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根據幼兒的特點和唐山市地方特色,文章分析了培養幼兒認識家鄉、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方法、方式,論述了通過學唱評劇、弘揚抗震精神、學習剪紙等主題實踐活動,提高了幼兒的文藝素養、愛國熱情和動手能力,從而培養了孩子的思想道德情操。
關鍵詞: 幼兒教育 熱愛家鄉 熱愛祖國 培養道德情操
幼兒是祖國的花朵和希望,充滿天真和燦爛。幼兒又是家庭的寶貝和未來,受到無微不至的呵護和關愛。如何針對幼兒的特點,結合愛家鄉、愛祖國教育,培養幼兒的思想道德情操,促進其全面健康成長,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1.通過認識家鄉美,培養幼兒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
幼兒對家鄉和祖國的情感,來源于他們對家鄉和祖國的了解和認識。幼兒的理解能力比較差,要通過他們看得見、摸得著、感興趣的事,使他們了解家鄉[1,2]。
(1)唐山市的地方特色。
唐山市南臨大海,北依燕山,西與北京市、天津市毗鄰,東與秦皇島北戴河接壤,是首都北京的重要門戶,地理位置優越,物產非常豐富。這里有全國最早的開灤現代化煤礦和京山鐵路線,有聞名遐邇的冀東水泥、唐山陶瓷、河北鋼鐵和冀東石油;這里盛產遷西的板栗、柏各莊的大米、玉田的金絲小棗,有豐富的海產品如螃蟹、對蝦、皮皮蝦等,還有各種水果;這里有清東陵、唐山地震紀念碑、京唐港等著名的旅游景點,還有美麗的南湖公園;這里是評劇、皮影戲、樂亭大鼓的發源地,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還是我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李大釗同志的故鄉,是節振國等革命先烈戰斗過的地方。
(2)認識家鄉,熱愛家鄉,熱愛祖國。
首先,有計劃、有目的、有選擇地向幼兒介紹唐山市的自然風光,介紹唐山市的文化特色,激起幼兒要親眼看一看的情趣和欲望,進而組織幼兒參觀游覽。如帶孩子們游覽美麗的南湖,觀看皮影戲等,使他們在劃船、游玩、看表演的過程中,感受到家鄉唐山的美,留下深刻的印象。參觀之后,及時組織孩子們觀看錄像,進行討論。孩子們在討論中高興地說:“唐山真美,南湖真大。”“皮影戲真好看,我愛唐山。”這些天真可愛的語言,表達了他們對家鄉的依戀和熱愛。
通過課堂教育培養孩子們熱愛家鄉的情感。如通過回答爸爸、媽媽的工作單位,讓他們了解唐山市煤炭、水泥、鋼鐵、陶瓷等產業的情況。如小朋友回答:我爸爸在唐山礦工作,老師可以講:你爸爸可真了不起,唐山礦是咱們國家的第一個現代化礦井,有100多年的開采歷史,為國家作出了很大貢獻,我們做飯、取暖都用的是地下煤炭。如小朋友回答,我媽媽在陶瓷廠工作,老師可以講:你媽媽的工作真偉大,我們吃飯用的盤子、碗都是陶瓷廠生產的,唐山市又被稱為北方瓷都,生產的陶瓷可受歡迎呢。通過這些交流,孩子們對唐山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更熱愛自己的父母和家鄉。
在上述活動的基礎上,可進一步引導孩子們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認識,如介紹北京的天安門、人民大會堂、故宮、頤和園、長城等,介紹山海關的老龍頭、天下第一關和美麗的北戴河、黃金海岸,介紹杭州的西湖、南京的中山陵、上海的外灘、武漢的黃鶴樓,介紹泰山、黃山、峨眉山等。通過這些交流和活動,孩子們就會培養起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和向往,從而激發起對家鄉、對祖國的無限熱愛[3,4]。
2.通過主題實踐活動,培養幼兒的思想道德情操
(1)聽評劇、學評劇,培養幼兒的文藝愛好。
唐山是評劇的發源地,其優美的旋律植根于家鄉傳統文化的土壤,飽含著鄉土濃濃的氣息。評劇唱腔委婉動聽,服飾造型獨特優美,所傳唱的故事更是感人肺腑,有古裝戲,有現代戲,讓幼兒產生強烈的審美感受,達到美育的效果。評劇曾涌現出新鳳霞、趙麗蓉等一大批藝術大師和藝術家。幼兒通過看、聽、賞,有一種快樂的視聽覺體驗,產生情感共鳴,激發對戲曲藝術的興趣。通過學唱評劇,孩子們領略了家鄉的藝術風貌,對培養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2)弘揚抗震救災精神,激發幼兒的愛國熱情。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當時傷亡慘重,損失巨大。地震后,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唐山人民通過10年恢復重建,26年快速發展,建成了一座現代化的新唐山,目前唐山市的GDP名列全國前20位。
針對唐山市這一特點,組織孩子們參觀地震紀念碑,講述唐山市的抗震救災過程。尤其讓孩子們了解黨和政府對唐山人民的關愛,全國人民對唐山人民的無私支援,解放軍叔叔在抗震救災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孩子們在主題實踐活動中,感受到新唐山的來之不易,感受到祖國的偉大,認識到解放軍是最可愛的人。
(3)學習剪紙,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唐山剪紙是多民族文化藝術發展交融的結晶,不僅在題材上延續著傳統的藝術特色,還由唐山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獨特的風土民情、民間傳說、文化底蘊等作基礎,形成了獨特的民間剪紙分類。
幼兒學習剪紙,不但能夠培養動手能力,還能培養審美情趣、合作意識和高尚情操,既需要有充分的耐心、細心和毅力,又需要有不斷創新、探究的精神。通過學學、玩玩、做做、想想,促進幼兒的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感的發展。
3.結語
根據幼兒的特點和唐山市地方特色,采用游覽參觀、課堂教育等多種形式幫助幼兒認識家鄉,培養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通過學唱評劇、弘揚抗震精神、學習剪紙等主題實踐活動,提高幼兒的文藝素養、愛國熱情和動手能力,從而培養思想道德情操。
參考文獻:
[1]王炳仁.道德啟蒙教育研究[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2]盧樂珍.幼兒道德啟蒙的理論與實踐[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3]吳曉月.幼兒“愛家鄉”創新德育的實踐與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0.11:81-82.
[4]劉霞.我國幼兒德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01,s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