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檢驗工作中發現的一例人孔法蘭失效事故入手,結合斷口檢驗、金相檢驗、硬度檢測、化學成分分析、斷口形貌分析、斷口產物分析等方法的分析結果,再現了裂紋的發生、擴展、斷裂失效過程,并以此為出發點,提出了此類產品在制造環節、使用管理環節的預防措施,有效防止了該類事故的再次發生的幾率。
關鍵詞:人孔法蘭 失效分析
中圖分類號:TQ05017;TQ0501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2(a)-0070-01
1 設備簡況
洛陽石化工程公司液化石油氣堿洗罐V702,1986年有洛陽設計院設計,許昌通用機械廠于次年按JB741-80《鋼制壓力容器技術條件》制造,100%超聲波檢測,焊后熱處理,1989年投入使用,至今累計投用時間13年。期間開停工次數為7次。最近年檢時間為2000年3月,由洛陽鍋檢所對該罐的結構、幾何尺寸、表面進行了外表面檢查,對筒體進行了超聲測厚;對筒體對接環焊縫進行了磁粉探傷,環焊縫進行了超聲波探傷,檢驗結果判定安全狀況等級為2級,2000年3月年度檢驗后未作防腐處理。
該液化石油氣堿洗罐V702的使用參數如下。
設計壓力:1.65 MPa;使用壓力:1.23 MPa;設計溫度:40 ℃;主體材質:16 MnR。
操作介質:液化石油氣(C2~C5)、5%~10% NaOH、5PPmH2S、RSH≤100 PPm、總硫≤200PPm。
該液化石油氣堿洗罐的人孔法蘭為標準件,規格φ480 mm×12 mm,材質16 MnR鍛件,按JB585-79-6規范制造。2002年6月發現人孔法蘭頸部有泄漏,檢查發現在泄漏的部位有一條長約400 mm的裂紋,在停工處理的過程中,裂紋擴展達法蘭圓周的2/3。為了查清開裂原因,洛陽石化公司委托中石化蘭州設備分析中心做了金相分析、化學成分析、電鏡斷口形貌分析及斷口產物X-RAY能譜微區成分分析。
2 檢驗分析
2.1 斷口宏觀檢查(如圖1)
2.1.1 金相分析和硬度檢驗及結果
金相檢驗取樣分別在法蘭的開裂部位以及法蘭的螺栓孔附近切取,金相檢驗依據相關的金相檢驗標準、JB4726-94《鋼制壓力容器法蘭》和GB150-1998標準之法蘭規定進行,金相顯示,法蘭組織為鐵素體組織+珠光體組織+魏氏體組織,金相顯微鏡下顯示的組織具有明顯的方向性并存在MnS夾雜物,夾雜物級別為2級,晶粒度為7級,對開裂不會產生直接的影響。
裂紋附近硬度測試結果,布氏硬度(HBS10/3000/30)148、143,硬度值正常。
2.1.2 化學成分分析
化學成分分析結果顯示,該人孔法蘭材質符合JB4726-94《鋼制壓力容器法蘭》關于16 MnR鍛件制造規范對該類人孔法蘭材質的要求。
2.1.3 斷口產物分析
將原始斷口進行X-RAY能譜微區成分分析,斷口腐蝕產物主要為O、Na、Si、S、Mn、Fe等元素,斷口上Mn元素較正常值高
3 結果與分析
通過以上檢驗分析的結果,可以判斷該法蘭失效開裂呈典型的氫致裂紋開裂的特征,第一開裂具有延時性特征,該容器運行了13年才失效開裂,第二裂紋起源于材料的內部,裂紋多分布在夾雜的地方,第三開裂與容器的介質有關,失效的V702液化氣堿洗罐介質中有Na2S,在一定條件下Na2S+2H2O→2NaOH+H2S,也就是說,該人孔法蘭有極大傾向產生氫致裂紋。
在濕硫化氫的作用下,非金屬夾雜物聚集的地方構成原電池,在它的周圍產生電化學腐蝕,在應力作用下形成微裂紋,由于裂紋尖端曲率半徑小,產生很大的應力集中,當應力大于金屬的屈服強度,在裂紋的尖端形成新的斷面,多處斷面串接,就構成了我們觀察到的階梯狀開裂現象。
通過分析,V702罐開裂失效的原因一是非金屬夾雜物得存在,非金屬夾雜物及周圍在濕硫化氫的環境中構成原電池,形成裂紋源。二是法蘭頸部幾何形狀突變,是應力集中區,所以應力腐蝕開裂易發生在此部位。
4 結論
失效法蘭是介質硫化氫引起的應力腐蝕開裂,材料中大量的非金屬夾雜物(MnS)是裂紋形成的源頭,在裂紋的形成中起著關鍵的作用。
5 預防措施
5.1 制造環節
在使用工藝中,我們不能改變V702罐的介質,在壓力容器制造中,我們可以對制造化工類壓力容器的法蘭鍛件100%超聲檢測,在法蘭頸處幾何變形量最大部位,用斜直探頭以100%的比例掃查,必要時對法蘭頸部以10倍以上宏觀金相檢測,減少大的非金屬夾雜物的聚集區,控制裂紋形成的源頭。
5.2 使用環節
(1)加大班次設備巡檢力度,要及時清除人孔法蘭頸部的灰塵、鐵銹等雜物,每次巡檢時,要仔細查看頸部是否有液體滲出,做到及時發現。
(2)依據《壓力容器定期檢驗規則》,每要對壓力容器進行年度檢驗,一般有企業自行檢驗檢驗時,對法蘭頸可疑部位進行PT檢測,必要時進行UT檢測,用斜直探頭對幾何加工變形處大的部位掃查。
(3)依據《壓力容器定期檢驗規則》,根據容器的整體安全性能狀況,每隔3~5年要停車開罐對壓力容器全面檢驗,在定期檢驗時,對人孔法蘭內表面(與介質接觸面),要100%MT或100%PT檢測,對檢測懷疑部位,進行UT檢測,這樣我們能及時的發現裂紋源的形成及擴展,排除安全隱患,減少人孔法蘭出現裂紋失效事故的幾率。為企業生產減少不必要的停車檢修。
自從上述措施實施以來,截止到下一次全面檢驗周期為止,該類V702人孔法蘭沒有再出現一次裂紋失效案例,基本上解決了該類問題,是該類容器運行的安全性、穩定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時也為企業帶來了切實的利益,保護了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參考文獻
[1]在用壓力容器檢驗規程[勞鍋字(1990)3號[S].
[2]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S].質技監局鍋發[1999]15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