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型溫控系統在高科技產品中有著廣泛的應用,PID控制算法是避免溫度控制系統超調的一種行之有效的算法;然而對于小型溫度系統,往往要求控制時間迅速,在90 s以內要求溫度即可回歸制定區域,PID控制算法不能勝任。本文對PID控制算法進行優化,使之能夠達到快速控制的目的。
關鍵詞:PID控制 小型溫控系統 模糊控制
中圖分類號:TN9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2(a)-0011-01
1 小型溫控系統的構成
采用TEC制冷器作為溫度控制元件,鉑電阻作為溫度傳感器進行溫控系統的設計,系統具備體積?。?8 mm×48 mm×18 mm)、質量輕(300 g)、效率高(75%以上)的特點。系統組成原理框圖如圖1所示。
其中:x(t)是設定的系統溫度控制區間,y(t)是輸出電壓信號,e(t)是輸出產生的誤差信號。對于該系統,其PID控制方程可表示為一般形式:
y(t)=kp[e(t)+1/ti(∫e(t)dt)+tdde(t)/d(t)]
其中:
kp是調節的比例系數;
ti是調節器的積分時間;
td是調節的微分時間。
2 PID算法的優化
小型溫控系統中,由于動態調節的積分時間與微分時間較長,系統設計要求的動態響應速度又十分迅速,所以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PID控制。在PID的三個參數:比例系數、積分系數、微分系數生成之前,引入模糊邏輯理論,對PID參數進行優化,優化后的PID三個參數會應外界環境變化自動調節,以保證控制系統的穩定性。
優化算法中,不僅考慮偏差e(t),并且考慮偏差的變化率v(t)。將e(t)與v(t)作為輸入量,經過多次試驗,形成kP,ki,kd的控制規則矩陣,在程序計算中的每個采樣周期采用查表法輸出kp,ki,kd的值。其數學模型如圖2所示。
系統應用中控制算法由軟件實現,首先對y(t)、e(t)、v(t)等PID參數進行數字離散化,得到y(n)、e(n)、v(n)等。利用迭代法將前一時刻的參數值存進數組,下一時刻的參數值與前一時刻進行比較,從而得到誤差變化率。
3 試驗結果及分析
經過實際檢驗,利用優化后的PID算法對系統進行溫度控制,當被控對象表面溫度在-55 ℃~+70 ℃之間變化時,系統可于100 s之內將被控對象溫度調節至0~20 ℃區域。滿足系統的設計要求。
利用matlab對系統進行階躍響應仿真,如圖3所示。
由仿真結果可明顯看出相對于傳統意義上的PID調節,引入模糊控制理論優化后的系統,系統響應迅速,不存在溫度超調現象。
4 結語
采用模糊控制理論對傳統PID控制理論進行優化,有些列幾個優點:(1)系統響應迅速,優化后的算法超調量和調整時間均小于常規PID算法。(2)算法中的比例系數、微分系數、積分系數均動態變化,具有自適應的特性。(3)由于查表法在程序上簡單、易行,該方法可降低系統設計的硬件成本。
參考文獻
[1] J.F.懷特,王晦光,黎安堯[譯].微波半導體控制電路[M].科學出版社,2011:46-48.
[2] Reinhold Ludwig.射頻電路設計—理論與應用[J].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103-105.
[3] Eric Bogatin信號完整性分析[J].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90-95.
[4] David微波工程[J].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3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