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一項將體育和美融為一體的體育項目,健美操具有美化身心的作用,倍受大學生青睞。健美操教學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掌握基本動作,更要讓學生在完成動作的過程中自信地表現自我,感染別人。而學生的表現力將直接影響到他在健美操運動中表現出來的自信、激情,影響到他對動作、表情的利用,影響到他與觀眾的交流。因此,當前健美操訓練的重要課題之一就是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表現力。
關鍵詞:健美操 大學生表現力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2(a)-0223-01
健美操是以增進健康、塑造形體為目的,以美為核心,以有氧運動為基礎,以節奏、韻律為生命,用音樂伴奏,進行身體練習的一種體育項目,它要求學生能夠把整套動作完成得真實、自然、純樸,作出的動作要能夠體現形體美、姿態美、節奏美、韻律美、力度美、幅度美和流動美,能夠感染、激勵觀眾,帶給觀眾一種美的享受。在許多高校文藝晚會上,都能夠看到健美操的身影。
表現力就是人們通過面部表情、身體動作來抒發內心情感的能力,是人的內在情感在外部動作表現的形式,反映在健美操運動中就是大學生的表情、自信心、對節奏韻律的悟性、情感的投入程度以及熱情感染觀眾的能力。
目前,在高校健美操教學過程中,有不少學生在完成技術動作時都只是在單純的模仿,表情呆板,沒有激情,沒有體現出健美操的內涵。而大學生的表現力正是影響這一結果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要達到教學效果,就一定要提高大學生的表現力。而要提高大學生的表現力,首先要了解大學生表現力的影響因素。
1 大學生表現力的影響因素
歸納起來,大學生表現力的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1 大學生的身體形態
大學生提高自我表現力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身體形態美,即五官、膚色、體形和身體健康等方面。良好的身體形態能夠給人留下美的印象和感受,也能夠讓學生自己更有自信,更樂于表現自己。相反,如果學生的身形條件不佳,就會自卑,不敢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
1.2 大學生的性格
性格是影響人的全部行為特點的總和。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所表達的內心情緒是不同的,自然他們的表現力也會不同。心理學將人的性格分為抑郁型、安靜型、中庸型和外向型四類。抑郁型和安靜型的學生普遍表現出情感內斂、害羞、緊張、懼怕,不愿意表現自己,如有過失敗經歷的還會有消極、抵觸心理。中庸型的學生容易被課堂氣氛所影響,如果課堂氣氛沉悶,他們就消極被動,如果課堂氣氛活躍,他們就會主動努力。而外向型學生多具有支配性,會主動學習,樂于展示自我。
1.3 大學生的氣質
運動心理學認為,氣質影響著運動員感情的表現和其他心理過程。對學習健美操的大學生來說,氣質與其表現力的發揮密切相關。氣質可分為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和憂郁質。膽汁質的人反應迅速,外向,情緒激烈、沖動。多血質的人活潑好動,外向,易于接受新事物,情緒外露,思維敏捷。粘液質的人有耐心,情緒穩定,自信心強。抑郁質的人具有高度的情緒易感性,雖然體驗情緒的方式少,產生穩定情感的過程慢,但對情感的體驗比較深刻、持久。與粘液質和憂郁質類型的學生相比,膽汁質和多血質的學生在健美操運動中更容易興奮,更容易充分地表現自我。
1.4 大學生的音樂節奏感
音樂是健美操的靈魂,也是培養提高表現力的靈魂。音樂與健美操是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健美操動作是通過不同的音樂伴奏表現出來的,沒有音樂就傳達不出動作所要表達的情感,因此,大學生音樂節奏感是其發揮表現力的重要條件。音樂能夠激發人的情緒,只有擁有良好的音樂節奏感,大學生才能在健美操運動中增強動作的感染力,表現得張弛有度,錯落有致,從而獲得良好的表現效果。節奏感差的學生會在健美操練習過程中表現出慌亂無序,表情呆板,缺乏生氣,從而失去自信心。
1.5 大學生的理解能力
大學生的理解能力的強弱也決定了其表現力的強弱。大學生對健美操動作的理解能力決定了其對各類動作協調展現的能力。
2 培養大學生健美操表現力的措施
2.1 要培養大學生對健美操的欣賞能力
要表現出健美操的美,一定要先欣賞它的美。健美操教師可以向學生講授健美操的基本知識和美學原理,然后作出優美、正確的示范動作,再讓學生觀看高水平健美操比賽的錄像,讓學生既從理論上了解了健美操的美,又從動作上感受到了健美操的美,以激發出學生對表現健美操美感的自信心。
2.2 要抓基本功,提高學生動作的規范性和準確性
健美操隊學生的基本技術和協調能力要求較高,教師要從基本功抓起,強調動作的到位、舒展,對每個基本步伐都要嚴格要求,力求高質量完成,要求學生在全身的各個身體部位都貫穿健美操的美感意識。同時,教師還要在教授健美操動作之前先對學生的基本姿態予以糾正,然后在教學過程中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要求學生對每個細節都做到技術規范,一絲不茍,準確清楚,完美呈現。
2.3 要提高動作的熟悉性和連貫性
健美操成套的動作節拍較多,如果學生不熟悉動作,就會因忘記動作而出現停頓,然后就會跟不上節奏。在表現時,學生也會因為害怕忘記動作而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動作上,也就忽視了面部表情。而且對動作的不熟悉也會回導致動作連貫性差。因此,教師每次講授完動作之后都應要求學生重復連貫地練習,這樣學生就能將其與前面的動作鏈接的更為自然,在表演的時候,表現得也就更為順利。
2.4 要強化節奏訓練,培養大學生的樂感
不同的學生節奏感不同,有的學生節奏感比較強,做出來的健美操動作的韻律性也就比較強,反之則韻律性較弱,會造成動作與節奏脫節。所以健美操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的節奏訓練,可先用擊掌或口令反復訓練學生的節奏感,然后逐步以旋律優美、節奏清晰的的音樂讓學生反復練習,來培養學生的節奏感。教師應選擇一些歡快、強勁、感染力強的音樂貫穿于教學始終,注意指導學生了解音樂節拍的轉換規律,體會音樂的情感美。
總之,提高大學生的表現力是健美操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應該遵循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的原則,通過一系列有計劃的、合理的措施來提高大學生的表現力,以期達到理想中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穎.淺析高校健美操課對培養女大學生綜合表現力的重要性[J].青年文學家,2011(21).
[2]潘蘭芳,徐標,凌穎.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學生表現力的培養[J].戲劇之家,2011(8).
[3]張錦錦,竇曉敏.淺談大學生健美操表現力的影響因素[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35).