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機械制圖》是高職高專機械類學生的一門必修課,是一門工程語言,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讀閱和繪圖能力。讀圖能力和繪圖能力作為機械類專業學生的核心能力,直接影響到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本文結合長期的教學實踐,針對學生讀圖能力的提高,采取一些方法,著重在學生讀圖習慣的形成,空間想像力的提高,思維能力的培訓,課程的教學組織等進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積極的成果。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機械制圖》的興趣和學習的自信心。
關鍵詞:讀圖能力 讀圖習慣 空間想像力 思維訓練
中圖分類號:TH12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2(a)-0203-01
近年來,隨著二代獨生子女跨入大學校門,高校招生的生源在逐年減少,處于高招低端的高職高專的生源的質量嚴重的下滑,為了完成招生計劃,學校把一些理工科專業改成文、理兼招,導致學生基礎參差不齊,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由于學生基礎知識不扎實,學校新生在學習《機械制圖》、《工程力學》、《高等數學》等基礎課程時普遍感到比較吃力,嚴重影響新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的信心,作為一名從事《機械制圖》教學的老師,針對這些新的變化,對《機械制圖》教學積極進行了一些探索。
1 教學過程和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
《機械制圖》是一門從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總結并發展起來的專門知識,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有她自身的科學系統和內容。《機械制圖》運用正投影原理,利用三視圖之間的對應關系,采用平面圖形描述機件的立體形狀、結構,讀圖能力是《機械制圖》學習的一個關鍵,在教學的安排上,一般遵循人類的認識規律,從簡單到復雜這一過程。首先,進行正投影原理的介紹,三視圖形成及對應關系的學習;其次,對一些簡單立體,如棱柱、棱錐、圓柱、圓錐進行投影作圖;然后,切割體作用,對一些簡單幾何體切割后的形體投影,掌握截交線和相貫線的投影使用;最后,進行組合體的投影作用,完成對三視圖看圖能力的培養,學生訓練基本的方法是:通過已有兩個視圖,補畫第三視圖或補全三視圖中遺漏的圖線,以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
1.1 根據學生在座談會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普遍存在
(1)看圖不習慣,特別俯視圖和左視圖體現的方法感到不習慣,別扭。
(2)空間想像力不足,老師講,聽得懂,自己看,看不懂。
(3)作業量大,無法及時完成。
1.2 教學中發現的問題
(1)學生課堂的參與度和關注度差。
(2)作業相互抄襲情況比較嚴重。
(3)學生極少參與課后答疑。
2 教學實踐的探索和解決的辦法
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和學生的現實情況,我們在如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
2.1 盡快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讀圖習慣
學生對于平面圖形,長期形成的慣性思維就是上下和左右關系,而三視圖中的三個視圖只有主視圖符合學生的思維習慣,為了強化學生對俯視圖中的左右和前后、左視圖中前后上下的方位關系和尺寸上的對應關系的認識,從學生的潛意識強化學生對“長對正,高平齊和寬相等”的理解,要求學生在看圖時用尺把對應部分對一下,用分規把左視圖和俯視圖中“寬相等”量一下,用行動來強化自己的認知,逐步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讀圖習慣。
2.2 空間想像力的提高
空間想像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的大腦的空間思維能力,通過后天的培訓可以獲得較大的提高,高職高專的學生大多數來源于農村,許多空間結構來源于平常生活,而《機械制圖》上立體結構主要來源于工業產品,平時學生在生活中接觸很少,想像起來比較困難,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多看、多想,將一些教學模型發給學生回去多看,從不同的方向看,并畫出它的投影視圖,以提高對正投影原理的理解和空間想象力,效果比較明顯。
2.3 思維能力的培訓
讀圖能力本身就是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的綜合,針對學生普遍反映的“老師講,聽得懂,自己看,看不懂”的現象,對學生進行一些思維的訓練,我們讀圖是有一些基本的方法的,比如說:在讀組合體的視圖時,采用的基本方法是形體分析法,采取的步驟:(1)形體分析;(2)分投影對線框;(3)想像出各組合體的形狀;(4)綜合構成整個形體。
通過這些方法和步驟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并形成一定的定式思維,在想像各部分的形狀時,可以根據簡單幾何體的投影規律,產生一些定式思維,如:同一形體的投影,是矩形和矩形的組合,則形體可能為長方體,若投影組合是圓和矩形的組合,則形體可能為圓柱,若投影組合是圓和三角形或梯形,則形體首先應考慮是圓錐或圓臺。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慢慢地掌握讀圖的技巧。
2.4 加強教學環節組織
學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形成習慣,是比較難于改變的,要想讓高職高專的學生在上課時保持較長時間的關注度和參與度不太現實,利用“行動體系”的教學代替“知識體系”的教學,加強學生的行動力,提高學生的關注度和參與度,具體的辦法就是“精講多練”,在課堂上設置一些課堂練習,讓學生動起手來,參與到教學的環節中,使自己的思維得到訓練,以提高自己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自信心;另外一個重要的辦法是讓學生獨立完成作業,根據學生學業程度不同,作業可以分為基本、提高及思考三個層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完成相應的作業,在批改作業時,適當增加面批,切實了解學生作業的思考方法和步驟,從而判斷學生的學習的效果。
3 實踐的結果和收獲
通過上述的辦法的實踐,逐步在機械類和近機類的學生中進行了推廣,學生對課程減少了畏懼心理,開始自己動腦筋,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歩驟進行嘗試,逐步建立了自信心,作業也能獨立完成了,對課程也開始感興趣。
4 結語
《機械制圖》對機械類專業學生的學習非常重要,而學好課程的關鍵是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讀圖的能力提高也是可以通過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加以訓練:讀圖習慣的養成;空間想像力的訓練以及思維的訓練。都可以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學生在學習《機械制圖》的學習不僅可以學到相關專業知識,也可以逐步培養自己的耐心、細心的性格,以及細致、慎密的思維,為以后的工作培養良好的專業素質。
參考文獻
[1]錢可強.機械制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羅波.《機械制圖》教學方法淺析[J].專業教學研究,2005(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