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夏天,如此結束了!”
10月1日凌晨時分,隨著《中國好聲音》年度盛典結束,主持人華少在微博上寫道。
這場長達4個多小時的年度盛典成功地搶去所有電視臺中秋晚會的風頭,但節目愈來愈頻繁的廣告和直播延時導致擾民糾紛的鬧劇,也讓這場盛典在落幕的時刻,充滿了喧囂和爭議。
但這一切都不妨礙《中國好聲音》成為這個夏天電視熒屏的最大贏家。
與當年的《超級女聲》相似,《中國好聲音》也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人們期待草根一夜成名的神話,但年年選秀,熱潮過后,能夠被人記住的名字卻寥寥無幾。對“好聲音”們來說,這個夏天的結束,將意味著各自不同的開始。
冠軍梁博,不當別人的影子 當總冠軍的頭銜降落在他頭上時,臺下的導師那英忍不住跳上座椅,同組學員也抱成一團為他慶祝。而在臺上,21歲的梁博面無表情,只是禮貌地向臺下鞠了一躬。沒有熱淚盈眶,沒有歡呼雀躍,甚至沒有露出明顯的笑容。
“我本來就不是奔著結果來的。”賽后,他解釋了自己的“淡定”。
“梁博是一個很不像90后的90后。”比賽期間與他接觸的工作人員說,梁博少言寡語,但很有禮貌,頭腦也很清醒,有著與他年齡不太相符的成熟。
梁博出生在吉林長春,與很多學員因“會講好故事”紛紛卷入爭議不同,他沒有曝光過太多的個人生活。作為一名音樂專業大三學生,他幾乎沒有可以被用作談資的“故事”,第一輪時,他甚至被“快進”。決賽中梁博以被汪峰贊譽為“孤獨、有想象力”的聲音一鳴驚人,一路過關斬將,在競爭激烈的那英組脫穎而出。
總決賽上,他與同為90后、風格另類的吳莫愁角逐冠軍,憑借一首應景的《我愛你中國》,這個幾個月前在舞臺上還頗顯青澀的大男孩,奇跡般地被冠上了“年度好聲音”的頭銜。
雖然賽前沒有緋聞和負面傳聞,但“黑幕”、“內定”的論調仍然在第一時間就撲面而來。輿論對選秀比賽的口水戰已經習以為常,而對于年輕的梁博來說,還是有些難以承受,“但想到誰得了第一都會挨罵,我也就不理會了。”
除此之外,這個冠軍頭銜并沒有對他的內心產生太大影響。比起奪冠,更讓他興奮的,是有機會與偶像汪峰、崔健近距離接觸,得到他們的指導。在學校,梁博就曾被稱為“小汪峰”,在《中國好聲音》中,他也唱過好幾首汪峰的歌。“我不會變成他們 (崔健、汪峰)的影子。”梁博在學校有自己的樂隊,也自己寫過原創歌曲。在賽后第一場巡演中,他已經唱起了自己的歌。
梁博奪冠后,在吉林藝術學院大門前,掛起了祝賀他奪冠的巨幅海報。梁博說,他會以繼續完成學業為先,回到長春安安靜靜地學習、生活。但他的生活已經被打亂。因為“不想讓觀眾失望”,他在嗓子不適的情況下參加了賽后的第一場巡演,并導致嗓子化膿,不得不取消了接下來的演唱會。對這名年輕的冠軍來說,在娛樂圈名利漩渦中堅守“不變質”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參賽選手,熱度是暫時的 不管未來的前景如何,至少在現在,所有在《中國好聲音》中出鏡的學員都嘗到了切實的甜頭。李代沫、趙露雖然出局較早,卻贏得了演唱電影主題曲的大好機會。吉克雋逸等4人代言的廣告也早早在地鐵上滾動播出。即便是最早出局的學員,參加商演的出場費也都有提高,而一些人氣較高的學員身價據稱已達到國內一線歌手的水平。
表現突出的平安,在接受本刊采訪時坦言,“我需要一個機會。就像一個產品需要推銷。”《中國好聲音》給了他這樣的機會。34歲的平安以前曾多次參加選秀比賽,是上海音樂圈中小有名氣的歌手,但卻一直缺少一個進入大眾視野的契機。“現在走在馬路上會有人認出我,工作也一下子多起來了。忙得腦子都快炸了。”平安選擇了簽約《中國好聲音》制作團隊,但他并不急于趁熱度出專輯:“熱度是暫時的,接下來要做的事情非常重要。我對音樂有自己的想法,會堅持我想要的東西。”
