己去多讀、多看、多想,因為閱讀最重要的價值就是通過對文字的閱覽而感到內心有所收獲與頓悟,而這個內化的過程都是要依靠學生自己來完成,教師即使大量的干預也無法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再如作文教學中,教師也要讓學生自己多寫、多改,只有多寫,才能讓學生積累一定的寫作技能,而多改才能讓學生發現自己在文章寫作中存在的問題,才知道在今后的寫作中要如何的改進。
參考文獻:
[1]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2]劉國正.葉圣陶教育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張香竹.語文教師人格的理性思考[J].濮陽職業技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