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監理工程師角度講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質量控制,從材料、施工、養護等方面進行控制,從而保證工程質量。
關鍵詞:監理水泥混凝土控制
中圖分類號:TU4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3(a)-0000-00
水泥混凝土路面(又稱白色路面),是一種選用水泥、粗細骨料、和水按一定的比例攪拌而成的混合物,經攤鋪、整平、硬化而成的一種較高級的路面面層。
下面就我市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情況談談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監理控制。(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正式澆筑前,必須對下承層進行驗收,待其合格后并經精確測量放樣后,全部工作應得到監理工程師審查、核驗、批準方可施工。)
1 材料與配合比
水泥應采用強度高、收縮性小、耐磨性強、抗凍性好的水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應采用42.5級以上的道路硅酸鹽水泥或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中等及輕交通的路面可采用礦渣水泥,其強度等級宜不低于32.5級。水泥應有出廠合格證(含化學成分、物理指標),并經復驗合格,方可使用。不同等級。廠牌、品種、出廠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存、混用。出廠期超過三個月或受潮的水泥,必須經過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粗集料應采用質地堅硬、耐久、潔凈碎石、礫石、破碎礫石,技術指標應符合規范要求,粗集料宜使用人工級配,粗集料的最大公稱粒徑,碎礫石不得大于26.5mm,碎石不得大于31.5mm,礫石不得大于19mm。細集料宜采用質地堅硬、耐久、潔凈的粗砂、中砂,技術指標應符合規范要求。使用機制砂時,還應檢驗砂漿磨光值,其值宜大于35,不宜使用抗磨性較差的水成巖類機制砂。海砂不得直接用于混凝土面層,淡化海砂不得用于城市道路、主干路、次干路、可用于支路。清洗骨料、拌合混凝土及養護用水應清潔,不應含有影響混凝土質量的油、酸堿、鹽類、有機物等,宜采用飲用水。鋼筋的品種、規格、成分應符合設計和國家標準規定,具有生產廠的牌號、爐號、檢驗報告和合格證,并經復試(含見證取樣)合格。鋼筋不得有銹蝕、裂紋、斷傷、和刻痕等缺陷。傳力桿(拉桿)、滑動套材質、規格應符合規定。脹縫板宜用厚20mm,水穩定性好,具有一定柔性的板材制作,且經防腐處理。填縫材料宜用樹脂類、橡膠類、聚氯乙烯膠泥類,改性瀝青填縫材料,并宜加入耐老化劑。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兼顧技術經濟的同時應滿足抗彎強度、工作性、耐久性三項指標要求,不同攤鋪方式混凝土最佳工作性范圍及最大用水量、混凝土含氣量、混凝土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應符合規范要求。
2 支模與澆筑
模板宜使用鋼模板,鋼模板應直順、平整,每1m設置1處支撐裝置。高度與混凝土板邊厚度一致,混凝土分塊在曲線段時,應注意曲線的內外側分塊縱向長度不同,橫向分塊必須與路中心線垂直。路口分塊設計按設計圖設計,采取加固措施。模板安裝前應核對路面標高、面板分塊、脹逢和構造物位置,模板應安裝穩固、順直、平整、無扭曲,相鄰模板連接應緊密、平順、不得錯位,嚴禁在基層上挖槽嵌入模板,模板安裝完畢后,應進行檢驗合格方可使用,模板安裝檢驗合格后表面應涂脫模劑或隔離劑。混凝土路面邊緣鋼筋的安放用預制混凝土墊塊,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應使鋼筋保持平直、固定,不得變形撓曲,并防止位移。安放角隅鋼筋時,應先在角隅處攤鋪1層混凝土混合料,攤鋪高度應比鋼筋設計位置預留一定的沉落度,角隅鋼筋就位后,用混凝土混合料壓住。若安放上下兩層鋼筋網時,鋼筋網的保護層均不應小于4cm,下層網中必須用預制混凝土墊塊,上層網中在混凝土澆至預定高度并已振實整平后安放。
鋪筑混凝土時卸料應均勻,布料應與攤鋪速度相適應,設有縱縫縮縫拉桿的混凝土面層,應在面層施工中及時安設拉桿,混凝土板厚度在24cm以下可一次攤鋪,在24cm以上時應分兩次攤鋪,下層厚度宜為總厚度3/5,振搗必須密實,先插入振搗器振搗,后用平板式振搗器振搗,振搗應輔以人工找平。當有烈日暴曬或干旱風吹時,宜快速抹面,抹面前應做好清邊整縫,清除黏漿,修補掉邊、缺角,嚴禁在混凝土面板上灑水或撒干水泥。抹面宜分多次進行,先找平抹平,等表面無泌水時,再作第二次、第三次,直至抹平為止。
3 接縫與養生
普通混凝土路面的脹縫應設置脹縫補強鋼筋支架、脹縫板和傳力桿,脹縫與路中線垂直,縫壁必須垂直,縫寬必須一致,縫中不得連漿。傳力桿的固定安裝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端頭木模固定傳力桿安裝方法,宜用于混凝土板不連續澆筑時設置,另一種為支架固定傳力桿安裝方法,宜用于混凝土板連續澆筑時設置的脹縫。宜在混凝土未硬化后,剔除脹縫板上的混凝土,嵌入(20—25)mmx20mm的木條整平表面。脹縫板應連續貫通整個路面板寬度。橫向縮縫采用切縫機施工,切縫方式有全部硬切縫、軟硬結合切縫和全部軟切縫三種,應由施工期間混凝土面板攤鋪完畢到切縫時的晝夜溫差確定切縫方式。
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應及時進行養護,可采取噴灑養護劑或保濕覆蓋等方式;在雨天或養護用水充足的情況下,可采用保濕膜、土工氈、麻袋、草簾等覆蓋物灑水濕養護方式,不宜使用圍水養護;晝夜溫差大于10度以上的地區或日均溫度低于5度施工的混凝土板應采用保溫養護措施。養護時間應根據混凝土彎拉強度增長情況而定,不宜小于設計彎拉強度的80%,一般為14—21天。應特別注重前7天的保濕(溫)養護。在混凝土達到設計彎拉強度的40%,可允許行人通過。混凝土完全達到設計彎拉強度后,方可開放交通。
4 特殊天氣施工
(1)雨期施工
加強與氣象臺聯系,掌握天氣預報,安排在不下雨時施工。做好防雨準備,在料場和攪拌站搭雨棚。勤測粗細集料的含水率,適當調整加水量,保證配合比的準確性。
(2)夏季施工
嚴控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證其和易性,必要時可適當摻加緩凝劑,特高溫時段混凝土拌合可摻加降溫材料。盡量避開氣溫過高的時段。可選晚間施工。加設臨時罩棚,避免混凝土面板遭日曬,減少蒸發量。及時覆蓋,加強養護,多灑水。保證正常硬化過程。
(3)冬期施工
摻入早強劑;原材料加熱,將拌制混凝土的水加熱到60度,砂石加熱不應高于40度,但不得加熱水泥,混凝土拌和料溫度不高于35度,攤鋪混凝土溫度不低于5度;覆蓋法,路面成形前,盡量縮短各工序時間,成形后,在混凝土板上覆蓋保溫層,減緩熱量損失,使混凝土的強度在其溫度降到0度前達到設計強度。
5 結語
質量是工程的生命,是工程建設的永恒主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造價較高,如返工,不僅給施工單位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還可能延誤工期,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因此,把握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監控要點,充分發揮監理的監控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