在進入4名導師團隊的全部56名學員中,有40余人簽約
0cd04d3dc5e892a4dbd8fcea7f7ca03fe6c541e2cc2b6e7afd4655b8803a05b2《中國好聲音》制作團隊。沒有簽的,幾乎都是與其他公司簽約在先,而沒有與任何公司簽約的,是少數中的少數。
以一首《花房姑娘》被人熟知的北京服裝店女老板魏語諾,就是其中之一。
記者與魏語諾通話時,她正在為一場商演進行彩排。最近有很多人帶著好奇涌進她位于北京朝陽區麗都附近的小服裝店,但往往失望而歸,由于忙于演出,魏語諾已經很少出現在店里。“以前精力70%用在服裝店,30%用來做音樂,現在這個比例調了個個。”她笑道。
10年前,魏語諾從青島來到北京,參加一個唱歌比賽,比賽沒有成功,但她從此“漂”在了北京。現年27歲的她當過跑場歌手、批發過服裝、賣過快餐,后來與一位朋友一起合伙經營服裝店。除了一年短暫的放棄,她一直沒有離開音樂。她有合作多年的樂隊同伴,常在廣州、東莞、香港等地演出。每到香港,除了演出,她還要為服裝店進貨。
在參加《中國好聲音》之后,她明顯忙碌起來,唱片也投入了運作。“對一個完全的新人來說,出唱片太難了,沒有人認識你。現在有了這樣的機會,至少有人在關注我。”她說。
從前在酒吧跑場時,她也曾經被唱片公司相中,但因為擔心可能被冷藏,她沒有簽約。這一次,同樣出于對“被冷藏”的擔憂,魏語諾沒有與《中國好聲音》制作團隊簽約,而是選擇了自己繼續打拼。對于未來,她有著很清醒的認識:“節目只是一個平臺。將來怎樣還不確定。這條路太難了,需要做很多的努力。”或許是出于這種清醒,不管有多忙,她依然堅持親力親為給服裝店進貨。“店還會開下去,有一個穩定的收入,也能安下心來做音樂。”
會不會變成“中國卡拉OK” 從10月3日起,《中國好聲音》學員演唱會連續舉辦11場,據節目制作方燦星制作運營演藝資源部總監葛亮介紹,他們已收到80場演唱會的邀約。
《中國好聲音》總導演金磊兩個月前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曾預言“大投入帶來大回報”,這一季節目的火爆,印證了他的判斷。作為一檔電視節目,《中國好聲音》取得的巨大商業成功毋庸諱言——年度總決賽時插播廣告創下了15秒116萬元的天價紀錄,直播中被塞進了整整14輪的廣告。對學員們的未來,節目制作方也是雄心勃勃。燦星制作總裁田明在首季結束后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向記者透露,將打造“一個巨大的音樂產業鏈”,“我們的目標不是捧出一個偶像,而是一個產業的發展。”
但音樂界人士對此持謹慎態度。音樂人孫國慶一直密切關注《中國好聲音》,他一針見血地指出,參賽選手原創的作品跟不上,被替代將指日可待。還有樂評人“辣評”道:《中國好聲音》不支持原創,越到最后,越會變成“中國卡拉OK”。汪峰說得更坦率:“對很多學員來說,這舞臺上的3分鐘也許就是他這輩子最輝煌的時候了。”
作為一個全球風行的節目,國外《好聲音》學員的命運或許可以成為參照。美國版《好聲音》前后共有16位選手推出了個人專輯,但是沒有任何一張獲得超過10萬張的銷量,第一季冠軍哈維爾·科恩還慘遭環球唱片解約。荷蘭版、英國版、德國版的《好聲音》,也幾乎都難逃“學員不紅”的宿命。
麥田音樂制作公司創始人宋柯曾經幫助李宇春從選秀明星成功轉型為大眾明星,對于選秀明星的“通病”,他的判斷很明確:“沒有作品、沒有個性、只會在電視上唱別人的成名曲,在樂壇立足根本不可能。”
在本年度《中國好聲音》轟轟烈烈落幕的同時,第二季已在醞釀之中。當新節目開播時,這一季的選手還有多少人能夠活躍在大眾的視線中?中國流行音樂低迷現狀會不會有所改變?這一切,只有時間能給出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