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機關業余合唱團可以促進和諧社會的積極發展及團隊精神的發揚光大,而和諧社會的發展及團隊精神的發揚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一部分。職工業余合唱團可以將經營、管理,精神文明建設寓于潛移默化之中,可以將直接的精神文明教育、管理、培訓的作用載體轉換為以文學藝術為功能載體。文章主要就機關業余合唱團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在此基礎上了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
關鍵詞:機關業余合唱團;組織建設;問題;對策
對于合唱藝術形式的發展,在我國長期的革命歷史進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有著組織群眾,團結大眾、鼓舞人民積極向上的優良傳統。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合唱工作擔負著光榮的新的任務。隨著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發展,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思想引導下,機關業余合唱團在作品、指揮人才、表演、理論研究等方面出現新的變化,在秉承與創新發展過程中,慢慢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合唱藝術團隊,合唱團發展也十分迅速,但也伴隨著不少問題值得我們去思考。
在機關業余合唱團發展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管理單位的過程中,由于經費缺乏,導致能夠舉辦的合唱活動較少,而且每次參加這樣的合唱活動演出經費開銷較大,卻給合唱團展示的機會少之又少。參與表演的人員來自不同的地區單位,這樣對參與表演人員無實際管理能力,再因為合唱團沒有管理用的標準的規章制度,導致管理上的難度加大。另一方面,在參加表演合唱團的員工中,很多都是沒有合唱團這一方面的基礎知識,對音樂和聲等方面的知識不了解,很多人參加業余合唱團的目的是為了打發時間,尋求音樂上在一起的樂趣,并且參與其中的人大多數為沒有什么活動的中老年人,即退休員工居多,男女比例失調,再加上缺少現代的年輕人參與其中,這導致了合唱團老齡化、活力不夠。
對于以上提出的機關業余合唱團發展所出現的問題,筆者也作出了自己的分析對策。創建健全的內部規章制度。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經過健全、合理的團內規章制度才能讓每一個認真學習的團員享受到自己應該得到的收獲及成就,這樣才能使排練、演出等所有合唱活動的效率提高,也才能確保合唱團穩定積極的發展提高和進步。所以說所有活動要按照嚴格規定和制度辦,這樣才能實現管理標準化,合唱團才會長遠的發展。
根據團員自身情況,定期聽取團員的意見,充分平衡團員的演出和工作時間。在機關業余合唱團的發展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有一些優秀的團員因為工作等原因而被迫離開合唱團。現在,有些走在前列的機關為了支持業余合唱的積極發展,解決工作與訓練時間矛盾的問題,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相關的措施,大多為獎勵措施。還有一些辦法也可以解決諸如此類問題,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規定每周排練的時間及次數。例如現在許多機關使用“每周兩次訓練,每次兩個小時”的方法,并且效果反映非常好,對工作的影響不大。當然,與此同時也應該積極改善訓練的效率。
合唱團的管理以及管理隊伍的選擇及配合。可能是由于對合唱藝術不是特別了解,單位的負責領導在選擇合唱團的教導教師時大多選擇器樂專業或者聲樂專業出身的相關老師。但是,這樣的選擇其實有很大的限制及弊病。這首要原因是由于器樂或者聲樂出身的老師在自己的專業能力及素質是一流的,卻很多是對于合唱不是非常精通,所以在訓練合唱團時老師會不由自主地采取訓練獨唱演員的模式,而缺少培養先進合唱訓練的做法及思想。這樣的訓練模式對于一個業余合唱團,尤其是已經走過初始階段,現在處于上升期的團隊是非常不好的。筆者建議尋找指揮專業出身的老師,最好是主要負責合唱指揮的老師擔任合唱團的指導教師。這樣可以防止所有不必要的彎路和困難。當然,只有指揮是遠遠不夠的,還應當聘請專業的和聲老師對團員進行專業培訓,使團員能夠充分了解音樂和聲等方面的知識。
目前我國機關職員的社會文化業余生活,正在劃時代的發生極大變化,其最大特點是:伴隨著社會物質商品的極大充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職工已從過去簡單的物質生活追求,轉變成了對精神文化的向往。所以,參與合唱團,就成了許多職工自發追求精神文化體驗的一種極佳方式。管理單位可以切實加強對合唱團的管理,使它成為職工精神文化體驗的場所。
總而言之,只要機關業余合唱團管理者做到“志存高遠,用心管理,堅持努力訓練”就一定能夠在機關企業里建設起一支素質高,修養高,經驗十足的合唱團體。職工通過放聲歌唱能夠可以排出體內的濁氣,把參與合唱活動看作是一項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動,同時可以振作精神,煥發青春,展現機關職工形象。
參考文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